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升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

2022-06-18 03:46张鑫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张鑫

摘要: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为他们的思考提供了必要的素材。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其他各种智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应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利用多元且高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提高。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及综合素养,所以在观察教育与实践研究活动中,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教学的前提基础。但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重复的练习,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激励和指导作用。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与意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积极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分析,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增强,并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1]。

一、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的效率

学生在进行观察活动时,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宽泛性。对此,科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带着目的进行观察,强化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时,许多教师往往这样发问:“今天天气怎么样?你能描述一下吗?”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今天天气晴”“今天很冷”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某教师在教学前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而后提问:“你感觉天气怎么样,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回答问题前,教师请学生留意某些天气方面的指示物,如云、露珠、人们的穿着情况、树枝与树叶的飘动情况,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观察户外的风,教师在学生能看到的空旷处放置了一架风车,然后让他们说说风车的转动情况,之后在一张表上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他们的观察情况。同时,教师让学生每天观察并参与记录过程,培养其观察习惯。学生在学习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观察,观察活动经常受到无关事物的干扰,并且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出现观察对象转移的情况。事实上,观察目的越明确,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活动越细致,观察能力也就越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2]。

二、以興趣作为基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每个小学生来说,其对新奇的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而兴趣也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如果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必须以学生的喜好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意识与态度。教师需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并了解科学的观察方式及有关策略,通过课程中科学的引导,在使学生具有一定观察常识的同时,向其传递正确的观察策略与方法,进而促使其在观察与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技巧与本领[3]。

例如,在小学科学“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到野外对多种多样的花进行观察与分析,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花形成一定的认知与了解,也可以激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对有关知识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在课堂学习中分享自己探究的成果,使学生在探究与记录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科学的探究与分析,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感悟到探究观察的乐趣,为其后续深入学习与终身性学习提供保障。

三、优化实验方法,突破观察难点

例如,《认识固体》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将常见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类,并且比较一些固体的体积,学生都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教师出示一对玩偶,让学生预测哪个玩偶的体积更大,学生自由表达意见,但是都并未提到科学依据。教师提示学生,要设计实验才能证明推测。学生开始思考合适的实验方法,有学生提出可以将玩偶埋进盐里,也有同学认为用盐或者面粉较为浪费,可以用大米,大米用完可以清洗;此时,有学生突然意识到,这对玩偶是塑料材质的,可以直接用水来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实验结果表明,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法都是切实可行的,这无疑提升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信心,也快速突破了观察的难点。

四、培养观察习惯,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提出可供调查的问题和现象,并在调查过程中确定研究的程序。利用观察调查结果,学生能做出推断并得出结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使其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教学《植物开花了》一课时,学生认识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并将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构造排列在记录纸上。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花的各部分构造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觉得花瓣很鲜艳,还有点香,应该是为了吸引昆虫。生:我觉得雄蕊是产生花粉的。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因为我刚才在解剖的时候手指沾上了花粉,就是雄蕊上的。

师:雌蕊上有没有花粉呢?请再观察一下。(学生观察)

生:我这朵雌蕊上没有花粉。

生:我这朵雌蕊上有花粉,但是没有雄蕊上的多。

……

生:我觉得萼片是包在外面起保护作用的。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拿出一束油菜花)因为我发现,这束花里还没有开放的花苞外的就是萼片,所以我想它起的是保护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想到的”不同层面对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进行了描述,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和推理,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以往教学中单一、枯燥及一味说教的教学模式,积极转变与革新教学理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效、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在积极参加科学课堂的基础上,学会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观察相关事物,进而为其观察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培养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7):97-99.

[2]徐东.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66.

[3]郭昊川.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18):101.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