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技术的作业减负路径

2022-07-08 01:10赵丰平
江苏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能教育技术

【摘 要】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业量过多和不合理的作业设计等问题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势在必行。高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最终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教育技术;作业减负;教学效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2-0044-02

【作者简介】赵丰平,山东省昌乐二中(山东潍坊,262400)校长,高级教师。

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过多的作业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此,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进行作业的改革,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基础上,增加其成效。“双减”背景下,如何正确地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探寻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路径,成为现阶段的迫切任务。

从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教育技术是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能。尤其在作业分层布置方面,教育技术可以为教师评价学生作业情况提供客观、科学的证据,助力教师分层推进学生发展,科学评价学生,从而有效地减少学生课业负担。

一、利用网络资源库,优化作业设计

1.优化作业内容

学校可以在立足本校学情基础上,建立校本资源库,资源库对学校师生全面开放,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资源库丰富作业形式,优化作业内容。同时,学生可以依据平台内的资源,形成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并在线上学习社群内与同学进行交流。

2.创新作业形式

资源库可以给作业以更多的形式支持。除了书本作业外,“双减”后更多的学校开始探索项目化学习、开放性作业、探究类作业的设计,实现在减少机械作业的同时,增加培养学生思维、技能、素养的作业。如在一项以探究中国货币发展脉络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布置的作业既可以是短视频解说,也可以是课件解读,还可以是插画和文字。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以任务为驱动,主动去了解中国的货币发展和历史朝代的变迁,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还拓宽了视野,形成自主探索、创新的能力。

二、利用数据分析,提升作业效果

1.及时反馈,提高作业成效

对作业进行数据采集,有利于作业成效的及时反馈。在不改变纸质答题习惯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作业的反馈率,这是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力点。采用扫描答案采集卡的方式对作业的数据进行采集,采集频率高(按每日、每周或每单元进行常态化作业数据采集),采集速度快,識别率高。作业的数据采集要求不改变原有学生书面作答、教师红笔批阅的习惯。学生填涂采集卡花费时间短(单日不超过2分钟,一周不超过5分钟),教师对采集卡扫描的操作时间也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扫描结束即可完成作业的数据采集。

2.精准分层,实现作业个性化

教师如何根据学生作业精准确定学情,从而根据学情精准提供个性化作业,这需要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在内容分析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单次作业进行分析,包含学生作答情况分析、题目的详细分析等,还要对多次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学生的作业整体情况和趋势。同时,作业数据也要结合考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跟踪发现教学中潜在的问题,这也是通过过程(作业)管理控制结果(考试)的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数据后,教师可以找到分层共性错题和个性错题,并根据分层共性错题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根据个性错题能够精准把握知识缺漏,实现个性化学习。基于作业分析的数据,数据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题目的难度等多种维度设置,自动生成学生的个性化错题,以便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信息平台,完善作业管理

1.作业时间管理

科学的作业时间管理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利用已构建的学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学校把控作业时效,实行“时间双向管理”。一方面,学科教师结合学生学情,“试做”并预估作业完成时间,在平台上标注每道题目的作答时间。学生每次作业都填写起始时间,作业完成后将学生实际完成时间与教师的预估时间进行比对,从时间差中找出学生学习或教师教学中的潜在问题。另一方面,由班主任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学校可以建立以各班班主任为协调人的作业协商机制,各年级、各班级、不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作业数量和时间,班主任进行审核,统筹发布,规范作业布置。

2.作业考核管理

除作业时间管理外,作业的批阅和结果管理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作业效果。教师可以依托教学平台做好定期监测,从作业时段分布统计、作业用时统计、作业整体正确率、作业批阅等多个维度进行大数据采集与计算分析,落实有效监管。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作业公示制度,多渠道发挥监管职责,确保作业管理有章可循。

当然,技术只是辅助手段,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通过科学设计来保障作业质量和应用效果,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效能教育技术
追求效率还需紧扣“要素”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能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