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新突破的路径

2022-06-14 05:51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岛市动能产业链

吴 净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有利于新动能成长的条件正在持续孕育,新动能形成的新范式、新路径加速涌现,新动能区域布局呈现出从缓慢到快速成长、从分散到不断聚合的发展态势。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加码布局,全面激发新动能,竭力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青岛市自2018年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以来,按照山东省“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总体部署,一直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面对新的发展环境,牢牢把握新机遇,加强科学决策,形成更多经济发展新动能,努力为“十年塑成优势”打下坚实基础,是当前青岛市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核心议题。

一、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呈现新趋势与新特点

(一)科技创新正成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动力

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转换的不竭之源。伴随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迭代,呈现出两大主要发展趋势。一是以创新为根基的城市经济发展逻辑日益清晰。在这一逻辑下,城市更加注重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创新环境的优化,不断吸引创新要素的大量集聚和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实现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加速重塑城市发展根基。二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凸显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科技创新中心集基础研究、人才培育、技术创新、产业驱动等要素于一体,对创新要素流动具有显著的引导、集聚和控制效应,对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具有极其重要的撬动作用。目前,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或区域均在积极谋划,通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布局,积蓄经济发展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

(二)产业链现代化正成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依托

产业链现代化的实质是产业链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包括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控制能力增强、产业高端链接能力强化、产业运行模式优化等方面的内容。产业链现代化促使城市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改造、优化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这为加快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城市经济新优势提供了重要基础。当前,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深入应用,上下游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嵌入紧密度不断增强,产业链高端链接能力不断强化,对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增长点持续发力,新动能不断涌现,这将为城市不断增强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重要契机。

(三)通道经济正成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形态

通道经济是一种以城市交通设施、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等为主要载体,通过对土地、人才、资本、技术、数据、信息等要素进行聚合与辐射,优化各类要素时空配置,重塑城市产业空间分工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通道经济是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形态和关键抓手。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核心要义是畅通经济循环,促进一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循环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空间治理层面看,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促进区域间、产业间的分工协作与贸易流通,强化产业链接融合能力。通道经济依托自身的集聚功能,借助全球网络体系,促使城市不断吸纳集聚高端人才、高新技术等资源要素,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产出,推动城市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实现价值增值;同时,城市对资源要素的扩散功能也将不断强化,城市辐射效应不断增强。

(四)消费经济正成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消费经济是与生产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包括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各个产业环节。从经济循环来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消费端的活力旺盛,将会激活全产业链,提升产业运行质量与效率,推动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良性循环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总量仍在持续提升,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释放,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升级态势日益明显,不断推动形成新的生产力和新的供给,成为城市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同时,伴随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各类消费平台对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市场下沉趋势明显,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纵深和腹地将会被进一步挖掘,为新旧动能转换在城市全域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成效与突出问题

(一)主要成效

1.创新驱动发展初步形成。青岛市始终将创新作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核心,聚焦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这个关键,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强化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2020年青岛市有效发明专利38549件,比2017年末净增16747件,年均增长20.9%;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1件,与2017年末23.75件相比,增幅达到72.6%;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46.6亿元,与2017年末126.66亿元相比,增幅达到126.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396家,远高于2017年末2039家的水平,增幅超过114%。截至2020年末,青岛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达到306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7家。①

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青岛市坚持把做大做强重点产业和加快培育“四新”经济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不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青岛市建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海洋、高端装备等13个产业专班,在重大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产业集群培育、领军企业培强、产业基金落地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政策、项目、基金等高效运作,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轨道交通、家电、汽车、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四新”经济加快发展。2020年青岛市“四新”经济增加值为4041亿元,位居山东省第一位;“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6%,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与2017年末24.5%的占比相比,增幅达到33.06%。①

3.门户枢纽功能持续增强。青岛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充分发挥既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双节点”,又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双节点”的独特枢纽优势,统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以畅通沿黄流域循环为切入点,加快建设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构筑互联互通开放大通道,形成内外联通开放网络体系,提升资源要素流通水平与配置效率,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构筑新优势,为新旧动能转换增活力提潜力。截至2020年末,青岛市拥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87家,其中包括山东高速物流、海程邦达供应链、日日顺物流等10家5A级物流企业;拥有内陆港共计18个,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达到54条。2020年青岛市经济外向度51.7%,与2017年45.6%的水平相比,增长了6.1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7%。①

4.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围绕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激活市场主体、促进商贸流通转型升级等关键环节,青岛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释放新旧动能转换潜力。2020年青岛市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79.76万户,比2017年末净增61.06万户,增幅达到51.44%;其中,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达到98.13%,比2017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末,青岛市拥有上市企业44家,与2017年末15家相比,增幅达193.3%。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比2017年累计增长2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7年的29.7%下降到2020年的28.1%,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持续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截至2020年末,青岛市培育建设垂直电商、直播电商、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共25个,现有电商企业21万家(含网店)。①

