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技能训练提升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实证研究

2022-06-14 05:51周立明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验者基线正确率

王 欣,周立明,王 雷

(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禁毒与治安学院,沈阳 110035;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基于此,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工作内容,增强对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感知。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文献检索能力又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1]文献检索是根据相关需求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掌握文献检索能力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许多高校都加大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宣传力度,开设了各式各样的文献检索课程和专题讲座。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仍然较弱,以使用搜索引擎工具和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为主,难以识别文献类型和质量,也较少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科学意识的缺乏和文件检索能力的弱化,会对大学生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信息研判能力形成消极影响。

文献检索能力是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工具准确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能够促进学习者快速了解知识构成和充分解决实际问题。文献检索能力是文献处理技能的基础,文献处理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识别研究状况、理解兴趣问题、揭示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高校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建设要加强授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完善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内容。[2]学术性教学(文献检索)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文献检索与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4],对大学生深入理解所学专业具有重要作用,系统的、有组织的文献检索能够提升工作质量。[5]

目前,关于文献检索的讨论主要围绕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课堂教学展开,对实施步骤和具体方法则涉及不多。文献检索的过程包括明确文献检索需求及检索目标、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分析文献所确定的检索词、试检索、调整检索策略、输出结果。大学生的文献检索主要利用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报告、专利、报纸、会议论文、毕业论文,同时辅以互联网资源,即搜索引擎和信息门户网站等。准确查找高质量文献是一项专业技能,需要具体的操作流程。应用行为分析中的行为技能训练对大学生文献检索技能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价值。

一、行为技能训练的相关介绍

行为技能训练是一个由多个治疗组件构成的治疗包,能够有效在各类人群(包括儿童和成人)中训练简单和复杂的技能。[6]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行为技能训练出现了很多版本,但是基本框架是一致的,包括语言描述与技能辅助、示范与模仿、排练或角色扮演、即时反馈(强化与纠错)。基本流程是指导者向学习者解释技能,演示如何去做,然后要求学习者与其一起排练(或是互换角色),最后根据学习者的表现进行反馈。指导者要对学习者的技能表现进行连续测试,要求达到既定的技能标准(正确率)。如果学习者技能掌握没有达标,指导者将根据具体错误分析进一步排练。技能达标后进入维持阶段。行为技能训练是一种主动反应的培训程序,在职业技能干预方面可以从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几个角度进行设计,提高应用的灵活性,也可以从调查使用接受和承诺培训的角度来提高应用的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设置

研究对象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二年级的3名男性学生——赵某、王某和高某,年龄分别为19岁、19岁和20岁。三名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熟练进行网络检索和查找。英语没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但是具备英语阅读能力。他们对应急管理的专业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文献查找能力的提升完成课程论文的写作,了解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情况,为毕业论文写作和就业方向选择提供更好的支撑。参与者都给予知情告知。

行为技能训练发生在学校的办公室中,学生分别接受实验者(本文第一作者)一对一的指导。第一作者任务操作娴熟,并进行了演示。观察小组执行由其设计的任务分析。小组中一人拥有国际行为分析师认证,另外两人拥有博士学位,正在学习应用行为分析。在任务开始之前,计算机处于开启状态,并接入校园内网图书馆主页。

(二)反应测量、观察者间一致性与程序完整性

测量与收集反应数据,然后记录到计算机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一步的行为用“独立正确”和“不正确”来记录。按照正确的顺序完成文献检索并且没有错误与提示,被记录为正确的独立反应。没有完成文献检索的步骤,出现漏掉、操作错误或是提示完成等情况,被记录为不正确反应。观察者间一致性数据收集采用总计数方法。一致性数据总数除以一致性数据总数与不一致数据总数之和,换算为百分比表示,平均一致性比率为96.7%。两个观察者分别独立观察每一名被试的技能操作。观察者在记录过程中保持沉默,不进行任何干预与错误纠正。观察者在基线期、干预期和泛化期对学生的文献检索行为进行记录。

(三)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

1.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不同步多基线设计来比较不同被试完成同一任务的情况,进而评价行为技能训练的应用效果。三名被试在一天里的不同时段到办公室进行实验,并接受测试。在行为技能训练干预开始前,三名被试具有长短不同的基线期。时段的顺序随机抽取确定,在数据稳定之前不用替换。

2.实验程序。

(1)基线期。实验开始之前,实验者给被试提供详细的任务分析和指导说明。指导说明要求被试在实验过程中要按照任务分析完成每一个步骤。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不回答被试的任何问题。被试没有接受过任何行为技能训练。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被试应该让实验者和观察者知晓。同一天在同一办公室可以进行多个时段的实验。不同被试结束实验的时间长短不同,范围为15分钟—25分钟,平均时段为20分钟。

