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6-28 13:53汪清蓉
商业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广东省文化产业出口

李 林,汪清蓉,于 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方面,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原动力之一,一个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可以通过其成熟的文化产业赚取高额的利润。

“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提出,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贸易双方不仅可以降低贸易往来的成本,加强经贸交流,而且能够促进贸易双方的文化交流,消减文化隔阂,有利于文化产品的贸易。广东省作为“一带一路”的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广东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和贸易的发展:2019年印发《广东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推动广东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印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系统部署指导了文化和旅游系统文化产业工作;广东省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政府为相关企业提供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七分之一;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817.1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2.5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0年的4.10%增加到2017年的5.37%。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增长迅速,文化产品出口连年位居全国第一。当前学者对广东省货物出口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服装纺织、农产品和机电产品等,对广东省文化产品出口的研究较少。本文以2011-2020年的货物出口数据为基础对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建议,希望对未来广东省文化产品的出口、增强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二、相关研究回顾

已有的文献中,对文化产品出口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文化产品出口现状的分析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冯毅、石瀚文(2017)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张文镔、李雅(2017)从文化贸易总体情况、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进出口结构三方面对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易晓菲、刘玮(2020)从出口规模、出口结构、出口市场及对我国总出口占比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黄玖立、周泽平(2015)基于1999-2010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据的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受双边制度、文化距离的影响。贾晓朋、吕拉昌(2017)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中国文化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贸易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是中国文化贸易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韩增林等(2020)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文化贸易网络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土接壤、共同语言和殖民关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和有互联网家庭占比对文化贸易的影响呈负相关。Kaimann和DelBono(2020)通过对欧洲国家之间文化产品双边贸易的研究发现文化亲近和互联网使用的增加会影响文化产品的双边贸易。

鉴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将从总体规模、市场结构以及产品结构三个角度对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出口数据由海关数据库整理所得。

三、统计概念的界定

国际上对文化产品的定义和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当前学者对文化产品研究多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文化统计框架为标准,联合国也鼓励各国以此框架来统计文化产品的出口。本文出口数据的统计口径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颁布的《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对文化产品的分类为基准,框架将文化产品分为核心文化产品和相关文化产品,核心文化产品的具体分类如下表:

表1 核心文化产品分类

四、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现状

(一)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分析

2011年至2020年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4年的核心文化产品出口位于近十年的出口最高峰。

由图1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4年广东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2013年出口总额增幅最低,同比增长14.16%,2014年出口总额增幅最大,同比增长31.51%。自2014年后广东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总体基本呈下降趋势,2015年出口总额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1.64%,猜测可能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需下降以及人民币增值的影响导致了出口下降。

图1 2011-2020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

(二)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市场分析

1.从出口的国家、地区来看,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存在失衡,产品出口过度集中在少数国家、地区。

如表2所示,本文统计并列出了2011年与2020年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及占比。从表中可以看出,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市场按出口规模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市场为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占比极高,2011年总占比达61.15%,2020年占比达43.8%,虽然出口规模有所下降,但占比很高,即使在2020年依然有40%以上的份额。第二类市场为对美国的出口,虽然出口规模同样有所下降,但出口占比接近20%。第三类为出口占比较分散的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的出口规模有六分之五在1-11亿美元之间,市场占比较低,均在10%以下。

表2 2011年和2020年排名前20国家、地区的出口情况

2.从地理区位来看,2011-2020年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大部分集中在亚洲,剩余部分则主要出口到了北美地区及欧洲。另外,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汉字文化圈,其次是隶属于拉丁文化圈的西欧、北美的发达国家。

2011年和2020年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占比均在60%上下。历史上东亚及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都和中国有着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联系,这些国家与中国大都文化相近,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这些国家历史上和中国使用的是相同的文字,虽然随着近代史的演变,这些国家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官方文字,但是其中仍有很多汉字的影子,核心文化产品主要集中在东亚文化圈,对应了前文所分析的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这也印证了“文化折扣”理论,即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于某种文化,因此对于那些生活在此种文化之中以及对此种文化比较熟悉的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对那些不熟悉此种文化的受众的吸引力则会大大降低。

图2 2011-2020年广东省对各地区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规模

2011-2020年,广东省对北美地区的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占比仅次于对亚洲地区的出口,近10年对北美地区的出口额在2014年增长一段后便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11-2020年,广东省对欧洲的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占比一直徘徊在10%左右,近十年出口规模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欧洲近十年平均出口额为25.85亿美元。对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大洋洲的出口规模都很低,猜测可能由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水平较差以及大洋洲历史上与我国文化交流较少没有文化认同。

