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2022-07-04 05:59兰海刘欣妍郭子右刘玉娟李婷婷李鑫梅凯吴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88
中南药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药量活性剂粒径

兰海,刘欣妍,郭子右,刘玉娟,李婷婷,李鑫,梅凯,吴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或自主神经损伤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变,以周围神经系统毒性最为常见,CIPN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1]。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CIPN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2],中医临床通过中药泡洗、熏蒸、贴敷等外治手段治疗CIPN,取得了一定效果[3-4]。

淫羊藿,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能够补肾助阳,强筋骨,祛风湿[5]。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等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促进周围神经再生[6-8]。试验室前期研究表明,淫羊藿中的朝藿定与淫羊藿苷类成分对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9],并且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淫羊藿中富集得到了对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朝藿定与淫羊藿苷部位[10]。

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单一的光学各向同性和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11],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等优点[12-13]。皮肤神经纤维的受损是CIPN的病理学关键[14-15],因此,本研究拟制备包载淫羊藿富集部位的微乳,通过经皮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中的神经纤维,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为淫羊藿富集部位治疗或预防CIPN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1 材料

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Thermo公司),BT125D型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TK-20B型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上海锴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ZNCL-S-5D型多点智能磁力搅拌器(河南爱博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DDS-11A型电导率仪(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ZF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Boxun公司),Zetasize Nano ZS纳米粒径仪(英国马尔文公司)。

对照品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批号分别为140147-77-9、110623-72-8、110623-73-9、110642-44-9、110642-44-9,纯度均≥98%)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Polyoxy 35 castor oil,批 号:Y19O7S23172)(上 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淫羊藿富集部位(自制[12]),油酸(OA)、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C10005653、C10571215),棕榈酸异丙酯(IPP,Alfa Aesar公司,批号:10173585),中链甘油三酸酯(Miglyol 812N)、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Cremophor RH40)(北京凤礼精求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批号分别为151111、2822716860),聚山梨酯80(Tween 80,Sigma-Aldrich公司,批号:WXBB1118V),司盘80(Span 80)、聚乙二醇400(PEG400)(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批号分别为20150417、20160604),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sol)、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批号分别为175459、159651,Gattefosse公司),丙二醇(PG,北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40821),磷酸盐缓冲液(PBS,Biotopped公司),甲醇、乙腈(Sigma,色谱纯),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雄性SD大鼠,5周龄,体质量160~180 g [斯贝福(北京)试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6-0002]。

2 方法与结果

2.1 体外透皮试验中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2.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Merck LiChrospher100 RP-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水(B)(25∶75),柱温30℃,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70 nm。此色谱条件下,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的分离度均>1.5,理论塔板数均>6000(见图1)。

图1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HPLC图Fig 1 HPLC of microemulsion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2.1.2 溶液的配制 ① 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取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53.94、58.20、145.20、150.61、136.57 μg·mL-1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② 样品接收液的制备:取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透皮接收液,过0.22 μm微孔滤膜,摇匀,即得;③ 空白微乳溶液的制备:取空白微乳约50 mg,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得;④ 空白接收液的制备:取空白皮肤的接收液,过0.22 μm微孔滤膜,摇匀,即得。

2.1.3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吸取“2.1.2”项下混合对照品储备液适量,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得一系列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分析。以响应值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分别为Y朝藿定A1=0.315X+0.0038,r²=0.9996;Y朝藿定A=0.3029X+0.0033,r²=0.9995;Y朝藿定B=0.3307X-0.0006,r²=0.9995;Y朝藿定C=0.2961X-0.0019,r²=0.9995;Y淫羊藿苷=0.4031X-0.0033,r²=0.9991。线性范围分别为0.11~5.39 μg·mL-1,0.12~5.82 μg·mL-1,0.29~14.52 μg·mL-1,0.30~15.06 μg·mL-1,0.27~13.66 μg·mL-1。

