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分化视角下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分析*
——基于川渝柑橘主产区果农调查数据的实证

2022-06-24 09:44王卫卫张应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4期
关键词:经营规模化肥意愿

王卫卫,张应良

(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

0 引言

有机肥替代化肥作为一种亲环境行为,不仅能培肥地力、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能显著提升农产品品质及商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1-2]。为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2017年原农业部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国共选取了100个示范县进行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为巩固和扩大试点成果,农业农村部《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进一步强调要继续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实施范围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倾斜。

在这一过程中,农户作为农业微观经济单元,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农户的意愿及行为选择是影响有机肥替代化肥工程推进的关键。研究发现,虽然农户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意愿较强烈[3],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过高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4],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悖离现象[5]。因此,如何有效实现化肥减量替代成为了政府部门和学界关注的重难点问题。

目前,学界主要从个体禀赋[6-7],家庭禀赋[8-10],认知特征[11]及环境政策[12-13]等方面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但聚焦于经营规模异质性与农户行为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且结论大相径庭。如有部分研究认为,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户新技术采纳的重要因素,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可使农户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能够将不明显的技术采用收益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对农户技术采纳产生正向影响[14],因此,农业从传统小农户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对技术采纳的可能性[15]。这种观点得到了相关实证的支持,如霍瑜等[16]的研究显示,较大土地规模的样本组更愿意使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郑适等[17]的研究证实,农地规模是农户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具有规模效应的农户更愿意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但也有研究认为,由于收益不确定性、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等原因,扩大经营规模反而会制约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如田云等[18]的实证结果表明,经营规模变量对农户在化肥和农药利用上的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实际经营耕地面积越大,低碳生产行为可能性越小。余威震等[19]基于有机肥需要更多劳动成本支出的特性,实证检验了规模对农户技术采纳的负向影响,发现种植规模越大,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机会成本就越高,进而限制了实际的采纳行为。另外,还有部分研究认为,经营规模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没有显著影响[20]。

现有成果给研究提供了有益视角,即随着我国农户的快速分化,经营规模已经成为农户异质性的重要维度,并在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决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但当前关于经营规模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关系的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研究对象在技术属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对于农户而言,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属性有什么特别?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中,规模分化到底对农户意愿及行为有何影响?而影响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关键因素又分别是什么呢?

基于农户规模分化视角,文章以农户行为理论为支撑,阐释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的逻辑机理,并利用川渝柑橘主产区427户橘农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Bivariate Probit Model),实证检验不同规模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和行为差异以及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学理思考和实证研究,试图厘清推进小农户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讨在小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长期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激励和引导异质性农户的替代行为。

1 规模分化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的逻辑机理

如前所述,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有效培肥地力、减少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及商品价值,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产品溢价功能。但在推进推广过程中,决不能忽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困难和不足。例如,有机肥价格普遍偏高,用量较大,施用方式和技术要求高,不如化肥价格便宜,施用方便,省工省力;同时,与化肥“立竿见影”的高产肥效相比,施用有机肥是一种通过持续维护耕地生产力以获取长期、稳定产出的耕作策略,见效较慢,效果发挥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因此,作为一种典型的投入大、见效慢,能力要求高的长期性投资,农户采纳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在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农户行为决策目标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即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通过生产行为或消费行为,获取预期收益或预期效用贴现的最大化[21]。在有机肥替代化肥问题上,对利益的追求是农户行为意愿的基本出发点,使用有机肥可能带来的产品品质及经济效益提升形成了所谓的“利润驱动”或“市场诱导”;而与此同时,在面对风险性投资时,理性的农户还要考虑自身的行为能力及风险承担能力等各种制约因素,从而产生为规避风险的保守行为[22]。因此,从根本上说,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为决策是在“利润驱动”和“风险规避”之间进行谨慎权衡的结果。

在这一权衡过程中,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在风险偏好、要素配置、经营目标以及资本禀赋上的异质性[23]可能发挥重要影响,并导致农户在有机肥替代意愿及行为上的明显差异。相较于小农户,规模经营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率更高。其逻辑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规模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差异分析框架

