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攀枝花市烤烟种植周年效益的对策建议

2022-06-22 12:59杨建春唐力为张锦韬吕婉茹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烟农攀枝花市烟叶

杨建春,刘 余,唐力为,易 克,张锦韬 ,吕婉茹*

(1.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2.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3.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 410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今后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方面是要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的主旋律,推动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烤烟作为攀枝花市二半山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同样需要遵从以上发展思路。持续促进烟农增收,不仅有利于提升烟草种植的收益和竞争性,确保烟草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还能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号召。“立足主业、多维发展”是持续提高烟农周年增收水平的主要路径。文章对提高攀枝花市烤烟种植水平,增加烤烟收益,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烤烟种植周年效益提出对策建议。

1 攀枝花烤烟生产现状

攀枝花市所产烟叶香气量足,劲头适中,吸味醇和,余味舒适,杂气少,刺激性小,燃烧性强,配伍性好,“清甜香型”风格突出,在名优卷烟品牌中起重要作用,全国有“中华”“芙蓉王”“黄金叶”等6个卷烟品牌。在攀枝花市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近年来,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攀枝花市以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结合新农村建设, 形成具有常年种植5000hm2的特色优质烟叶基地。2016~2020年,攀枝花市累计种植烤烟2.82×104hm2,烟农售烟收入124006.97万元,实现烟叶税27281.53万元。烤烟产业对攀枝花市的农业增收、农村经济增效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 取得的成效

2.1 组织得力、规划科学,促进烤烟产业的发展

攀枝花将发展烟叶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措施,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助推民族乡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将烤烟生产列为全市的重点项目和急难险重项目,实行目标追踪管理和重点考核,稳步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烤烟种植规划遵循“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保障特色、品牌发扬特色”的原则,以工商共建基地单元为载体,围绕工业企业品牌对烟叶原料的需求,统筹推进优化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优化生产技术和培育职业烟农,打造和彰显攀枝花烟叶“清香型”风格特色。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指导,坚持规划先行,积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向“适宜区域、适度规模、适合烟农”的布局转变。在烟叶收购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和国家烟叶收购标准,既不提级提价,也不压级压价,确保收购质量。积极开展分级扎把入户指导与预检预验,确保烟叶等级纯度。这些措施促进了烤烟产业的发展。

2.2 烟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步伐加快

从2005年开始,攀枝花市通过积极争取,多方筹资,烟草行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实施烟水、烟路、烟电、烟叶烘烤调制设施、烟草农机、育苗设施、土地整理、水源工程等烟基项目。已建成常规烟基项目82342件,烟草行业补贴资金总投入约7.346亿元。其中建成水窖43957口,118.1016万m3,7086万元;水池1237口,42.8968万m3,5302.66万元;塘坝61口,194.4万m3,1712.5万元;沟渠662条,839.71km,7919.52万元;管网547条,925.95km,3266.85万元;提灌站5处,86.13万元;机耕路209条,291.99km,7173.68万元;土地整理17处,773.6hm2,2991.2万元;密集式烤房6970座(含烘烤工场2处/50座),19673.36万元;普改密烤房6055座,3669.87万元;香料烟晾房4544座,1265.9万元;烟夹3887套,5138.92万元;散叶烘烤烤房土建40座,32万元;育苗设施9514套,2754.83万元;烟草农机2558台,1763.85万元;项目修复2079件,883.66万元。通过16年的建设惠及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烟区共36个乡镇,基本实现重点核心烟区全覆盖,烘烤环节减工降本50%以上,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机型全生产流程覆盖,烘烤烟叶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提升。