2.1.4 精密度与加样回收率考察 配制低、中、高三个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即含朝藿定A1(0.27,1.08,5.39 μg·mL-1)、朝藿定A(0.29,1.16,5.82 μg·mL-1)、朝藿定B(0.73,2.90,14.52 μg·mL-1)、朝藿定C(0.75,3.01,15.06 μg·mL-1)及淫羊藿苷(0.68,2.73,13.66 μg·mL-1),连续进样6次,计算日内精密度;连续进样3 d,计算日间精密度;平行称取已知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含量的样品6份,并加入约等于被测成分含量的对照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5种成分日内及日间的RSD值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表明方法精密度、加样回收率良好。取体外透皮接收液(取大鼠腹部皮肤用Franz扩散池夹紧,角质层朝向供给池,真皮层朝向接收池,供给池加入去离子水,接收池加入2% Transcutol P PBS溶液作为接收液,温度设置为37℃,收集12 h后的接收液)配制成混合物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1.08、1.16、2.90、3.01、2.73 μg·mL-1,分别于0、6、12、24、36、48 h进样测定,结果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的RSD值均小于5%,表明5种成分在48 h内稳定,皮肤渗出物对5种成分含量测定无影响。

2.2 饱和溶解度法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

按文献[10]方法制备淫羊藿富集部位,富集部位中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含量分别为1.63%、2.52%、16.36%、5.51%、14.46%。淫羊藿富集部位的饱和溶解度不易测定,因此,以淫羊藿富集部位主要成分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为指标,通过测定淫羊藿富集部位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时这5种成分的溶解量筛选辅料。分别加入过量的淫羊藿富集部位于1 mL无水乙醇、Transcutol P、PG、PEG 400、Labrasol、Tween 80、Span 80、Cremophor RH40、Polyoxy 35 castor oil、OA、IPP、IPM和Miglyol 812 N中,涡旋5 min,超声10 min,32℃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平衡48 h,整个过程始终保持有固体药物存在。平衡后的样品以10 000 r·min-1离心10 min,上清液经甲醇适当稀释,过0.45 μm微孔滤膜,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淫羊藿富集部位及其主要成分在助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和表面活性剂Labrasol中溶解量较大,但几乎不溶于油相。因此,本课题选择Labrasol为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进一步筛选油相。

表1 淫羊藿富集部位在不同溶剂中饱和溶解时5种成分的溶解量(n=3) Tab 1 Solubility of 5 components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during saturated dissolution in different solvents (n=3)

2.3 油相的进一步筛选

微乳区域面积越大,形成的微乳越稳定。因此,采用室温下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考察油相(IPM、IPP、OA、Miglyol 812 N)对微乳区域的影响。固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2,其与油相按质量比9∶1、8∶2、7∶3、6∶4、5∶5、4∶6、3∶7、2∶8、1∶9混合,总质量为3 g,置于磁力搅拌器,同时逐滴加入蒸馏水,记录当体系突然由浑浊变为澄清、透明或由澄清、透明变浑浊时的临界水质量,并计算体系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绘制伪三元相图,结果见图2。油相为OA时形成的微乳区域最大,因此固定油相为OA。

图2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不同油相的伪三元相图Fig 2 Pseudo-ternary phase diagram of microemulsion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with different oil phases

2.4 Km值的确定

以OA为油相,Labrasol为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改变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使Km=1、2、3,并按照“2.3”项下方法绘制伪三元相图,考察不同的Km值对微乳区域的影响。结果见图3,当Km=2时形成微乳区域最大,故确定Km=2。

图3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不同Km值的伪三元相图Fig 3 Pseudo-ternary phase diagrams of microemulsion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with different Km values