一方面,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风险偏好及农业生产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小农户比较接近自给型农户的特征,规避风险是其行为的主导动机,出于“生存法则”和“安全第一”的理性考量[24],他们更加关心产量最大化和短期目标的实现。因此,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偏于保守,对施用化肥这种投入较少、见效明显的短期性投资更为青睐。而规模经营户市场化程度高,对“市场利润诱导”更加敏感,其行为接近“理性经济人”假设,具有更强的冒险意识,往往倾向于追求收入可持续平滑和长期利润最大化。[25]因此,他们可能更加看重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模式带来的产品溢价,对施用有机肥这种见效虽慢、但收益更高的投资更为偏好。

另一方面,成本和收益是刺激农户行为意愿最为直接的因素,而不同经营规模农户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成本收益存在显著差别。规模户在有机肥替代化肥方面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其施用有机肥的单位面积成本更低,收益更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总成本主要包括有机肥施用技术学习成本、有机肥及其施用设施购买成本等。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单位土地面积所付出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集、价格协商等)、学习成本相对较小;同时,由于规模户对有机肥的需求总量大,在交易过程中谈判地位更高,最终购买有机肥的价格也会低于小农户。而从收益角度看,规模户市场地位高、谈判能力强,交易半径大,也更易利用质量认证和品牌塑造等手段显示产品品质,从而实现高品质向高效益的转化。因此,相对于小农户,规模户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产品溢价的可能性更大,从而采取替代行为的意愿更强。

另外,不同规模农户替代行为的差异,除了因为替代意愿的差异外,还缘于资源禀赋悬殊带来的行为能力差异。由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本高、投入大、周期长,对农户的资源禀赋要求较高。一般来讲,规模经营户由于收入水平高,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相对容易[26],其资本禀赋越高,进行有机肥替代投入的能力就越强;而小农户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可获得的信贷资金有限,进行有机肥投入的能力往往较弱。同理,规模户在人力资本(学习能力、生产技能)、社会资本以及专业化程度、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也让他们更有能力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总之,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将有机肥替代意愿转化为替代行为的概率更高,小农户即使有较强的替代意愿,也可能由于禀赋、能力等因素制约而产生“意愿—行为”缺口。

2 不同规模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差异

2.1 研究区域与对象

柑橘是目前中国栽培面积及产量最大的水果,在长江流域以南广泛种植,是长江经济带最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最早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的产业。川渝地区是全国柑橘主产区和优产区,截止2018年底,四川的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2.27万hm2(634万亩),为全国第二大柑橘产业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年增长面积全国第一。重庆柑橘种植面积超过20万hm2(300万亩),种植面积与产量也在不断上涨,柑橘产业位居重庆七大特色产业之首。在川渝地区,小农户与规模化经营主体并存现象在柑橘产业中颇具代表性。目前四川柑橘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川东地区,包括眉山市、资阳市等区域。重庆柑橘种植主要集中在忠州、开州、长寿、云阳、奉节、万州等区县。

2.2 数据来源

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9年课题组对川渝柑橘主产区的入户调查,课题组综合考虑了川渝地区柑橘生产的区域分布、面积、产量等因素,采用重点抽样法和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样本。按照柑橘产量占所在省(直辖市)总产量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后,确定四川眉山市、广安市、资阳市、南充市、遂宁市、成都市及重庆忠县、开州区、长寿区、云阳县、奉节县、万州区为调查区域。样本区域产量合计占所在省(直辖市)总产量的60%以上。调研时考虑到川渝主产区的差别,四川分配的样本数略多于重庆。再根据各样本市(区县)占该省(直辖市)的产量比例分配该市的样本村个数,按照各村柑橘产量占所在市(区县)总产量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选取各市(区县)的样本村。最后,在样本村中,按照小农户与规模户的比例及数据可得性分层随机选择样本户。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60份,剔除关键信息遗漏及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样本427个,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分布

