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气象感知对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影响*
——以山西岢岚和江苏南通430食用豆户为例

2022-06-24 09:45王泽国侯小燚麻吉亮张蕙杰岳慧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4期
关键词:意愿食用天气

王泽国,阳 霜,侯小燚,李 静,麻吉亮,张蕙杰,岳慧丽

(1.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2.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贵阳 550000;3.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0;4.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引言

食用豆类是以收获干鲜籽粒为主的各种豆科作物(大豆、花生除外),主要种植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生态环境较差,水资源较匮乏的贫困地区[1]。食用豆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较低,种植面积约占粮食的2%,产量约占0.5%。而且食用豆具有粮、菜、饲、肥兼用价值,在国际贸易、鲜食蔬菜产业、优质饲草(料)产业、绿肥或生物固氮等中国现代农业经济和产业转型绿色发展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食用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组成,其蛋白质含量为禾谷类的2~3倍,且含有较高的维生素B1、B2,钙、磷等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是贫困地区人民摄入能量的主要来源。豆科作物的籽、壳、茎叶蛋白质含量高、粗脂肪丰富,是优质的畜牧业的饲料。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三生”协调发展的道路上,用养结合的种植制度和耕作制度是实现农业生态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食用豆具有抗旱耐瘠、耐荫适用性强,并具有共生固氮能力(可少施化肥和农药)[2],对于土壤改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禾谷类、薯类、棉花等作物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或前茬,也是良好的填闲和救灾作物。食用豆具有生育期短、适播期长的特点,主要种植于土壤贫瘠等不适宜大宗粮食作物生长的地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3]。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且自然风险不可控,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农民很可能因气候变化而陷入贫困陷阱[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农作物受灾面积为2 622.07万hm2(绝收面积290.2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5 032.9亿元,自然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04年农业保险在我国试点开始,保费收入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6%左右,跃居世界第二[5]。随着农业保险的迅猛发展,高交易成本、高政府补贴、信息不对称等弊端日益凸显,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供给不足、需求有限的现象,成为农民手中的“鸡肋”。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均提出探索开展天气指数保险试点。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区别于传统的以实际损失为赔付依据的农业保险,是以具体的天气指数作为赔付标准[6],有效克服传统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7]。目前已在我国北京、江西、大连等地推出了蜜橘树、海珍品、风力、烟叶冻灾和水灾、蜂业等多种天气指数保险产品[8]。2009年7—8月的高温和干旱天气影响了食用豆的开花、结荚,从而降低了产量;2010年西南片区受干旱影响一些食用豆种类严重减产。

食用豆种植户作为食用豆产业的主要生产者,也是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需求方。探析其对天气指数保险的购买意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有关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性别、文化程度、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情况、抚养人口数等农户个体或家庭特征,以及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家中耕地数量、灾害经历等因素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意愿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9]。学者采用封闭式二分选择法[10]、条件价值评估法[11]对农户天气指数保险的购买意愿进行研究。关于农户天气指数保险购买意愿的研究,国外学者多以非洲国家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随机控制实验法对其需求及支付意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风险感知与其天气指数保险支付意愿呈正相关关系[12]。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其可行性及产品设计等定性方面的研究,对于农户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13]。但对于农户气候变化感知与天气指数保险支付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如么相姝[14]的研究发现对大气环境的认知水平显著影响天津市居民愿意支付的金额。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学者忽略了农户的气象认知对其天气指数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然而,认知是人类产生一定心理意愿和行为的前提,只有对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才有可能上升到改善相关问题的意愿层面。因此,文章的创新点是通过对山西岢岚和江苏南通430食用豆种植户的调研,分析食用豆种植户气候变化认知对其天气指数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以期为农村天气指数保险的推广提供一些政策启示。

1 研究模型

该文采用Probit模型。假设食用豆种植户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需支付Si,食用豆种植户预期获得的收益Pi。因此,农户是否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Y),取决于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支出与其预期可获得的收益的大小,即:

被解释变量(Y:食用豆种植户是否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受到食用豆种植户个体特征(X1)、家庭特征(X2)、土地经营特征(X3)、外部环境(X4)、食用豆种植户对气象的认知(X5)、地理因素(X6)等的影响。愿意,Y赋值为1;不愿意,Y赋值为0。被解释变量为二元选择变量,因此采用二元Probit模型来分析,实证模型为:

式(2)中,βi是变量的回归系数,Xj指的是影响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变量,包括种植户个体特征(X1)、家庭特征(X2)、土地经营特征(X3)、外部环境(X4)、食用豆种植户对气象的认知(X5)、地理因素(X6)等。这里需要注意,Probit模型回归的系数不同于OLS回归,需要进一步求边际效应,才能得出X对Y的影响。

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2.1 数据来源

该研究数据来自2020年国家现代产业体系(食用豆)固定观察点。调研区域为山西省岢岚(229户)和江苏省南通市(201户)6县(区)10乡镇29个村。样本具体分布见表1。其中,山西省岢岚红芸豆是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特产。江苏省种植的食用豆种类有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芸豆、扁豆、豇豆、四季豆等,其中以绿豆、小豆、蚕豆、豌豆播种面积较大,全省食用豆种植面积在40万hm2左右。且江苏南通启东的蚕豆是当地的特色产业。