(二)突出问题

1.内生动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键核心和基础技术空心化、短板化、空白化等问题突出。目前青岛市企业研发经费大多数集中在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少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资金不足等原因,难以承担因技术创新的市场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经营风险,创新积极性不高。二是区域创新引领作用偏弱。以创新生态链为基础,统筹与周边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建设紧密联系、共生协作的产业创新生态圈能力不足,延伸完善产业创新链条意识不强。三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高。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2020年青岛市技术市场活跃度偏低(见图1);2018年至2020年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相对偏少。

图1 2020年国内部分城市技术市场交易额对比

2.质量和效益不够高。青岛市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总资产贡献情况不容乐观(见图2)。从细分行业来看,2020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产业链条运行效益相对较好的行业,在目前青岛市积极做大做强的优势产业链领域集中度不高,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高端装备产业链的细分行业的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普遍偏低,影响了整体产业链运行效益(见表1)。究其原因,大体有两点。一是产业链附加值不够高端。传统行业发展层次多处于中低端水平,有效链条建设不足,相互渗透性偏弱;新兴支柱产业多处在提升规模的加速阶段,中高端行业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企业支撑力不强,整体呈现小、低、散状态。二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够顺畅。产业链内部组织化程度不够高,企业间产品、技术关联性缺乏,细致分工不足;产业链空间布局仍需优化,14个市级重点制造业产业集聚区产值不足全市制造业总产值的50%。①

表1 2020年青岛市规模以上细分行业制造业资产贡献率排名前24位

图2 2010~2020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总资产贡献率

3.配置效能不够优。目前,青岛市的各类要素市场已初步形成,但要素配置能力亟待提升。一是土地要素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2020年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山东青岛出口加工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430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排名,分别为第167、279、305和315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111个国家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排名为第91位,在土地利用强度、用地结构和效益、利用潜力等方面,与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②二是人口集聚能力有待提升。2010~2020年青岛市常驻人口增长137万,年均增长率为1.47%,低于同类城市宁波(2.51%)、郑州(3.87%)、无锡(1.59%)、长沙(3.62%)。③三是资本要素活跃度有待增强。2020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9%,金融相关率为3.35,与上海(18.52%,6.21)、深圳(15.14%,6.14)、杭州(12.65%,6.46)、郑州(10.85%,4.45)、济南(9.56%,4.12)等城市相比,资本集聚与服务动能转换能力相对落后。④四是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不足。青岛市数字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见图3),数据资源共享开发与增值利用尚未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交易机制有待完善。

图3 2020年国内部分城市软件业务收入情况

三、青岛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新突破的路径选择

(一)高质量打造国家区域创新高地

1.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瞄准世界前沿重大科学问题,以及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科学装置、重大研发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等协同共进的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融通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内核支撑,增强青岛市在全球创新网络和国家创新布局中的关键节点功能。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指引,引导高校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能够产生更多引领性、前瞻性科学思想和科学发现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青岛市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实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建设和引进新型研发机构、研究型大学、研究基地,争取承担国家重大基础和前沿科研任务,强化原始创新支撑力量。

2.建立和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聚焦青岛市优势科技创新力量,以高水平建设海洋科学城为主要方向,加快探索协同创新新机制,积极打造滨海科教产融合集聚带,引领建设胶东滨海科创大走廊,促进技术、信息、数据、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引领带动胶东经济圈共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为契机,强化政策创新,推行国际化科研机制,建立和完善国际灯塔式开放创新平台,强化与以色列、德国、韩国等国的科技合作,积极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牵头或深度参与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创新标准、规则的制定,提升创新话语权。依托青岛高新区,在科技产业协同、科技金融融合等方面,强化与国内外高水平高科技园区深度交流合作,增强青岛市应用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深度融合引领带动力。

3.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和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大应用场景为驱动的科技创新项目形成机制,推广技术成熟度评价,推动新技术与青岛市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落地。持续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研发“专精特新”产品,进一步丰富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等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切实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加快引进培育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搭建服务专业、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平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推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基金集聚发展,提升成果转化与高科技产业化资本支撑能力。

(二)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与产业基础高级化

1.做实做优“五大”产业链条。建立和强化高度融入“中国制造”和“大区域制造”的高级化产业基础和现代化产业链,使青岛制造成为“中国制造”和“大区域制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若干关键环节、枢纽节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聚焦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发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软件,加速5G布局及应用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加大布局储能产业,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和应用生态圈;强化碳纳米、智能传感等新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医养健康产业链:发展创新药物、高端仿制药等,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等产业。高端装备产业链:重点打造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船舶海工等装备产业集群。高端化工及传统制造产业链:强化董家口、新河化工基地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突出纺织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培育青岛特色食品品牌。

