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泉

2022-06-10 03:59杨忠明
食品与生活 2022年9期
关键词:暗河水洞鲶鱼

杨忠明

杨忠明 旧闻、食事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海派雕刻多面巧手。

“鱼泉”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流出鱼的泉口,春夏汛期,地下暗河里的鱼儿会顺着泉水游出来。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喀斯特地貌的山区沿江地区更容易形成鱼泉。

如今的重庆市万州区古时称“鱼泉县”,北周时改称“安乡县”,不知是否有鱼从山泉里游出来。

多年前,我曾参观过河北省保定涞水县野山坡风景区的鱼谷洞,长约1 800 多米,共有5 层。那里有个喷鱼泉,泉口有水桶粗细,每年谷雨前后,泉水从洞口外溢,6 ~ 7 厘米长的小白鱼随水涌出,农民便会拿着竹筐去喷鱼的地方接鱼。导游介绍说,可能是因为山中有空洞状的内河,鱼群产自内河,随水喷出。此泉是河北省“八大怪泉”之一。这里随泉水出现的鱼学名“多鳞铲颌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只产于海河、渭河、淮河及长江上游,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北省易县还有一个鱼洞山,山脚有一鱼泉。多雨时节,泉眼里会不断涌出鱼,有一年竟流出2 万多条。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有个荞鱼洞, 据青川县志记载:“荞鱼洞位于马村, 距县城70 公里。传说每当秋荞收获的季节,就有成群的鱼儿从洞中游出。” 我的朋友王兄曾去探访过海拔1 000 米的荞鱼洞,里面很潮湿,有一条小水流,但没看见鱼。据当地老乡说, 这里要到秋天荞麦收获时下秋雨,唐人有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到了那时候,有大股水流从洞里涌出,才会有些鱼游出荞鱼洞。在距离荞鱼洞几十千米的马鹿乡菜溪村还有个鲶鱼洞, 每年端午节前,村里的一处山洞会游出鲶鱼。这里位于秦岭南麓的过渡地带,奇峰林立,海拔落差很大。冬季寒冷,鱼儿躲到水洞里过冬,春天, 山上的雪水流入青竹江,進入暗河, 当海拔 600 米‘ 鲶鱼洞中的水位上 升到与洞口齐平时,大量的鲶鱼就会从洞口游出,最大的鲶鱼重达5 千克。

回想起我在江西山里务农时,山边也有个水洞,春天一下大雨,洞里会随水流出一些大大小小的黄鲶鱼。捞出这些野生的鲶鱼,与豆腐红烧, 或在鱼身抹一把盐,晾干后在土灶的大铁锅里干煎,味道特别鲜美。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谭山镇皮家村有个“流鱼洞”,百余年来,每到清明前后,洞中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活鱼。皮家村村民便在洞口罩上竹篓接鱼,水洞中流出的鱼为圆棍形,呈金黄色,最大的有500 多克,每晚流出的鱼有2 ~ 50 千克不等,一年能流出近1 000 千克鱼。1965 年,流出的鱼达近5 000 千克, 景象非常壮观。这种鱼也是多鳞铲颌鱼, 是一种半洞穴的暖水鱼,生长于石灰岩山体的山区溪流中。

在湖南石门县的石门壶瓶山生态旅游区,有个石门县鱼洞,洞内全长1 千米,有很多不知名的鱼类,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呈现出“ 洞 中有泉,泉中有鱼”的自然景象。鱼洞内石笋林立,钟乳石倒悬,怪石嶙峋, 有地下阴河、瀑布等景点,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湖南省新田县石古湾村有口龙王井,因为连通山里的地下暗河,每当春天电闪雷鸣时水里会游出肚子呈白色的鱼,鱼有金须,像龙鱼,其实是鲶鱼。

四川有个鱼泉山风景区位于万源市东北部梨树乡,属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这里有千人洞、老鱼泉、青龙溶洞、白龙洞等景点。鱼泉是州河的主要源头之一,泉水自山中七处涌出,称为“七眼鱼泉”,泉水冬暖夏凉, 饮之甘冽。鱼泉洞中常有大量阳鱼涌出,银光闪闪。泉水中还生长着一种“水耳”,是鱼泉山的一道奇珍菜。

四川省的城口县有个叫“鱼泉坡” 的地方, 相传一次发大水后,成群的乌鸦在那里鸣叫,有人爬上去一看,原来是从岩洞里流出的水把鱼冲得满坡都是,乌鸦正在啄食鲜鱼,“鱼泉坡” 由此得名。

猜你喜欢
暗河水洞鲶鱼
坝美的暗河
溪洛渡水电站尾水洞明满流交替研究
古暗河系统差异连通与水淹特征研究
让鲶鱼慌起来
从13016回采工作面探讨大水洞煤矿构造特征
塔河油田暗河油气藏勘探潜力分析
本溪水洞游记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宁夏水洞沟 西方与东方的最初相遇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