2.5 微乳类型与区域的确定

2.5.1 不同类型微乳体外透皮及滞留研究 微乳可分为水包油(O/W)、双连续(Bi-continuous)、油包水(W/O)3种类型,微乳的类型与药物的皮肤渗透效果有关。因此,探究不同微乳类型对目标成分的皮肤渗透和滞留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优选微乳类型。综合上述考察,选择以OA为油相、Labrasol为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且Km=2,油相与混合表面活性的质量比为1∶9制备微乳,采用透皮扩散试验仪进行体外透皮及滞留试验。除去毛发及皮下组织的雄性SD大鼠腹部皮肤固定于接收室与扩散室之间,扩散室分别给予2 mL载药量为3%的不同含水量微乳或淫羊藿富集部位药物溶液(PG为溶剂),接收室以含2% Transcutol P的PBS溶液为接收液,水浴温度为(37±0.1)℃,磁力搅拌转速为200 r·min-1。24 h后移取接收液1 mL,过0.22 μm微孔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体外透皮试验结束后,用PBS洗净皮肤上的残留制剂,用显微镊小心分离表皮层和真皮层。将表皮层和真皮层分别剪成小块,加入70%乙醇于组织研磨器中研磨,研磨液超声1 h,4000 r·min-1离心20 min,上清液过0.22 μm微孔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单位面积24 h累积透过量和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分别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Q24为单位面积24 h累积透过量(µg·cm-2),Qs为皮肤中药物滞留量(µg·cm-2),C24为24 h时接收液药物浓度,Cs为皮肤研磨液中药物浓度,VR为接收室体积(8 mL),Vs为研磨液体积,A为扩散池有效扩散面积(3.14 cm2)。不同含水量微乳的处方组成及微乳类型见表2。微乳及药物溶液的Q24见图4。结果显示,对于朝藿定及淫羊藿苷5种成分,不同类型微乳的24 h累积透过量均随微乳的含水量增加而增大,说明微乳类型影响5种成分的皮肤渗透效果,并且不同类型微乳的透过量均大于药物溶液,其中O/W型微乳ME 80/20中5种成分的Q24最大。

表2 不同类型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处方组成 Tab 2 Formulation composition of microemulsion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with different types

微乳及药物溶液的单位面积24 h累积表皮滞留量及累积真皮滞留量分别见图4B及图4C。不同类型微乳中5种成分的表皮滞留量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大于药物溶液的表皮滞留量,说明不同类型微乳制剂均能促进5种成分在表皮中的滞留,但微乳类型对5种成分的表皮滞留影响不大。不同类型微乳中5种成分的真皮滞留量均大于药物溶液,说明不同类型微乳均能促进5种成分的真皮滞留。综合不同类型微乳对5种成分的皮肤渗透、表皮滞留及真皮滞留促进效果可知,O/W型微乳促进5种成分的皮肤渗透及真皮滞留效果最好,所以确定微乳类型为O/W型。

图4 不同类型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5种成分的单位面积24 h累积透过量(A)、累积表皮滞留量(B)、累积真皮滞留量(C)(n=3)Fig 4 24-hour accumulative permeation(A),accumulative epidermal retention(B)and dermal retention(C)of 5 components of microemulsion of different types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with (n=3)

2.5.2O/W微乳区域的确定 电导率对微乳类型及相行为的转变敏感,通过测定电导率,建立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来确定微乳类型[16]。建立油相与混合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时的电导率-含水量曲线,确定形成O/W型微乳的临界值及其区域。结果显示,当油相与混合表面活性的质量比为2∶8时不能形成O/W型微乳;当油相与混合表面活性的质量比为1∶7、1∶8、1∶9时形成O/W型微乳的临界含水量分别为71.32%、75.20%、78.21%,其电导率-含水量曲线见图5;参照伪三元相图得到O/W型微乳区域(见图6),确定3种组分的取值范围为:混合表面活性剂为18%~25%,油相为2%~4%,水相为71%~80%。

图5 沺相与混合表面活性剂质量比对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电导率-含水量曲线的影响Fig 5 Effect of the mass ratio of oil phase to mixed surfactant on the conductivity-water content curve of microemulsion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图6 O/W型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区域Fig 6 Region of O/W microemulsion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2.6 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微乳处方

2.6.1 D-最优混料设计 根据“2.5.2”项下确定的水相(A)、混合表面活性剂(B)、油相(C)组分取值范围,以微乳的粒径及PDI为评价指标,固定载药量为3%,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进一步优化微乳处方,试验设计及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及结果 Tab 3 D-optimal mixture test design and results