2.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优化市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都市产业园区等产业载体功能布局,增强产业集聚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服务能力,统筹布局增量,优化提升存量,切实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协作配套水平,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效应。鼓励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优势制造企业在沿黄流域建立产业园区,拉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联系与交流合作。完善境内境外“双园互动”园区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制造企业产业链境外布局、供应链国际延伸、价值链高端提升。引领胶东经济圈优势产业链搭建与布局,超前布局和加速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项目,赋能胶东半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重点打造一批高度集聚、紧密协同、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大工业软件、工业安全设备、工控系统等研发力度,针对重点产业链,以“链主牵头、全链参与”方式,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企业全面开放面向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产业场景,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加快建设一批“5G+工业互联网”新场景应用示范项目,鼓励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智能汽车、新材料、消费品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模块化组合、大规模混线生产等柔性生产体系,将5G深度应用逐步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设数据驱动经营管理体系,开展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应用探索。完善数据开放目录,制定数据共享、流通、交易等规则,明确可共享范围,深度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与创新应用。

(三)畅通要素流动“大通道”

1.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突出青岛市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充分发挥青岛市开放优势,推动引资和投资、进口和出口、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好配置全球资源。加强与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合作,畅通郑州-西安-乌鲁木齐、武汉-重庆-成都主要通道,构建“通道+枢纽”统筹推进的多式联运网络,共建物流大通道和一体化市场体系,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切实落实黄河流域省会和胶东经济圈“9+5”城市陆海联动合作倡议,创新东西产业对接合作机制,引领胶东经济圈参与沿黄东西协作发展,加快构建沿黄流域上中下游要素流动大通道。

2.完善要素流动载体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大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多场景下的数字化空间建设力度。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服务、监督、交易等功能,逐步将适合市场化配置的用水权、排污权、能耗、煤耗纳入交易目录清单,支持第三方要素交易平台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对接,联动共建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节能减排、数据交易等市场化交易载体。支持产业集聚区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提供研发设计、中试验证、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强化供需对接,集成专业供需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业链对接服务。完善海陆空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四港联动”综合服务功能向智慧化、网络化、绿色化提升。

3.健立完善要素自由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人才和劳动力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协同发展机制。强化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支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能力,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优化城市治理基础数据库,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构建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丰富数据产品,强化数据安全保护,进一步提升城市数据资源价值。

(四)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强化消费新地标打造。优化青岛市东部商圈配套功能和商业业态,充分利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帆船比赛场地、浮山湾灯光秀等优势资源,以万象城、海信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品牌首发首秀,开发特色夜间经济,打造活力时尚潮流聚集地、中高端消费目的地、夜间经济体验地、商务出行首选地和国际化生活样板区。均衡东西部商业布局,全面挖掘青岛市老建筑、老字号、老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价值,推进海洋文化、工业遗产和商业融合发展,集合动漫、体育、音乐等时尚元素,打造八大关、太平角、大学路、黄县路等时尚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台东商业步行街、中山路步行街、登州路啤酒街等特色商业街区软硬件水平,打造体验式、沉浸式,具有欧陆风情和青岛里院文化的文旅休闲购物街区。

2.塑造消费品牌新形象。加大商业品牌首店政策实施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鼓励设立更多品牌首店、体验店、定制中心,整体提升消费品牌价值和品牌运营模式水平。以浮山湾核心消费空间和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为主要载体,采用时尚走秀、国际展会、商业节庆等方式,吸引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等在青首发全球新品。加快集聚国内优质原创品牌资源,吸引更多原创设计师品牌来青发展,鼓励在青品牌企业开发具有“中国元素”的商品,积极打造“国潮品牌”,使青岛市成为国内优质原创消费品牌首发地。支持青岛啤酒、海尔智家等企业打造“国潮精品”,强化旅游伴手礼等文化衍生品创新,打造“青岛制造”“青岛创意”新形象。

3.加强消费新业态培育。加大电商园区软硬件建设力度,提升品牌策划、业务运营、美工设计等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电商聚集发展。积极扶持柠檬豆、海尔顺逛、飞熊领先等垂直电商平台发展,提升青岛市本地电商发展能级。有序发展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营销新业态,在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规范化的直播电商类头部企业,孵化一批“青岛网红”品牌,促进本土消费品销售和提升品牌影响力。鼓励实体商贸零售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营销,通过“线上直播+精神文化体验活动”形成体验式消费新场景,提升个性化、柔性化服务水平,推动实体零售向引导生产和创新生活方式转变。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8至2021年度《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作者对青岛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调研。

②数据来源于自然资源部于2021年1月7日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情况的通报》。

③数据根据相关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计算得出。

④数据根据相关城市202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猜你喜欢
青岛市动能产业链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