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药学干预效果分析

2022-07-04 05:59钟绍金陈晓亮邱英麒王思琴李馥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药学部海口570208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药学部海口570000
中南药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受试者

钟绍金,陈晓亮,邱英麒,王思琴,李馥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208;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000)

用药依从性问题一直是医疗领域的重点话题,从多个方面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1]。药物临床试验是系列试验的统称,旨在考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2],而临床试验本身源于临床,大多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且其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多不确定,受试者的用药依从性问题亟待解决[3]。药师是经过系统药学知识学习并具备药学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多项研究证明,药师的参与可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减少用药安全性问题[4-5]。尽管药师在药物临床研究的药物管理、GCP培训、方案设计等多方面作用已得到证明,但鲜见其改善受试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报道[6]。故本研究以本院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中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并探讨药学干预后的药物管理新型模式对临床试验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参与本院临床试验并成功入组的受试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包括男性受试者65例和女性受试者39例,年龄25~72周岁;再从2016年6月前(未进行药学干预)的受试者中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受试者49例和女性受试者31例,年龄24~70周岁。入选标准:① 受试者资料完整;② 符合相应研究方案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成功入组。排除标准:① 符合项目排除标准相关要求;② 缺失随访记录。

1.2 方法

1.2.1 数据收集 包括所有入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所在区域(城市/农村)、文化程度、伴随疾病、用药方式(无创/有创)、受试者类型(门诊/住院)等基本信息。

1.2.2 用药方案复杂程度评估 参考Johnson等[7]制订的药物方案复杂性指数(MRCI)条目设定用药方案评估标准,符合以下一项则认为用药方案复杂:① 注射给药或需借助辅助装置给药;② 用药种类超过2种;③ 用药频率每日超过2次;④ 用药操作复杂,如需要多次培训才能掌握,或需要他人帮助或返院才能完成用药等。

1.2.3 药学干预方法 观察组从药物管理、领药和发药、用药过程及用药后依从性评估,全程都有临床药师参与其中,当出现用药依从性问题时,详细记录其问题情况及原因,评估是否有必要再次启动针对性干预程序;而对照组未设专人管理药物,药师仅以发药为主,全程无具体干预措施,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干预措施

1.2.4 用药依从性评估[8]参照Morisky用药依从性评价量表8条目(MMAS-8)进行改进,以适用于受试者用药依从性评估,包括:① 自愿并按方案要求的剂量和疗程用药;② 用法用量适宜;③ 无漏服、错服、丢失等情况;④ 按要求访视并带回剩余试验用药等,见表2。

表2 改进版MMAS-8

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受试者的回答及实际药物统计情况进行计分,所有条目答案均设计为是(0分)、否(1分),根据评分总和评价受试者用药依从性,分值越高,评分低于6分判定为依从性差,评分≥6分则判定为为依从性好。

1.2.5 发生不良事件情况 按照对应临床研究方案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不良事件例数/总病例数×100%)。

1.2.6 受试者满意度评估[9]受试者最后一次访视结束后,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价,内容涵盖领药流程、持续时间、指导用药及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共计20题,每题均以 0~5 分计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受试者越满意。分为3个级别: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分且<80 分)及不满意(<60分),受试者满意度为60分及以上所占比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卡方(χ2)检验分析;以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受试者用药依从性关键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基本情况

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BMI值、所在区域、文化程度、伴随疾病及受试者类型等基本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用药依从性情况单因素比较

将所有受试者按照依从性情况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两类,并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年龄、所在区域、文化程度、用药方式、受试者类型、用药方案复杂程度、药学干预及发生不良事件均对受试者用药依从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见表4。

表4 用药依从性情况单因素比较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受试者用药情况(依从性好=1,依从性差=0)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为上述分析中具有明显差异的变量,其赋值见表5。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受试者类型、用药方案复杂及药学干预是影响受试者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6)。

表5 变量赋值

表6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4 药学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依从性好受试者比例较对照组高(82.69%vs66.25%,P=0.01),其受试者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明显提升(99.04%vs77.50%,P<0.001),而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vs47.50%,P=0.02)。

3 讨论

调查称,受试者依从性降低20%可能导致样本量增加超过50%,极大地增加申办方的经济成本,因此,作为受试者依从性的关键部分,用药依从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6,10-11]。受试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涉及多个层面[12],本研究发现,年龄、所在区域、文化程度等多项因素均会影响受试者用药依从性。年龄较高者往往并发疾病较多,用药相对复杂,容易忘记用药;长期居住农村者,信息相对滞后,对临床研究了解较少,加上地域限制,更会影响其依从性;文化水平低则易影响受试者对临床研究的认识和认可度;而用药方便是影响药品使用的关键因素,无创的口服用药服用方便,较注射用药等有创方式更易接受,但多种口服药同时使用也难免会影响其依从性;住院受试者多在医务人员管控下用药,依从性相对较高;研究过程中如经常出现不良事件,受试者从思想和身体都会产生抗拒,其依从性自然大打折扣[13]。另外,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超过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门诊患者及用药方案复杂程度是影响受试者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研究时应综合考虑。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临床研究,势必对其药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14]。本研究将合理用药及药学服务理念融入试验药物管理,以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也是药师转型的重要途径[15]。结果显示,药学干预已成为本院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用药依从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尽管部分工作与临床研究中临床监察员(CRC)工作重合,但其更多关注的是记录完整性,且多为非药学专业出身,对复杂用药掌握不够熟练,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故在此基础上增加药学干预十分必要。另外,尽管不良事件难以避免,但必要的干预措施仍可减少其发生[16]。实施以来,受试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提升,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提示其应用效果明显,获得了受试者的广泛认可。专业药师参与并进行充分的用药培训及宣教,能够消除受试者顾虑,每次回访时清点,发现问题后再次干预,其依从性问题明显减少;更加配合并遵从研究方案用药,不良事件自然减少;最后,药师送药可避免受试者来回奔波,当面的沟通可加深受试者印象,辅以用药温馨提示及电话跟踪随访,可明显提升其满意度。

综上,除高龄、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门诊患者、用药方案复杂程度外,药学干预亦是影响受试者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明显提升受试者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未能深入考虑到政府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后续更多专业、更大样本的研究予以确证。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受试者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