2.6.2 数据模型拟合及响应面分析 运用Design Expert 11.1软件,以水相(A)、混合表面活性剂(B)、油相(C)为影响因素,分别以粒径(Y1)和PDI(Y2)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拟合结果显示粒径(Y1)和PDI(Y2)分别符合特殊四次模型(Special Quartic model)和二次模型(Quadratic model),其拟合方程分别为:Y1=133.27A+191.20B+20699.26C-560.53AB-23 012.45AC-26 933.38BC+16 595.83A²BC+31 265.11AB²C-100 000ABC²,R2=0.9996,P<0.0001,失拟值P=0.1589;Y2=0.2204A+0.3085B-11.72C+0.0315AB+15.53AC+15.30BC,R2=0.7487,P=0.0083,失拟值P=0.069,说明模型拟合良好。根据回归分析结果,绘制粒径及PDI的自变量与响应值关系的二维等高线和三维响应图(见图7),结果显示混合表面活性剂含量越高,油相含量越低,微乳的粒径越小;粒径分布更均匀(即PDI小)的两个区域分别是水相含量较高、油相含量较低的区域和水相含量较低、油相含量较高的区域。PDI随着油相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示粒径的均匀分布主要取决于水相和油相的合理配比。

图7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粒径及PDI三维响应面及二维等高线图Fig 7 Three-dimensional response surface and two-dimensional contour map of particle size and PDI of microemulsion of epimedii folium enrichment fraction

2.6.3 最优处方及验证 以最小粒径及最小PDI为优化指标,预测最佳处方为水(77.35%)、表面活性剂Labrasol(13.77%)、助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6.88%)、OA(2%),所得微乳粒径为33.85 nm、PDI为0.253。按照优化处方进行验证,重复3次,结果实际粒径为(34.93±0.76)nm,PDI为(0.254±0.023),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分别为3.19%、0.40%,均小于5%,说明方程预测准确性良好。

2.7 微乳载药量考察

2.7.1 不同载药量微乳的粒径及PDI检测 预试验发现,当载药量达到13%(w/w)时微乳不能完全溶解淫羊藿富集部位,故选择载药量为1%、3%、5%、7%、9%、11%、12%的微乳进一步考察。取未经稀释的不同载药量微乳检测粒径及PDI,结果表明,载药量为1%、3%、5%的微乳粒径分别为(48.22±0.36)、(34.41±1.53)、(34.06±0.94)nm,PDI分别为(0.241±0.002)、(0.243±0.029)、(0.364±0.021)。当载药量≥5%时,PDI大于0.3,表明载药量≥5%的微乳放置后可能出现不稳定、粒径增大的现象。因此,选择1%、3%、5%的载药量进行进一步考察。

2.7.2 长期稳定性研究 将载药量为1%、3%和5%的微乳室温放置,分别在制备后的第0、1、3个月测定其粒径及PDI。第3个月,载药量为1%的微乳粒径和PDI分别为(58.91±0.83)nm、(0.232±0.008),载药量为3%的微乳粒径和PDI分别为(41.13±0.33)nm、(0.278±0.003),载药量为5%的微乳粒径和PDI分别为(44.07±0.20)nm、(0.412±0.004)。PDI在载药量为1%和3%时无明显变化且小于0.3,表明粒径分布均匀;但载药量为5%时,PDI明显增大,说明当微乳载药量为5%时,长时间室温放置不稳定。因此,最终确定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载药量为3%。

2.8 质量评价

2.8.1 体外透皮试验 最优处方制备的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及游离药物溶液的体外透皮试验操作同“2.5.1”项,于2、4、6、8、10、20、22和24 h移取接收液0.4 mL,同时补加等温等体积的新鲜接收液,样品经0.22 µm微孔滤膜过滤,进入液相检测,计算药物稳态透皮速率、累积透过量及滞后时间。

单位面积药物的累积透过量按下式计算:

其中,Q(µg·cm-2)为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V为扩散池的体积(8 mL),Vi为每次取样体积,Cn和Ci分别为第n次和第i次取样时接收液中药物浓度,A为扩散面积(3.14 cm2)。以累积透过量对时间作图,所得直线部分的斜率即为稳态透皮速率(Jss,µg·cm-2·h-1),直线部分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即为滞后时间(Tlag,h)。

