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进路

2022-06-09 11:09张虹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设计应用

张虹

摘要: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美术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大领域之一的“设计·应用”教学以“改善环境与生活而非只是美化环境与生活”为主张。此领域教学可依托校园现有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共建,以此构建基于实践,面向人人的学校美术教育体系。

关键词: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一、“设计·应用”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可行性

(一)“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现状分析

“设计·应用”教学领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皆关系密切。设计方法的引导多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思维主轴,是以“问题为导向”最为凸显的领域。当下,这一领域的教学目标因受场地、材料、师资等因素制约往往不能充分达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实践材料简陋,限制了学生的发挥。学生以废弃物、替代品等为材料完成的作品投放到真实场景中,往往因实用性能弱、使用价值低而无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至于张扬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验社会参与的意义基本流于空谈,课程价值也势必大打折扣。

其二,教学受场地制约,重设计轻应用现象普遍。如“建筑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等强调作品的创新性与功能性,教学中因实操场地缺乏,教师被迫选择以“设计稿”单向度检测教学效果,完全依赖课堂这一狭窄的空间,无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其三,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设计出的作品强调独特性,鼓励个性彰显,教师的精细指导是前提。笔者所在区域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班化教学尚未普及,个别指导、精准施教因师资条件限制而难度巨大。

(二)“设计·应用”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可用元素

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教材为例,“设计·应用”领域涵盖了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装帧、动画、综合设计等内容。“建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可以与校园物质文化建立链接,参与优化校园环境布局。“平面、广告设计”“服装、装帧、动画、综合设计”等可与校园活动文化建立链接,如文化艺术节的标志、招贴、舞美设计;校徽、校刊装帧设计;校服、班牌、班旗设计等。

“设计·应用”教学可依托校园实境,解决校园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再辅以视觉文化加以呈现。由此推演,可以毫无违和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二、“设计·应用”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进路设计

(一)教学空间转移,参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初中生对生活的体悟尚浅,对目标人群的使用需求缺乏透彻分析,对何人使用、有何应用、如何应用等问题缺少有效关注,对使用场景的评估能力需加强。优秀范式、案例是学生灵感的主要来源。设计思维动力不足,呈现作品空有其表是常態。

“教育要培养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借由学校的书香亭在冬季暴雪中被压塌需要重建契机,我将教学空间由教室转至校园场景中。

1.征求建议

作为学生最为熟悉的校园场景,原有的建筑因其既有使用体验,又有记忆留存而形象鲜活。因此,当向学生们征求新建建议时大家显得非常兴奋,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最美的、颜色艳丽的、书香幽静的……由于没给他们限定条条框框,他们的表达自由而热烈。虽说构想稍显抽象,但却为理性思考做好了铺垫。

2.预设问题

对于专业的建筑设计来说,功能承重预设、风格环境配搭等皆需高度契合。而初中生在初期构思时,会更关注外形而鲜少顾及功能需求。为此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想在新建筑中做哪些与校园生活有关的事情?”

这一问题让学生将讨论重心转向了建筑的功能性上:与好友谈心聊天、徜徉在阅读的海洋、写作业等。这些具象的建议正来源于他们过往的生活经验。有生活,有体会,才会让设计脚踏实地而非仅仅停留在云端。

3.设计探究

接着笔者又提出问题:“满足以上功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请你画一画”。

学生的思维由天马行空的想象开始转向理性思考。他们根据建筑占地原址,有重点地查找资料,研究形制,筛选出“带屋顶,四面镂空的长廊式”建筑样式。

师生共同对设计方案进行梳理与改良,随后我将设计图递交给专业设计部门进行完善,最终完成设计施工图。

4.反思完善

落成后的建筑采用玻璃、防腐木组建,造型通透简练,与环境完美融合;功能上可满足师生交流、阅读、书写、休闲等需求。学生们因参与了建筑的前期策划,故对整个兴建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因建筑属敞开式通透无围挡空间,一次风雨让其间的部分书籍遭雨淋而受损。同学们受帽檐遮光的启发,提出为书橱加“帽檐”的改良建议。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在不改变建筑整体造型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潲雨问题。他们的“开凿水沟,引水入窨井”的建议为雨天地面积水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而加装“太阳能灯及驱蚊设备”的建议,为放学后边写作业边等家长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场所。

现在这里已成为大家最爱去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听鸟鸣,嗅花香,观风雨,阅美文,与同伴交流互动,这里俨然成为校园最热的“网红打卡地”。

从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到反思改良,教学空间的转移开拓了学生的思路、眼界,他们面对真实情境主动思考,反思技巧均得到有效训练,实操能力、合作意识得到提高。

(二)单一主题,多维实操,参与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校园活动承载着校园有特色的行为文化,是学校活力的体现。教材中涉及平面广告设计5个课时,含宣传品、标志、旗帜、广告、纪念册设计等;服装设计2个课时,含色彩搭配、文化衫设计;书籍装帧设计1个课时及展厅设计1个课时,这些内容为“设计·应用”与校园活动文化结合提供了丰厚的实践土壤。

以校庆30周年活动策划为例,我将分散在6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按“梯度+坡度”的方式加以归类排序,整合成一个围绕校庆活动由3个部分11个分项组成的学习单元:平面设计含“标志、邀请函、活动招贴、节目单、校庆专刊装帧设计”5项;立体设计含“班服、班旗、班牌及学校纸杯设计”4项;综合设计主要指“展示设计”,包含“优秀学生作品展厅布置、学校公共区域校庆氛围营造”等。

以标志设计为例,我们围绕“创设情境,习得设计方法;制定规则,征集作品;小组探究,分层海选评价;公平遴选,确定中标作品;推广使用,给予表彰奖励”几个环节组织教学活动。

单一主题,多维实操,可让学生保持对这一主题的持续关注,使主题内容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加强。

三、“设计·应用”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效能

以校园实景为背景的“设计·应用”教学过程可感、可观、可触摸。与校园文化融合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目的、知识用途,对目标能做出清晰研判。教学评价除来自师生、生生之间,更来自所有使用者的体验,评价维度更全面。

真实的挑战任务激活学生创造力,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探究成为推动可持续学习的动力。以已所学回馈师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唤醒其自身价值意识,为成长为大写的人加持助力。

教师以美学修养做底色,运用视觉文化浸润作用,熏陶、渐染、参与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给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最为适切的价值关照。师生联手共筑校园文化形象,校园文化认同感、群体归属感同步加强,校园集体记忆活色生香,全员共建逐渐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

参考文献:

万丽君.学习领会落实新要求加快推进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美术教育,2021(1):1.

责任编辑:唐丹丹98FEE775-9291-42EE-A749-AEF63F2FD1E9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设计应用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