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土地经营规模在0.667hm2以下,不包括0.667hm2,(10亩以下,不包括10亩)定义为小农户,0.667hm2以上,包含0.667hm2,(10亩以上,含10亩)定义为规模户。对经营规模的划分依据如下:关于土地规模化的标准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现有的国内文献关于农户经营规模的划分差别不大,多定义0.2~0.33hm2(3~5亩)为小规模农户,0.533~0.667 hm2(8~10亩)为大规模农户,[25,27]结合川渝柑橘主产区的实际经营规模情况,考虑到该区域户均柑橘种植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普遍稍大,平均种植面积为0.642hm2(9.63亩),故采取0.667 hm2(10亩)为划分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调查区域小农户与规模户分化比较明显,小于0.667 hm2(10亩)的小农户有287户,大于0.667 hm2(10亩)的规模户有140户,其中3.33 hm2(50亩以上)的有35户。

通过对不同规模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进行分组统计,可得到如下结果(表2)。

从替代意愿来看,总样本中愿意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农户有263户,占总样本的61.59%,有38.41%的农户表示不愿意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其中,有替代意愿的小农户有144户,占总样本的33.72%;有替代意愿的规模户有119户,占总样本的27.87%。有替代意愿的小农户占小农户子样本的50.17%,有替代意愿的规模户占规模户子样本的85%。由此可见,调研区域农户替代意愿整体不强,且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差异明显。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具有替代意愿的概率较高。

从替代行为来看,总样本中具有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农户有217户,占总样本的50.82%。其中,有替代行为的小农户有103户,占总样本的24.12%,有替代行为的规模户有114户,占总样本的26.70%;有替代行为的小农户占小农户子样本的35.89%,有替代行为的规模户占规模户子样本的81.43%。由此可见,与替代意愿相比,调研区域农户有机肥替代行为较低,小农户与规模户在有机肥替代行为上的差异更为明显,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的替代行为发生率更高。

从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的交叉统计来看,在具有替代意愿的263户农户中有217户具有实际的替代行为,占82.51%,有46户没有实际的替代行为,占17.49%,说明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存在一定偏差。在具有替代意愿的144户小农户中有103户具有实际的替代行为,占71.53%,有41户有替代意愿而没有实际的替代行为,占28.47%。在具有替代意愿的119户规模户中有114户具有实际的替代行为,占95.80%,具有替代意愿的规模户基本上都具有替代行为。由此可见,相较于规模户,小农户替代意愿与行为缺口较突出。

综上,不同规模农户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意愿与行为均存在差异,农户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缺口,且小农户替代意愿与行为缺口较为突出,可能的原因是预期收益是影响农户意愿的关键因素,而农户的资源禀赋约束是造成意愿与行为差异的根本原因[28],相较于意愿,农户在做出实际行为决策时更加现实与理性[29]。

3 不同规模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3.1.1 模型构建

该文主要考察小农户与规模户在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及哪些因素是影响小农户和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关键因素。农户替代意愿是指农户“是否具有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意愿”,替代行为是指“是否具有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为”。由于分析中的因变量“替代意愿”和“替代行为”都属于二分类变量,故适宜采用Probit模型。而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农户替代行为可能是替代意愿作用的结果或者二者有着某些同样的影响因素。因此,如果对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分别进行单变量的Probit模型估计,可能导致估计结果有偏和不一致性。因此,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Bivariate Probit Model)进行分析。双变量Probit模型是针对两个二元结果的联合估计模型,当两个二元结果具有相关性时,即两者相关系数显著时,有必要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联合估计。模型设定(见表2)如下。

表2 不同规模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

设农户替代意愿的虚拟变量为y1,y1=1表示农户具有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y1=0表示农户没有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农户替代行为的虚拟变量为y2,y2=1表示农户具有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y2=0表示农户没有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设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的潜变量分别为,函数为:

式(1)中,X1和X2分别为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的影响因素;β1和β2为模型待估系数;ε1和ε2为扰动项,服从二维联合正态分布,两个扰动项的相关系数ρ为:

双变量Probit模型的因变量为:

