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6-28 13:53王革思李思宇方丽娟柯小霞
商业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指标体系维度

王革思,李思宇,方丽娟,柯小霞

(1.宁夏理工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宁夏 石嘴山 753000;2.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9;3.宁夏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石嘴山 753000)

随着电子信息逐步产业化,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支柱型产业之一,是其他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提,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着基石性作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根本性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近些年成长速度快,相较于2010年电子信息行业水平,201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增加了3.34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步更是惊人,收入增加了5.18亿元。由此可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逐步成长为一支极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当下全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高台阶的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势必成为实现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之一。

鉴于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自身发展潜力,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分析,可以在部分程度上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当前的发展水平,还可对照高质量发展标准掌握现行差距,动态调整现有行业发展方向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聚焦在产业现状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等方面,鲜少研究对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估性研究,因此,文章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性资料。

一、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一)概念界定

1.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处于支柱性地位,主要应用的是和信息、电子以及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内容,主要涉及的功能内容包括:对信息的传送—接收—处理—二次加工—成型全过程,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包括:硬件基础设备、软件开发及相关服务性功能。隶属知识密集型产业,超越二、三产业界限,具有跨产业的特殊性质及发展规律,其本质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集合,主要用于接受—处理再加工—成品信息全过程。作为众多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军,是国家发展制高点之一。具有技术含量和投入双高、产品迭代和竞争双重重压等特点,是传统产业的引擎,理应发挥其产业特点,实现对经济的联动效应。

2.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促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发展更好的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两个“全面”的必然要求,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高质量发展本身是个多维度概念,可以包括:经济、开放、城乡、生态四方面;也可以包括:创新、区域、生态、开放、民生五个方面。也有学者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进行理解:微观聚焦提升产品及其服务,中观扩展至立足新经济增长点打造链条式思维,宏观集中在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效益研究,就其实现路径而言,可从经济宏观方面和产业的中观方面入手。

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在保证经济总量的同时,进一步寻求更好更高的增长点。调整现有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将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以更加开放、互利共赢作为发展目标。

(二)文献回顾

当前,学术界关于“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的认知还未达成统一共识,然而多数学者提出眼下所涉及到的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是在维系经济水平趋势稳定且持续上升的前提条件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本导向,达到质量式发展的水平。现有有关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的文献,国内很多学者展开了丰富深入的探索。韩永辉等以高质量发展本质内涵为基础构建评价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发现沿海、中部及西部的经济状况均呈良性发展态势,就发展速度而言东部较为瞩目。胡双发选择股市作为研究对象,对照高质量发展普遍要求,搭建以创新为首的不同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借此评估现行股市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新、绿色及开放维度表现亮眼,而短板则处于共享和规范等方面。康静等以内蒙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样从创新等六维度开展了对其对应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发现整体情况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状态,然而创新和共享两方面仍旧存在“跛脚”情况。丁仕潮等以文化产业作为研究主体,对其高质量发展内涵基本掌握其本质后搭建对应评价指标体系,借此评价各省份文化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形,研究发现各省份发展不均衡,其中东部遥遥领先。刘浩旻等从供给、建设六维度对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且利用熵权-TOPSIS法对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天然气产业还存在较大进步空间结论。目前也有学者从产业视域研究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徐娟等以物流业作为样本行业利用熵值法通过质量效率、创新驱动、民生发展、可持续发展四维度搭建该产业对应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王鹏等人选择后疫情的特殊时期以长三角地区为具体研究区域,从经济、运载、绩效、创新、绿色五个维度搭建其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高华建等以建筑业作为样本行业,从宏观、产品、效益等五个维度搭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下17个二级指标。杨承乾等人选择建筑业作为样本行业,以湖北省为具体研究区域,分别从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产业效益、基础设备、产业潜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估。王中亚以制造业作为样本行业,从发展大方面的出发搭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该体系下囊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

综上可知,现有以产业为样本研究其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文献相对丰富,样本行业具体涉及到物流业、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常见的国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现行的发展质量评价制度和运行机制不甚完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成果少之又少,且数据指标难以计量收集,如此研究现状无法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内在需要。