由于广东省对香港地区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占比过高的缘故,故从对亚洲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中剔除对港澳台地区的出口,以便于分析广东省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出口状况。如图3所示,2011-2014年广东省对亚洲各个国家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呈增长态势,2015-2017年为对亚洲国家出口出现下滑,之后的2018年和2019年对亚洲国家出口开始回暖,但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再次下滑。

图3 2011-2020广东省对亚洲国家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

(三)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分析

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类型较单一,各类产品占比失衡。出口的六类核心文化产品中,视觉艺术和手工艺类产品的出口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五类产品。2011-2020年此类产品的出口变动过幅度最大,10年内整体的增减趋势与前文的出口总额增减趋势相符,出口增减的变动拐点均在2015年出现。这类产品出口规模的变动对应着影响了核心文化产品总的出口规模的变动,可将此类产品看作广东对外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基本盘。表演和庆祝活动、书籍和报刊以及音像和交互媒体这三类产品有一定的出口规模,但相比前者规模较低,近十年出口规模大多在15亿美元~30亿美元之间。文化和自然遗产包含了具有研究意义的收藏品和超过一百年的古董,这类产品基于其历史、艺术及科学研究的属性需注重保护,因而对外出口规模极低。而创意服务类产品的出口规模同样低,这反映了文化产品的出口中高附加值产品的缺失。

图4 2011-2020年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A-F类出口规模

五、总结与对策建议

(一)总结

1.出口市场依赖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其他市场占比较低

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的对外出口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以及欧美地区,并且,在主要的出口市场中香港和美国的市场占据了很大部分,每年的出口占比都在50%以上。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会使得产品对海外市场的变动缺乏弹性,一旦出现贸易摩擦、出口对象经济增长受挫等不利因素,会打破已有的贸易现状并影响出口企业的发展。

2.出口产品表现出结构性失衡,缺少高附加值的产品

近十年广东省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中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产品的对外出口过度依赖于视觉艺术及手工艺类产品的出口,此类产品出口规模的增减变动直接影响了整个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规模的变化。并且设计和创意服务类产品的出口长期疲软,每年的出口规模极低,每年的出口额都在几十万徘徊。产品出口结构失衡同样不利于外贸发展,会使得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出现偏差,不利于产品出口。

3.全球经济增长受挫,外部环境不利

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受挫,同时,由于部分国家推行的“群体免疫”政策导致疫情频发,疫情使得近两年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GDP增速放缓、国民可支配收入降低,这导致了国外对文化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了文化产品的出口。

(二)对策建议

1.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开拓市场

广东作为临海的外贸大省,拥有高效率的交通物流体系,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枢纽。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和交流势必会更加紧密,这使得国外人民可以对我国有更多的了解。文化产品出口本身属于货物出口,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对文化产品的出口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广东省则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方面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贸易往来,一方面在经贸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交流借机推广本省的文化产品。

2.实行差异化的市场战略从产品出口市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东南亚及东亚国家市场在广东省文化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国家中的部分人群表现出对我国文化的认同并乐于购买广东省出口的文化产品。因此,企业可以以现有的文化版图为基础,重点培育这一地区的出口市场寻找出口增长点,一方面,这样可以摆脱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稳固亚洲市场基本盘基础上向其他地区拓展市场,开发那些占比较低的出口市场,通过文化交流以及贸易往来逐步争取其他国家对本省文化产品的认同。

3.通过高效的“双循环”促进企业发展激发创新活力

由于文化折扣的存在,人们更愿意消费那些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产品,而在外部环境不利于出口国际贸易压力变大的境况下,企业可以尝试以国内市场大循环来带动国际市场“双循环”的发展格局,通过在国内竞争中培养专业人才,激发创新增加产品竞争力,以本土优势降低风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国内市场的竞争来保证企业发展,在竞争中培育产品优势,提升能力,强化后劲,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全球疫情平稳后为后续的文化产品出口提供国际竞争优势。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新型产业出现和兴旺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与产业进步很难保持同步,在互联网时代,版权可以视为企业生存和产品推广的底线,是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文化产业中相关产品的原创性不能得到保护,独家的创意以及衍生的产品被肆意地没有成本地拿来使用,那么不仅会挫败企业和创作者的积极性,也会扰乱市场活力,使得原本良好的市场活力与市场秩序遭到破坏,脱离正规并进入恶性循环。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达到对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消除企业和文化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5.注重海外文化市场营销

有效的营销和推广能够提升产品在消费群体眼中的地位和价值,扩大产品自身的影响力,抵消部分文化折扣对文化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当前文化产品的推广路径单一,主要还是依靠由政府主办的交流论坛,仅靠官方推广对文化产品的营销难免影响不足,政府和企业应当重视产品的营销,探索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通过在出口的产品中融入广东特色文化,推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增加文化产品的对外出口。

猜你喜欢
广东省文化产业出口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清代铁锚的保护与修复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