2.3 以科技为支撑,管理为保障,提升生产水平

2.3.1 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推广先进的关键生产技术 攀枝花市明确了烟草行业作为技术主体,制订了一系列烟叶生产技术规范,推行密集型烤房,推广漂浮育苗、小苗移栽、节水滴灌、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精确施用氮磷钾、水肥协调、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了生产技术,改进了烘烤工艺,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烟株营养平衡,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烟叶可用性,为攀枝花烤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3.2 以站点精益管理为突破口,抓细基础管理 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将面积、数量、结构、烟农效益等绩效指标与员工工资深度挂钩,特别是近年来,根据烟区生态条件、种植水平、历年数据,科学、公正、公平设置网格指标,全市共划分101个生产网格。通过目标引导(阶段目标、年度目标),抓实网格考核指标,用经济杠杆撬动全体烟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运用员工“正、负”面清单管理,引导员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好了奖什么、做差了罚什么,做到奖惩分明,以高压态势强化基层员工监管力度,有效杜绝吃拿卡要、中饱私囊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烟叶队伍管理得到进一步夯实。

2.4 注重烟农增收,烟叶生产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烟叶均价从2010年的12.80元/kg提高到2018年的25.52元/kg,增长99.38%。每667m2产值从1645.81元增加到3358.87元,增长104.08%。烟农售烟收入从19206.61万元增加到26544.81万元,增长38.21%。烟农户均收入从1.41万元增加到5.68万元,增长303.29%,各项指标基本实现翻番(以上均不含各项补贴)。2020年全市共实现烟农销售收入21559.87万元,烟农收益3001.62元/667m2,烟农户均收益达到6.44万元,基本实现了烟农增收的预期目标,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2.5 在贫困山区大力发展烤烟,助推精准脱贫

攀枝花市适宜种植烤烟的区域均地处二半山区,地理位置边远,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成为攀枝花发展烤烟生产的核心区域,改善了攀枝花二半山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增收渠道少、收入低的局面,进一步缩小了与河谷地区的经济差距,为二半山区特别是贫困区的经济发展和精准脱贫做出了突出贡献,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团结。

3 烤烟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烤烟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种烟面积和产量下滑

2016~2020年的5年年均种烟面积比2011~2015年的5年年均种烟面积下降了36.11%。2016~2020年的5年年均产量比2011~2015年的5年年均产量下降了38.31%(表1)。

3.2 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程度较低,烟区周年效益不高

攀枝花植烟区主要以烤烟为主,因受水源限制,后茬作物多为效益较低的小麦、大麦、早熟豌豆,产业较单一。烤烟产业很少充分利用攀枝花的光热条件合理对土地进行轮套作,也没有充分利用烤烟产业的设施,在闲置时发展其它产业,从多产业发展农业,如利用育苗棚和烤房在闲置时种植食用菌等。从而导致烤烟周年比较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

3.3 水源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限制,攀枝花各烤烟乡镇均存在缺水的问题,特别是移栽期和保苗期缺水严重。一是水资源条件差,降雨分布时空不均,水源不足,存在水源性缺水。二是近年遭遇干旱,降雨量达不到平均值,地下水位下降,烟区库塘蓄水困难,有些多年没有蓄满,且大部分库塘位于河道低凹处,有水难以利用或成本太高。三是烟基工程建设很有成效,但还不够完善和成体系,已建工程未发挥最大效益,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连年干旱,靠天吃饭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3.4 烤烟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攀枝花烟区的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技术转移不够通畅。随着国家要求生产低焦油卷烟生产的变化,攀枝花烟区生产出的烟叶质量还不能即时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由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加速,高素质和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务农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加剧了现代烟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使用、转移、扩散和普及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攀枝花烟区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提高的速度和质量。烟叶生产的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还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程度还不够,生产用工和生产成本还没有显著减少和降低,烟叶品质还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烟农收益有待提高。

3.5 干旱、自然风险和烟草病虫害有加剧趋势

连年干旱有常态化趋势,增加了生产成本。高温暴晒、大风、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给烟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烟叶病虫害发病机率、病虫害种类、感病程度有逐渐累积加剧趋势,特别是黑胫病、根结线虫等,难以防控,烟叶生产风险逐渐加大。