二、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逻辑

基于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可知,高质量发展凭借其优良的服务性功能为产业基础性资源水平的进步提供支撑作用,企业自身及其身处的产业链条上,基础性要素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及其效益分析三者需视为一个整体,加强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小推大,才能实现产业级别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一个高水平的程度。从宏观角度看,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需要高质量的资源作为基础性保障,产业链条式发展就是以合作、开放的形式实现企业与企业资源互补、促使产出转换为成果,提升全产业成果化效率与能力。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高质量水平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其高质量发展能力,资源层面创新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合理化及对应协调能力是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源头。因此,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包含创新要素、产业结构和协调能力三个子维度。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转换集中在关注发展主体提升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并设法将要素资源实际成果化。基于此,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转换层,具体包括:成果化效率与成果化能力两个子维度。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益层聚焦在经济效益与市场效益两个子维度。

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可由高质量发展所需资源-成果转换-效益展现,三大维度水平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低。整理成资源层、转换层和效益层三大维度评估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是一个系统性且复杂的工程,要在考虑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兼顾多方协调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选取能综合概括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2.前瞻性原则。当下正处于“5G+工业互联网”时代宏观背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设置指标时应兼顾时代前沿热点。3.动态性与可行性原则。高质量发展不是静态概念,是一个因时而变的过程性概念。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要能够反应随着产业更迭发展优化的状态,且所选指标基于可量化水平进行选取。

(三)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相关概念界定、文献回顾及构建逻辑,兼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将资源层、转换层和效益层三个维度设置为一级指标,构建以创新要素、产业结构等为典型的25项三级指标的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图

首先,第一个维度是资源层。资源层维度主要是由创新要素、产业结构及协调能力三部分组成。众所周知,创新可以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开展创新活动从本质上可以为产业发展带来根植性动力,促使产业数量式变化至质量式变化的大飞跃。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程度决定了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程度。近年来,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创新性已成为其产业重要特征之一,基于电子信息产业该特征,将创新要素划入资源层范畴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转型升级,然而在该领域中存在较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供应商,导致产业出现对应产品附加值低,行业利润率低特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科学是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既可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削弱初级产业占比,又有利于提高要素效率,降低对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因此产业结构也纳入资源层范畴。电子信息产业急需知识和技术,同时该产业又具有辐射广的特征,可辐射到其他的新兴产业,因此对企业的协调能力也存在一定要求,需要在考量的范围。

其次,第二个维度是转换层维度。该维度主要包括:成果转换效率和成果转换能力。成果转换效率及转换能力是电子信息成果产业化的关键步骤,有助于企业经济、社会等效益全面提升,同时是企业立足之本,往深远处想是电子信息产业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成果转换效率来看,一项科研技术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应该尽快有效的进行成果化转换,一方面可以抢占市场先机,尽快占据市场份额,保持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创新研发成本本身就相对较高,尽快有效的转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冲抵创新风险成本。基于转换的好处可见,成果化是必然趋势,但非人人皆可转换。这对企业的转换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企业要善于把控转换方向、转换时机。

第三,第三个维度是效益层面。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其研发、转换的初衷都是为企业的效益服务。随着对发展质量的新要求的提出,效益的说法也由原本仅特指经济效益,扩展至市场效益。效益层面的指标是评价成果是否有价值的根本指标,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关注效益有助于从根源上把握企业的痛点问题,从内生性发展的角度驱动高质量发展。

2.评价方法选择

选用多指标进行评价时,学术界通常采用主观和客观赋权两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目前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研究中,有学者使用熵权-TOPSIS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来等方法来完成评价工作,各类方法都具有一定优势。文章采用归一法、熵权法与Topsis三种方法来评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熵权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基于各指标权重应用Topsis法计算最终得分。

Step1: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对电子信息产业评估下的三级指标可分为正向、负向两种类型,因此需要将全部可能涉及到的指标整理,整理后的指标数值应处于[0,1]。正向、负向指标分别采取式(1)、(2)处理。