表1 样本的分布

考虑到食用豆种植户理解导致的数据偏差或者文盲等问题,调研以一对一,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成年的具有完全认知和行为能力的食用豆种植户。调研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五大部分:食用豆种植户基本信息、农田耕作情况,食用豆种植的成本投入情况,食用豆种植户对近5年气候变化(如干旱、降雨、霜冻等天气灾害)的感知、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43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5.56%。

2.2 变量选择

(1)因变量。该变量用二分变量(1=愿意,0=不愿意)来表征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

(2)自变量。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受到个体特征(性别[15]、年龄[16]、受教育水平[17]以及干部身份等)、家庭特征(家庭类型、家庭人口规模[18]、家庭年收入水平[19]、非农人口比例)、生产经营特征(土地经营规模[20]、地块的质量(如灌溉条件)、灾害损失情况等)、所处环境特征(农户所在地区的信息化、城镇化程度[21],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以及农户风险管理手段[22]等)、食用豆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变量(如干旱、降雨、霜冻等天气灾害)、区域因素等六大方面[23]。变量含义及具体赋值情况见表2。

3 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得,13%的食用豆种植户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从户主个体特征来看,91%的调研户中户主是男性,年龄均值约为63岁,受教育程度均值为2.67,约为小学三年级水平。调研对象中,仅有2%的食用豆种植户是村干部。在家庭特征方面,63%的调研对象是纯农户,29%是兼业户;家庭人口规模的均值是3人;上一年的家庭总收入约为5万元。在土地经营特征方面,调研对象经营面积的均值约为1.49 hm2;土地的灌溉条件较为一般,有些耕地可以灌溉;48%的食用豆种植户有专门贮藏食用豆的场所。59%的调研对象得到过食用豆生产技术服务,仅有7%的参加食用豆合作社。

表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遭受的自然灾害影响越来越严重。据世界银行统计,影响我国农作物保险组合的四大主要气象灾害为干旱(52%)、洪水(28%)、冰雹(10%)和霜冻(6%)。因此,该文重点询问了调研对象对近5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干旱、霜冻等的感知。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近5年来年平均气温有所上升(1.48),年降雨有所减少(2.06),干旱次数增加(1.68),干旱严重程度加重(1.65),霜冻次数稍有增多(1.80),霜冻严重程度加重(1.75)。54%的调研户认为种植关键期气候变化恶劣,农业生产会面临减产,且认为减产程度严重(1.11)。

表2也展示了各变量的方差膨胀系数VIF(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值,各变量的VIF均小于10,均值为2.74,说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3.2 实证分析

该文运用STATA 15.0统计软件进行Probit模型回归,以食用豆种植户天气指数保险的购买意愿为因变量,以食用豆种植户主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土地经营特征、外部环境、近5年来食用豆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以及区域虚拟变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由于二元Probit模型回归系数并不能反映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用边际概率dy/dx来表示各个自变量的边际变化对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边际影响更合理。Probit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食用豆种植户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影响因素

(1)个体特征。食用豆种植户村干部身份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该变量的边际效应来看,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食用豆种植户是村干部,则其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概率将平均增加0.43。这与汤颖梅等[5]的研究结果较一致,这是因为村干部在农村社区一般能优先接触到新事物,从而便于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其他食用豆种植户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变量并没有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产生显著性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性别对农户的支付意愿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如张诩和乔娟[15]的研究表明男性农户的支付意愿高于女性,而王妹娟[18]研究认为女性的支付意愿高于男性。而魏同洋和杨勇[16]认为,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保险的了解及信任程度也会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其支付意愿也会越强烈。但是,该文的样本食用豆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均值仅为2.67年(约为小学三年级)。

(2)家庭特征。兼业的食用豆种植家庭,更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可能的原因是兼业情况下增加了家庭的收入,从而为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提供了购买力;兼业家庭中家庭成员有外出打工的经历,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从而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然而,家庭总人口数对食用豆种植户天气指数保险的购买意愿产生负向显著的影响。这与周应恒和吴丽芬的研究一致,他们得出家庭人口越多,购买低碳产品的意愿越低[24]。

(3)土地经营特征。是否有专门的食用豆贮藏场所对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产生负向显著影响。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食用豆具有耐贮藏、不易腐烂的特点。如果有食用豆的贮藏场所,食用豆种植户就不必着急出售,可以等待食用豆价格合适时再出售;这样可能对食用豆的投资也不会再加大,从而不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

(4)外部环境特征。是否得到食用豆生产技术服务和是否加入食用豆合作社两个变量均未对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