4 对策建议

烤烟产业要持续大发展,必须注意烟农的周年效益[1]。目前烤烟产业受烟叶供给方生产性基础投入增加和烟叶需求方结构需求改变的双重挤压,依靠政策提价的烟农增收空间越来越小,单纯依靠提高单产牺牲品质为代价的增收途径将无法适应市场,因此烟区必须要转型升级发展[2]。

4.1 探索构建新型耕作制度,构建种养生产模式,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烟草耕作模式主要包括连作、轮作、间作、套作等种植模式及土壤培肥、水肥管理、土壤耕作等养地制度,烟叶生产中采用合理的耕作模式不仅可以减轻病虫害发生,协调土壤养分供应,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经济效益。在多年高投入、高强度利用和连作种植后,攀枝花植烟区面临土壤基础地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变差、生物群系减少、耕层变浅的严峻问题[3-5]。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从农作制度入手、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攀枝花的光热条件和烤烟种植的后期雨水,充分科学、持续性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

4.1.1 优化烤烟周年轮作制度,提高土壤持续生产能力 在稳定烤烟产业的同时进行土壤改良和维持地力的稳定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在植烟区作好耕作制度的合理调整,从考虑烟农的周年效益出发,结合其它产业,在优化烤烟周年轮作制度上下功夫。夏海乾等[6]认为,栽后第5周套种籽粒苋烟叶产值、外观质量及均价相对较好,化学品质更协调。王玉军等[7]研究表明,烟麦共生期长短能显著影响烤烟前期、中期的生长发育进程,对烤烟产量、上中等烟比例、烟叶含水量有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宜套种作物和种植时间,可以与烤烟竞争吸收养分,减少土壤养分在烤烟生长中后期对烟株供应量,达到提高烟叶品质的目的。不同作物需肥规律不同,烤烟对N、P、K需求比较大,特别是K元素是烟草的品质元素。因此可在攀枝花植烟区立足于丰富的光热条件,以提高烟农收入、增加烟田综合产出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的种植制度,在研究近年来土壤和烟叶变化情况、分析栽培和施肥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优化栽培管理模式和构建烟草牧草轮作模式,建立耕作措施的合理组合与配置方案,从而实现烟农增收,资源高效利用,土壤改良后持续增加生产能力的目标。

4.1.2 构建种养生产模式,形成农牧结合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借助攀枝花市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机会,构建种养生产模式,形成农牧结合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据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调查:2009~2011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农业生产有机肥缺口13.50×104t。随着我国农业肥料农药双减政策的出台,农业生产对有机肥的需求量更大,而要解决以上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饲养畜禽。但据杨鹰等调查,仁和区2011年止草料与饲养基本达到平衡(见图1),如新增果园养鸡最多的平地镇户均养112只即可,山羊圈养最多的大龙谭乡户均增加养羊11只,生猪养殖最多的平地镇户均增加养猪6头就能达到平衡。可见要发展畜禽产业的前提是要发展畜草业,而将烤烟与牧草轮套间作是发展牧草的有效方法之一[8]。比如在烤烟采收后期,可充分利用9~11月的雨水生产牧草。据测算,这样种植,可养殖山羊4只/667m2,烟农用不完的草可青贮,也可出售(以种黑麦草为例,全部出售,一般可收入1500~2000元/667m2,高于小麦的收入),到来年烤烟移栽前,将最后一茬牧草翻耕入地,这样既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改良土壤,还可减少土传病害。

图1 各乡镇畜粪缺口需养殖畜禽平衡

4.2 提高烤烟生产设施综合利用率,丰富产业结构

全市烤房和育苗点分布广泛,根据海拔高度、规模大小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安排生产,优化资源配置,丰富产业结构,降低风险。