式中,x指的是第i个研究企业的第j个指标的具体数值;x指的是全时间段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x指的是全时间段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i=1,2…m;j=1,2…n)。应用该步骤无量纲化整理以后,x数值应处于[0,1]区间内且对应数值与1距离越短越好,凭借此步骤可完成指标类型的同向化和量纲化。

Step2:熵权法赋权。在第j个时间单位内求解第i个指标的样本取值占该指标的比重P:

计算第i个指标的熵值e:

计算第i个指标的差异性系数d:

计算第i个指标权重w:

Step3: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第一,构建权重评价矩阵:

第二,确定正负理想解:

式中,j时间单位内,第i个指标最大值表现为Y(正理想解),最小值表现为Y(负理想解)。前者是在约定时间区间内,各参考值均达到备选指标中的最优值。后者则是备选指标中的最差值。

第三,计算欧式距离D:

第四,贴近度T,其区间范围为[0,1]。若T达到上限1时,说明在第j个时间单位该企业与最优发展水平完美契合,表明在第j个时间单位该企业发展水平处于标杆级水平。若T达到下限0时,说明第j个时间单位该企业与最优发展水平距离最远,表明第j个时间单位该企业发展水平处于最低谷水平。利用贴近度指标数值的大小差异可以测量该样本高质量发展水平距离最优水平的距离得到样本本身高质量发展程度并排序。

式中,T代表第j时间单位样本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最理想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远近,其区间范围为[0,1],T数值越接近1代表第j时间单位样本企业表现越优异。

采用上文描述的熵权法-Topsis法求得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

三、案例应用

以国内某新兴电子股份公司为例,该企业战略方向聚焦IT服务以期打造云端整体式全产业链。当前主营业务包括硬件设备类、应用软件类和技术服务类三方面。为评估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数据来自财务年报及其社会责任报告。通过收集和整理该公司的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选择了该公司2015-2020年的数据。采用前文描述的评价方法求得某新兴电子股份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某新兴电子股份公司2015-2020年高质量发展得分汇总

由表2可知:某新兴电子股份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整体呈增长趋势。从不同阶段来看,2015-2017年资源层分数远大于转换层、效益层得分,说明该公司在该阶段应用效率与对应投入成本不匹配,没有实现成果的高效转化。但而转换层得分和效益层得分相差不大,表明已转化成果大多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争取到部分市场份额。2017-2018年资源层、转换层及效益层三个维度分数存在一定距离,同样表明在该阶段应用效率与对应投入成本不匹配,同时已转化成果对应经济效果也甚微。2018-2020年先出现资源层得分降低,转换层得分上涨,随后出现资源层、转换层得分均上涨情况,对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造成一定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2020年转换层分数达到峰值,表明该公司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研发水平均达到较高水平,但效益层分数偏低,存在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已转换成果尚未面市生成经济效益,市场尚未充分挖掘已转换成果应用潜力。

基于电子信息产业当下发展态势及未来规划蓝图,与时下5G、数字经济、云端、互联网等热点关键词连结,发挥自有产业优势,深化产业链条式动能转换,发展壮大结合热点及时代特征5G时代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模式,打造中国情境下的产业化优势,拓展现阶段的产业链条发展空间,以支柱产业为节点,串联电子信息支柱产业链,以链带产,环环相扣,打造高质量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将产业发展重点置于重要位置,出台对应产业性举措,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症施策保障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链薄弱部位,支持关键技术产品研发,补齐短板部位,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成果转换步伐,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实力,促进产学研创新机制建设,注入创新活力,加快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四、结论

综上研究内容,以电子信息产业这只极具潜力的产业为样本行业架构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评价目前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对照差距不足及相应短板驱动全产业实现质量式飞跃。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主要包含基础资源、成果化转换及多方效益等多个方面,对应资源层、转换层及效益层三个维度。以国内某新兴电子股份公司的综合得分总揽全局,可以发现目前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向上发展态势,在其三维度中转换层对其影响程度最大,因此未来仍需要关注科技成果转换问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战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跨越式进步,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飞跃式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指标体系维度
如何促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基于FSO框架的分析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纳米产品在涂料、信息产业、材料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