(2)干预期。根据目标行为的实验要求,实验者设计的行为技能训练流程包括提供研究的基本理论和任务分析的指导说明、对任务进行分解、被试进行模仿和角色扮演、对正确反应进行反馈直到被试达到掌握标准。首先,实验者向被试讲述实验目标和任务分析的详细步骤,告知文献检索的操作规范和先后顺序。其次,详细示范任务中的各个元素的操作方式,并按步骤进行示范,讲述数据库网页切换的注意事项。被试效仿进行步骤操作并及时反馈,完成全部步骤后进行角色扮演,独立执行整个任务。在被试参加行为技能训练的效仿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实验者要对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赞扬和反馈,同时对错误的操作步骤进行反馈和纠正,要求被试重复该步骤,直至完全正确。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引导被试将文献检索技能作为目标技能,熟练使用ScienceDirect数据库,掌握这一技能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验者对被试进行一对一的文献检索技能训练,训练的掌握标准是独立完成任务分析同时连续三次测试准确率达到90%。不同被试训练时间长短不同,范围为11分钟—20分钟,平均时段为15分钟。文献检索的任务分析步骤如图1所示,被试在单独训练后达到了文献检索的掌握标准。

图1 文献搜索步骤

(3)训练后期。文献检索技能训练后期效果表示与基线期相似,在被试掌握技能后开始,直到三名被试文献检索任务完成的正确率连续三次达到90%。第一次训练后实验要在完成训练的一天后进行。经过训练后,被试任务完成时间大大缩短,范围为7分钟-13分钟,平均时段为9分钟。

(4)维持期。文献检索技能维持期效果表示也与基线期相似,发生在文献检索技能掌握一周后,观察者在不同时段同时测试被试的文献技能掌握情况。

三、结果与讨论

三名被试的文献检索技能正确反应百分比如图2所示。在基线期,三名同学的文献检索技能掌握程度还比较低。赵某接受了6次不连续测量,平均正确反应率为13.3%。前四次都是10%,第五次和第六次均达到20%,提升了准确率。赵某在基线期内能够完成任务分析中的部分行为。王某接受了七次不连续测量,平均正确反应率为14.3%。前四次都是10%,基本没有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后三次均达到20%。高某接受了八次不连续测量,平均正确反应率为15%。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10%,第三次达到20%,第四次和第五次又降到10%,最后三次再次达到20%。高某的文献技能掌握情况不是很稳定,正确率一直比较低。

图2 文献检索技能的正确反应显示图

在干预期,赵某接受了八次不连续测量,平均正确反应率为85%,连续三次正确率达到90%,文献检索技能已经掌握。王某接受了六次不连续测量,平均正确反应率是91.7%,前两次正确率是80%,第三次正确率为90%,之后正确率稳定在100%。高某接受了六次不连续测量,第一次和第二次正确率为80%,第三次为90%,第四次为100%,之后分别为90%和100%,数据显示基本掌握文献检索技能。可见,通过行为技能训练干预,三名被试的文献检索技能得到了提升,达到充分掌握的标准。在维持期,三名同学都接受了三次不连续测量,测量都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的,正确反应率都达到100%,说明经过行为技能训练后已经彻底掌握了文献检索技能。

实验中,三名被试基线期的测量开始时间和测量次数都不同,保证了彼此之间没有进行沟通,说明了被试的独立性。行为技能训练期的测量开始时间和测量时间都不相同,能够有效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实验验证了行为技能训练对大学生文献检索技能的有效性。

四、结论

文献检索能力是大学生拓展知识面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必备技能。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举办了文献检索活动,但是一些学生对文献检索的掌握程度仍然不高,难以自行检索高质量的研究文献。本研究利用行为技能训练方法对三名大学生进行了训练,通过基线期、干预期、训练后期和维持期的数据对比,验证了这一方法对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技能的有效性。学生在掌握这一技能后能够长时间保持。

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被试样本较少,不一定具有整体代表性,且目标技能是文献检索,步骤相对比较简单。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在更具有整体代表性的大学生中随机抽样,组成较多被试样本,运用同样方法完成各个步骤;也可考虑运用行为技能训练培养其他学业技能,包括预习、复习、课堂反应以及文献阅读等。在此基础上,推进被试泛化、技能泛化和训练流程泛化,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猜你喜欢
实验者基线正确率
实验者在场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新版GAMIT10.70解算GPS/BDS基线精度对比分析
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阵列优化设计
女儿不分场合地爱表现
基于两种LSTM结构的文本情感分析
生意
生意
学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