(5)食用豆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变量。食用豆种植户在进行天气指数保险购买决策时,首先要对近年来当地的气候变化有个基本的认知度。该文设计8个相关问题获取食用豆种植户对近5年来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包括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年均降雨量的变化、干旱发生的次数、干旱严重程度、霜冻发生次数、霜冻严重程度、种植关键期气候恶劣是否造成农业减产、减产的严重程度等。该文预期食用豆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越高,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概率越高。实证结果表明,该变量与预想结果相符,除了干旱严重程度变量以外,其他的7个变量均对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产生显著的影响。食用豆种植户对近5年的年平均气温升高,年降雨量、干旱次数、霜冻次数增多,霜冻程度加重,农业生产因气候恶劣变化而严重减产的感知越明显,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越强。

(6)区域因素。该文也控制了县级层面的地区虚拟变量,控制一些因地区差异引起的未观测变量对回归结果的影响。这是因为部分学者关注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支付意愿的区域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和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农户指数保险支付意愿同样存在地区差异,且与当地气候风险呈正相关,自然风险越高的地区农户指数保险支付意愿越高。

此外,该文也报告了常规最小二乘OLS(Ordinary Least Square)的回归模型结果,基本上与Probit模型相差无几,说明该文的实证结果比较稳健。

4 进一步讨论

由于江苏省南通市和山西省岢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该文也分别展示了南通市(表4)和岢岚县(表5)食用豆种植户气象感知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实证研究。

表4中Probit结果表明,南通市食用豆种植户的村干部身份、纯农户、兼业户、家庭人口数、上一年的收入、得到过食用豆生产技术服务、霜冻严重程度等变量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村干部身份利于食用豆种植户接触新事物,从而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纯农户和兼业户的食用豆种植户能促进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家庭人口数量多意味着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及职业结构多样化,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家庭收入也会相应较高,购买农业保险的成本占比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相比降低,支付意愿也会加强。类似地,上一年的收入越高,也反映出家庭收入较高,从而促进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得到过食用豆生产技术服务也能提高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概率。而种植户的年龄、转入地的灌溉条件、近5年农户对年均气温的变化、年均降雨的变化、霜冻发生次数均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这与王妹娟[18]研究较一致,她也得出女性的支付意愿要高于男性。转入地的灌溉条件越好,食用豆种植户越愿意在其上进行投资,也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

表4 南通市食用豆种植户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影响因素

表5中Probit结果显示,岢岚县食用豆种植户的经营耕地总面积、霜冻严重程度等变量对其天气指数保险的支付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刘威[20]的研究发现农业经营规模越大,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也越强烈,农户的支付意愿也相应越强。但是,食用豆种植户的家庭人口数、转入地的灌溉条件、有专门的贮藏食用豆的场所、干旱发生次数、减产程度等变量对其支付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家庭人口规模与保险支付意愿呈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人口数量多,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相应的家庭收入也会较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下降,购买农业保险的必要性降低,保险支付意愿随之降低。转入地的灌溉条件越好,越愿意在其上进行投资,也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当食用豆种植户有专门的贮藏食用豆的场所时,他们可以待食用豆价格合适时再出售;这样可能对食用豆的投资也不会再加大,因此,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也较低。

表5 岢岚县食用豆种植户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影响因素

这里,重点比较一下南通和岢岚两地区食用豆种植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影响。对比表4、5的实证结果,南通市食用豆种植户的气候变化感知中,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包括近5年来食用豆种植户对年均气温的变化、年均降雨的变化、霜冻发生次数、霜冻严重程度等4个变量;而岢岚县食用豆种植户的气象变化的认知程度对其支付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仅包含干旱发生次数和霜冻严重程度等两个变量。这可能是因为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从而引起食用豆种植户对气候变化认知程度产生差异。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食用豆较强的生产适应性、独特的营养价值、有效的固氮养地功能等特征,符合“一控、二减、三基本”要求,在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偏远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优势作物之一。该文通过山西岢岚和江苏南通430户食用豆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食用豆种植户气象感知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意愿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食用豆种植户的气象感知显著影响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对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自然灾害(干旱、霜冻)发生的次数或严重程度的感知越明显,越愿意购买天气指数保险。此外,食用豆种植户的村干部身份和兼业户类型等对其购买天气指数保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口数以及是否有专门的食用豆贮藏场所对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5.2 政策建议

(1)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宣传及学习,提升食用豆种植户对气象变化的感知。各级政府、农村社区及公益组织等可通过多方式(公益宣传片、教育培训等,多渠道线上线下、网络电视手机、书籍宣传册等)宣传气象变化对食用豆种植的危害,提高食用豆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从而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进而提高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

(2)政府应与保险业达成合作,向食用豆种植户普及保险知识,凸出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必要性。村干部作为天气指数保险购买意愿强烈者,应发挥好示范作用,引导食用豆种植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家庭收入结构多样化有利于增强食用豆种植户的保险购买意愿,政府可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农户家庭成员多样化就业,或者用优惠政策鼓励“农二代”“农三代”返乡就业,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知识、易接受新事物的新型农民,提高食用豆种植户对天气指数保险的需求和购买意愿。

猜你喜欢
意愿食用天气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豆制品食用指南
Weather(天气)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