4.2.1 开发利用烤烟设施栽培食用菌 食用菌产业发展基本不与农作物生产争地、争时、争肥,且是劳动力密集强度小的行业,综合效益是粮食作物的4~5倍[9-10]。利用烤烟房闲置时段栽培食用菌,正好避开野生菌市场旺盛的季节。现在全市烤烟房数量达到了14280座,其中密集式烤烟房6424座,普改密烤烟房7856座,按照1个烤房栽培食用菌面积平均20m2计算,使用面积达28.56hm2以上,可以满足至少1200万袋食用菌发菌出菇。如果按照每个菌棒1元的利润计算,将为全市烟农增加1200万收入。另外烤房具有加热烘烤系统,可以把整个烤房改造成一个食用菌灭菌车间,完成食用菌灭菌,还可以满足食用菌烘烤干燥的要求,可节省食用菌栽培设施建设的大部分资金。

4.2.2 利用烤烟育苗棚发展一年生草本花卉种植 在交通条件优越、离城区近、场地规模较大的育苗点发展一年生草本花卉种植[11]。攀枝花近年来大力打造“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发展冬季旅游,元旦、春节2个节日城市摆花需求量巨大。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仅仁和区商业文化广场周边摆花总量就达49200盆,其中以三色堇、金盏菊等一年生草本花卉为主。攀枝花本地花卉种植量小,远不足以满足目前城市街道日常和节日摆花需求,基本依靠从昆明、甚至广州等地进口。攀枝花一年生草本花卉市场前景广阔。攀枝花全年日照丰富,日照时数长,能够有效保证一年生草本花卉正常开花,利用育苗棚种植,可以保证后期生长温度,稳定花期。一年生草本花卉栽培期短,通常在2~6个月内便能开花,时间刚好与烤烟育苗棚空闲期一致,利用育苗棚种植能够保证在国庆、元旦等重要节日前提供产品。而且市政摆花还可以实现订单农业,进一步保障了经济利益。

4.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坚持“水源工程为龙头,土地整理为核心,常规项目是基础,烟用机械是台阶”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创新机制,合理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水土保持、扶贫开发等项目,整村整乡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有效解决“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切实提高抗御冰雹、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还可通过“公司+政府+个人”等出资方式进行烟路建设,改善烟叶采收和销售交通运输状况。可采用以区域为单位,建立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于烟农,或者以奖励的方式发放小型农机。

4.4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抢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机遇,强化政策支撑,出台加快攀枝花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地方政策,如优惠地价、电价、职业烟农保险等政策。整合项目和资金,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人员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科技实体型、技术入股型的科技推广模式,保障示范区产业持续高效所需技术的长久供给[12-13]。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保护烟农的生产积极性。以保护烟农利益为重点,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保护机制。积极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现代烟草农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兼顾数量规模与特色品质效益、重点流程与重点环节,调动各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精心打造战略性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4.5 强化科技支撑,实施品牌战略

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强化科技支撑,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集成创新,着力推进攀枝花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由追求数量效益向特色品质效益转变、由多品种生产向以红花大金元为主的精品发展转变。加强烟叶的可利用性研究,重视利用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在烤烟测土施肥方面的实用性研究。加强栽培密度的规范性管理,建立烟草植保防控队伍,完善病虫害防控体系,降低病虫害对烟草的危害。强化对烟农的烟叶成熟采烤指导,重视烟叶烤香烘烤工艺,提高烟叶采烤质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烟叶收购效率;不断推进原料保障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精心打造战略性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提升特色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4.6 培育职业烟农,稳定优质烟叶生产队伍

牢固树立“烟农至上”的思想,把维护好烟农利益、调动好烟农种烟积极性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进一步巩固烟区已经形成的“我要种烟”“我要种好优质烟”的良好局面,实现农民需要产业、行业需要品牌的良性互动。以“全面覆盖,全程服务,全体受益”为目标,深度规范合作社运行,从土地流转、物资补助、增加农保范围等措施入手,培养具备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化现代烟农队伍[14]。

猜你喜欢
烟农攀枝花市烟叶
河北烟叶含青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七一”表彰先进
晒烟叶
攀枝花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攀枝花烟区土壤酸碱及钙、镁变化分析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