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对比

2022-06-17 03:16黄开锦罗汝耿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腔镜美观瘢痕

黄开锦 张 劲 罗汝耿

(高州市中医院南院区外二科,广东 高州 525200)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且集中的普通外科疾病,大多数患者是女性。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方面,虽然有所造诣,但是会在颈部留下痕迹,容易造成各种不良反应,会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近年来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案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开放甲状腺手术方案[1]。为此,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腺瘤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两组:腔镜组40例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9.15±2.54),肿瘤直径2.9~5.2cm,平均(3.49±1.82)cm;传统组40例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8.95±2.60),肿瘤直径3.0~5.3cm,平均(3.51±1.91)cm。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及肿瘤直径上,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即具有可比性。在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才展开研究。依赫尔辛基宣言,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选纳入标准:(1)由临床确诊为甲状腺腺瘤;(2)患者病灶直径不超过五厘米。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2)存在精神障碍;(3)持有手术禁忌证患者;(4)颈部放疗、甲状腺炎或甲状腺术后复发的患者。

1.2 方法 腔镜组患者采取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案,传统组患者进行开放手术。具体步骤如下。

1.2.1 腔镜组 使用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全身,取平卧位、人字形或大字形手术体位,稍微抬高肩头部,颈部自然伸直,在患者左前安置手术监视器。使用注射器注射10mm的皮丘在患者的胸骨正中平乳头皮下[2],再用手术刀划出10mm的横行切口,皮下注射30~40mL肾上腺盐水到胸骨前预造空间区域,分别用分离棒在双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处为术野区域外缘标记。放入具有广角腔镜的可转换穿刺器,连接二氧化碳通道后,控制气流压力,使用超声刀和无损伤钳可分开网状组织层,从而扩大手术空间,以便确定病变位置并且诊断病情。

1.2.2 传统组 手术前需采用B超或CT检查腺叶,明确肿块大小,顺着皮肤纹理方向,在胸骨上颈前正中做一个7cm左右的衣领装切口,分离颈前肌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再游离甲状腺肿块并结扎其他血管,最后切除肿块并且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并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患者疼痛评分及切口美观度之间的差异。切口美观度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进行评价,VSS评分范围为0~14分,PSAS评分范围为6~60分,OSAS评分范围为5~50分,得分越高表示切口美观度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s)、n(%)表示,行t/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显示,腔镜组明显更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后住院时间/d传统组40 108.43±10.01 68.43±8.45 70.23±8.32 4.43±0.98腔镜组40 90.21±9.34 40.21±6.23 50.43±6.21 3.21±0.87 t值 - 8.417 17.001 12.062 5.888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腔镜组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腔镜组 40 8.67±5.32 2.21±1.53传统组 40 8.43±5.30 4.23±2.10 t值 - 0.202 4.917 P值 - 0.840 0.000

2.3 两组术后切口美观度评分比较 腔镜组切口的美观程度比传统组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切口美观度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术后切口美观度评分比较(±s)

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评分传统组 40 4.88±0.45 19.76±3.11 18.32±2.88腔镜组 40 2.55±0.32 9.32±2.98 8.99±1.99 t值 - 26.687 15.329 16.856 P值 -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评分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 腔镜组的数据明显比传统组更能证实方案的合理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n/%)

3 讨论

甲状腺患者存在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摄碘量不足而导致甲状腺肿大。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疾病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关注。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一种伤害性低且疗效高的手术方案。

有研究报道表明,传统手术安全有效,但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切口在颈部,会在颈部留下很长的瘢痕,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最严重的是,这种疾病多出现在青年女性群体,这样会给患者留下心理障碍[3]。所以能缩小或者隐藏瘢痕,减少因美观而产生的损失和伤害,制定这样的方案成为专业界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发现,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可以降低瘢痕的发生率,甚至无须考虑这种问题。此方法利用腹腔镜的放大功能和视角的可变性,采用超声刀技术,可以减少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并且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方便,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便于手术的正常进行。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对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案并没有普及,许多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于该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尚不十分了解,在临床选择上也还存在一定的疑虑[4]。为此,笔者对比分析了甲状腺腺瘤应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腔镜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疼痛程度、切口美观度都优于传统组,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方案是目前更优良方案,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数据都是充分的证明,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切口美观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腔镜美观瘢痕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妇科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
3D腔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多功能刨刀
瘢痕也会变成癌
二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