微乳的药物促透比(enhancement ratio,ER)按下式公式计算: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和药物溶液中淫羊藿富集部位主要成分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的渗透动力学曲线和透皮参数分别见图8及表4。由结果可知,在不同时间点,微乳中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的皮肤渗透量均大于药物溶液,促透比分别为3.589、8.975、11.094、14.558、9.063,说明将淫羊藿富集部位包载于微乳中能促进其皮肤渗透。

表4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及药物溶液中5种成分的体外透皮参数(n=3) Tab 4 Transdermal parameters in vitro of 5 components in the microemulsion and drug solution (n=3)

图8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及药物溶液中5种成分的体外渗透动力学曲线(n=3)Fig 8 Osmotic kinetics curve in vitro of 5 components in the microemulsion and drug solution(n=3)

2.8.2 体外皮肤滞留试验 体外透皮试验结束后,PBS洗净皮肤上的残留制剂,将皮肤剪成小块,进行组织研磨后进样测定,计算单位面积药物的皮肤滞留量。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及药物溶液中5种成分的24 h皮肤滞留量见图9,微乳中5种成分的累积滞留量均显著高于药物溶液,说明将淫羊藿富集部位包载于微乳中能提高药物滞留在皮肤中的量,并且5种成分的累积滞留量的大小与淫羊藿富集部位中初始含量有关,含量越大,滞留量越大。

图9 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及药物溶液中5种成分的24 h皮肤滞留量(n=3)Fig 9 24-hour skin retention of 5 components in microemulsion and drug solution(n=3)

3 讨论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含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包括表皮神经末梢、真皮层的神经丛和存在于汗腺、毛囊中的神经等[17]。CIPN中,远端轴突最先受损,使得四肢末端麻木疼痛症状以“袜子和手套”型分布发展,并且表皮神经纤维的丢失与疼痛行为直接相关,这是CIPN的病理学关键[14-15]。将药物包载于微乳中可以显著增加药物的皮肤滞留量,药物滞留在皮肤中可以作为储库,持续的向皮肤深层提供药物,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神经纤维、远端轴突,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再生,有利于治疗CIPN并预防其发展。中医临床常使用中药泡洗、熏蒸、贴敷等外治手段治疗CIPN,但传统治疗手段存在使用不方便、疗效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制备的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具有使用方便、有效成分明确的特点,对治疗CIPN和提高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淫羊藿中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类、苯酚苷、挥发油、微量元素等成分,其中黄酮类是主要药效成分,研究表明黄酮类成分具有提高性功能、抗骨质疏松、保护神经系统、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18]。文献报道淫羊藿是中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常用药[19],且淫羊藿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是朝藿定与淫羊藿苷等黄酮类成分[6-8]。此外,2020年版《中国药典》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作为淫羊藿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因此本文选择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5种成分作为透皮试验的评价指标。

微乳的类型影响药物的皮肤渗透及滞留效果,研究表明微乳的透皮和滞留量随微乳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20-21],促进效果强弱为:O/W>Bicontinuous>W/O,O/W型微乳透皮和皮肤滞留效果较好,可能是由于含水量的增加加强了皮肤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使药物更易透过皮肤。目前,未见研究报道微乳类型对中药复杂多成分的皮肤渗透及滞留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微乳对淫羊藿富集部位5种成分的经皮促透和皮肤滞留影响,可为包载中药多成分的微乳类型的选择提供一定指导。然而在本研究中,5种成分在不同类型的微乳中均表现出相似的渗透和滞留特性,可能是由于5种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相似,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微乳对logP值差异较大的多种成分经皮促透和皮肤滞留的影响,这将对包载中药复杂成分的微乳类型的选择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微乳类型的判断依据于微乳在相转变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22],判断微乳类型的常用方法有电导率法、差式扫描量热法、小角X衍射法、核磁共振法等。电导率法的优势在于微乳电导的变化与其类型变化关系理论明确、操作简单、结果精确[23-24]。本研究通过建立电导率-含水量曲线图更准确、清晰地判断了微乳类型变化的临界点。

猜你喜欢
药量活性剂粒径
国六柴油机不同粒径颗粒物排放特性差异
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发展趋势
高能级强夯技术处理大粒径碎石填筑体效果研究
两倍药量
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
MgCl2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存在对氨气法制备Mg(OH)2粒径的影响
四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