式(3)中,若y1*>0,则农户具有替代意愿,y1=1,反之,y1=0。式(4)中,若y2*>0,则农户具有替代行为,y2=1,反之,y2=0。两个方程的联系是扰动项ε1和ε2的相关性。在ρ显著的前提下,如果ρ=0,则模型等价于两个单独的Probit模型,两个方程可以单独分开估计。如果ρ≠0,和之间存在相关性,则有必要使用双变量Probit模型。

3.1.2 变量选择

为分析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方面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在模型中加入农户类型的虚拟变量“是否为规模户(规模户=1,小农户=0)”来对比研究小农户与规模户的差异。除此之外,其他影响农户(包括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变量还包括农户认知特征、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以及政策环境因素五个方面,参考相关文献,选取设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了解度、替代效果认知度、户主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收入水平、是否兼业、土地经营规模、是否加入果林合作社、是否参加农业保险、是否有有机肥补贴12个具体变量。此外,考虑到川渝地区差异对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影响,控制了区域固定效应。具体的变量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定义及统计描述

3.2 结果与分析

利用Stata14.0软件对农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双变量Probit模型估计。表4报告了总样本组估计结果,表5报告了小农户和规模户的分组估计结果。表4中模型的Waldχ2值分别为167.21、156.92,表5中模型的Waldχ2值分别为115.13、98.76,所有模型Prob>χ2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通过了参数联合检验,整体拟合效果良好,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一定的显著性。似然比检验P值均显示在1%水平上拒绝两个Probit方程扰动项相关系数ρ=0的原假设,即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两个方程的扰动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是合理的。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3.2.1 总样本组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是否为规模户与土地经营规模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将这两个变量分别代入模型进行检验。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

表4 农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估计

(1)“是否为规模户”对农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有着更为强烈的替代意愿,加上资源禀赋的优势,其行为能力较强,替代行为发生几率明显更大。

(2)认知特征变量中,政策了解度、替代效果认知度对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农户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相关政策越了解,对施用有机肥的效果越认同,具有替代意愿和替代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3)个体特征变量中,年龄对农户替代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替代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有机肥施肥数量大,运输和施用环节对劳动力要求高,因此年龄限制了劳动能力进而影响到替代行为,同时也可能是年龄越大的农户越保守,替代意愿转换为替代行为的可能性越小。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对替代意愿和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是村干部作为乡村精英,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一种表现。

(4)家庭特征变量中,收入水平对农户替代意愿和替代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风险承担能力越强,越能接受风险性投资行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越强;较高收入水平有助于突破有机肥购买的资金约束,为实施替代行为提供能力支持。

(5)经营特征变量中,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替代意愿和替代行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如之前的分析,土地经营规模越大的农户具有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的概率更高。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通过对农户提供有机肥替代化肥宣传、示范、指导和培训等服务,提高了农户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认知水平及应用能力,从而增强了农户替代意愿,提升了替代能力,促进了农户替代行为。

(6)政策环境因素变量中,有机肥补贴对农户替代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获得有机肥补贴后,降低了替代成本,提高了替代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农户的替代行为。此外,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四川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概率较重庆更高。

对比来看,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大体一致,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共同因素来看,是否为规模户、政策了解度、替代效果认知度、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收入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加入合作社等不仅对农户替代意愿有显著影响,对农户替代行为本身也有着较强的正向作用。从差异因素来看,年龄和有机肥补贴对替代意愿影响不显著,但对农户替代行为影响显著;而政策了解度对农户替代意愿影响较大,但对实际替代行为作用较小。由此可见,农户最终的替代行为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除了替代意愿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户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农户意愿行为缺口的存在。

