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探析

2022-07-06 12:39陈波丽陈静茹刘卯琴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能动性自主性农民

□熊 美,陈波丽,蒙 静,陈静茹,刘卯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黔西南 562409)

我国非常重视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在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要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建设和发展问题。因此,广大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农村工作的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也在扶贫工作中多次谈到“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等,都充分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三农”情怀和战略智慧。尊重农民群体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才能使我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1 相关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追求“真”“善”“美”的根据。农民与土地紧密联系,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劳动者,在中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具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农民主体性主要指农民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受动性等一系列特性。目前,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研究的成果主要从地位、作用及解决路径方面展开。

首先,在地位和作用方面,强调发挥农民主体性的重要性,认为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发展中,必须优先考虑“为谁推行乡村振兴”“是谁进行乡村建设”等问题,强调了农民主体地位和作用。

其次,在解决路径方面,相关探讨主要针对农民主体缺失现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

2 农民主体性发挥调查

2.1 调查区域概况

此次调查分别在贵州省9 个乡镇进行实地考察,分别是遵义市习水县东皇镇伏龙村,威宁县猴场镇新建村,纳雍县乐治镇街上村、蚕箐村,关岭县花江镇和岗乌镇,雷山县丹江镇大固鲁村,务川县镇南镇泥高乡,威宁县羊街镇羊街村,丹寨县兴仁镇甲脚村、乌地村和道真县河口镇梅江村。被调查地多种植茶叶、蔬菜、水果及辣椒,发展生态畜牧业。

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酸性土壤广布,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并且贵州人特别喜欢喝茶。但是贵州省乡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多会在家自己种植蔬菜、喂养牲畜,种植的果树供自家食用,大多并未形成产业式的发展规模。此次调查覆盖面较广,具有代表性。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针对农民主体性发挥程度共发放1 200 份调查问卷,回收1 200 份,其中有效问卷1 054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7.5%。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基本持衡,一半以上(54.9%)的被调查者为20~34 岁,少数民族人口以苗族、布依族和侗族为主,占55.3%,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小学及以下占比为23.8%,初高中学或中专技校占比为27.6%,大专文凭占比为10.6%,本科及以上文凭占比为16.7%),大多数已婚(56.9%),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一般及以上占94.1%。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结果和现实情况作比较,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贵州省总体情况基本相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适宜作研究样本。

研究中主要从自主性、能动性和受动性3 个方面对农民主体性进行分析,问题设计均按照李克特量表方法进行,意愿程度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2.3 农民自主性发挥现状

对农民自主性发挥现状主要从“加入农村合作社意愿”“外出务工意愿”“自主创业意愿”和“易地扶贫搬迁意愿”4 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 所示。

按照李克特量表设计方法,4 种意愿从低到高依次赋值为1、2、3、4、5,最后计算出来4 种意愿的平均值,依次判断其自主性发挥情况。根据表1 数据可以看到,整体上均值接近3.5,介于“一般”和“比较愿意”之间,自主性相对较好。其中,加入农村合作社和进行自主创业的平均值相对略高,分别是3.46 和3.45,说明虽然意愿程度总体差别不大,但农民对加入合作社和创业的意愿相对较强烈,希望能借助合作社平台得到发展或进行自主创业,从而改善家庭生计水平。

表1 农民自主性发挥现状

2.4 农民生活中能动性发挥现状

对农民生活中能动性发挥状况主要从“获得的科普知识的作用”“惠农政策落实的作用”“参加技能培训的作用”“是愿意尽力提高自身能力的程度”4 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表2 所示。

表2 农民能动性发挥现状

依据上述计分方法,对农民能动性进行计量,结果显示,农民能动性差别较大,其中农民对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最高,意愿最强为3.99,远高于其他3 个项目。农民对科普知识获得、惠农政策落实和参加培训的效果评价差别不大,整体偏低,说明农民愿意接受教育或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能力来改善生活,但目前培训的效果不太好,其能动性发挥状况受到限制。

2.5 农民生活中受动性发挥现状

对农民生活中受动性发挥现状分析主要从“对培训的满意程度”“参加农村合作社给家庭带来收益”“外出务工会给家庭带来利益”和“易地扶贫搬迁能给家庭带来利益”4 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 所示。

表3 农民受动性发挥现状

农民受动性发挥程度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外出务工能够为家庭带来的利益最大,因此调查区域的人口外出务工的比例较大,也符合贵州省人口流动的实际情况。

3 农民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针对农民的自主性、能动性、受动性3 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农民自主性和能动性发挥状况一般。另一方面,农民深受受动性的影响,无法摆脱现实困境而获得突破。总体上看来,农民主体性仍然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传承式、经验型的农业生产阻碍农民主体性发挥

我国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采取包干到户的形式进行家庭生产经营,即小农经济时代。小农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活需要,因此生产的经验和传统就会传承下去,形成传承式、经验型的农业生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农民主要靠祖辈和已经积累的经验(甚至有些是不科学的经验)进行生产,农民不会想他们最应该生产什么、应该怎么生产才能获取最大利益,而是进行单一的经验型生产,导致农民主体性无法有效发挥。

3.2 农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

根据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可知,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比23.8%,初高中或中专技校学历的占比27.6%,大专学历的占比10.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16.7%。不仅如此,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科普知识的作用,思想不前卫,还停留在小农水平,由于不愿意参加各种农业技能培训,导致农民在农业种植方面缺乏科技知识支撑。

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缺乏预见性能力,不会主动思考,也不会利用身边各种资源,导致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薄弱,基本上属于被动式的发展,这样一来,导致农民主体性发挥受限。因此,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是阻碍农民主体性发挥的原因之一。

3.3 农村人才和劳动力流失严重

近20 年来,随着全国各大城镇的不断建设和发展,让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农村存在劳动力和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由于农村主要劳动力和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农村只有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这些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劳动能力较弱,甚至部分还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就成为阻碍农民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提升农民主体性的对策和建议

4.1 推进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主体性发挥

产业发展对于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脱贫地区来说极其重要,是决定脱贫地区后续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市场开放,社会对农产品的供给要求已经市场化,并且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这样的小规模生产主要依靠传承上一辈的种植经验,没有技术创新及科学知识的支撑,使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要想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必须发挥其主体性,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加入农村合作组织进行产业化生产,充分发挥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2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确立主体意识

首先,增强农民教育与受教育观念。目前,农村教育与受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许多家长认为读书只是在浪费时间,不如辍学进厂打工,殊不知文化积累是能够厚积薄发的潜在力量,且乡村振兴必须以文化为支撑,才能增强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主体意识。

其次,完善农村教育设施。虽然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设施的投资力度,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整体教育设施落后,对教育发展水平不高。

再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当代农民获取专业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职业技能培训,必须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提升和树立农民自身能力和信心。

4.3 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增强农民主体性发挥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体系普遍存在脱离农业和引导向城市就业的教育意识,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大批量、单方向地流入各大城市,农村就好像是城市人才的“加油站”。虽然近年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但大部分农村学生因就业前景和薪金报酬的影响不愿意回到家乡,从而导致高素质农村人才大量涌向城市,而农村高尖人才则严重短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有意回乡发展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这些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可以为现代化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如果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农村就会需要更多劳动力和人才,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回流,甚至是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就业,从而促进农村发展,进而促进农村思想进步。最重要的是,大量年轻人回村,农村活力人群充盈,可以促进农民主体性发挥,实现农村继脱贫之后的发展致富。

猜你喜欢
能动性自主性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农民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