3.2.2 小农户与规模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表5报告了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影响因素的分组估计结果。结果显示,影响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主要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1)认知特征变量中,政策了解度对小农户替代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规模户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规模户市场化程度高,生产经营市场导向性强,小农户则对政策激励更敏感。替代效果认知度对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和替代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个体特征变量中,年龄对小农户替代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规模户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年龄限制了小农户的替代行为能力,而规模户因为使用雇工而未受约束。文化程度对小农户替代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对规模户替代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家庭特征变量中,劳动力数量对小农户替代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规模户的影响并不显著。有机肥在运输和施用环节对劳动力数量有较高的需求,小农户主要依赖家庭劳动力,因此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替代行为的概率越高,而规模户往往在农忙季节采用雇工劳动,所以家庭劳动力影响不大。家庭收入对小农户替代意愿和替代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规模户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小农户与规模户相比,融资能力较差,因此有机肥投入主要依靠家庭收入,收入水平越高,替代意愿越强,也越有能力实施替代行为。

(4)经营特征变量中,土地经营规模对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小农户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小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差异不大,普遍较小,而规模户土地经营规模差异较大,土地规模的异质性影响了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合作社加入对小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规模户的影响并不显著。合作社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载体,加入合作社对小农户行为影响较大,提高了小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的概率。

(5)政策环境因素变量中,参加农业保险对规模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较大规模进行有机肥替代化肥风险较大,参加农业保险有助于规避规模户替代行为的高风险。有机肥补贴对小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补贴有利于降低小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禀赋约束。此外,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四川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概率较重庆更高。

3.3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对关键解释变量“是否为规模户”重新进行定义。川渝柑橘主产区农户承包林地面积差异不大,普遍较小,进行土地流转是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因此采用“是否有土地转入”来衡量“是否为规模户”,即将有土地转入的农户界定为规模户,没有土地转入的农户界定为小农户。在此基础上,仍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得到新的估计结果。似然比检验P值仍均显示在1%水平上拒绝两个Probit方程扰动项相关系数ρ=0的原假设,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合理。回归模型的Wald检验均拒绝了所有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模型通过了参数联合检验,整体拟合效果良好。新的估计结果表明,重新定义后的“是否为规模户”对农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有机肥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率更高。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仍有显著差异,各变量的作用方向、大小和显著性基本不变,与之前的估计结果(表4及表5)较为一致,通过稳健性检验(鉴于篇幅,稳健性检验估计结果未报告)。

表5 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估计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基于农户规模分化视角,在理论逻辑分析基础上,利用川渝柑橘主产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在替代意愿及行为上的差异以及影响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如下。

(1)规模分化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率更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在风险偏好、要素配置、经营目标以及资本禀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小农户,规模经营户市场化程度高,具有更强的冒险意识,且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产品溢价的可能性更大,采取替代行为的能力更强,因此,其替代意愿和行为发生率更高。

(2)农户替代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户最终的替代行为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存在一定偏差。相较于规模户,小农户禀赋条件约束明显,意愿与行为缺口较大。

(3)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替代效果认知度对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都有显著影响,政策了解度、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合作社加入、有机肥补贴对小农户替代意愿有显著影响,年龄、劳动力数量、收入水平、合作社加入、有机肥补贴对小农户替代行为有显著影响。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土地经营规模、参加农业保险对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有显著影响。

4.2 讨论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肥力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然而,与施用化肥相比,有机肥具有投入大、见效慢,能力要求较高、采纳风险较大等属性特征。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农户替代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悖离,寻找农户行为差异以及意愿与行为悖离现象背后的原因至关重要。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及现代农业发展,以经营规模差异为基本特征的农户分化日益加深[30]。分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行为差异[31]必然给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推进带来严峻挑战。该研究验证了农户规模分化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这既是对现有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更是为小农户与规模户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不足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规模户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推进。应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农户作为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户,政府和科研单位在信息、技术方面给予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推广与扩散。

(2)积极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宣传力度和技术培训,实施更加有力的有机肥补贴政策,增强农户替代意愿,提高替代行为发生率。

(3)在重视规模化经营主体示范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小农户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根据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采取差异化的引导和激励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升小农户与规模户替代意愿及替代行为。如通过合作社加入等形式引导小农户进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通过参加农业保险等形式引导规模户进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

猜你喜欢
经营规模化肥意愿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创新的思考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效率评价
苏家屯区水稻收获机械化适宜经营规模分析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