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彭阳县肉牛布鲁氏菌病风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2022-07-08 12:10张国俊
中国动物检疫 2022年7期
关键词:彭阳县布病布鲁氏菌

杨 涛,虎 银,张国俊,张 虎

(1.厦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厦门 361009;2.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彭阳 75650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传染源是患病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传播因子包括:病畜流产及正常分娩物、生殖道分泌物、排泄物,病畜乳、内脏、皮毛,以及布鲁氏菌污染的水、土壤、尘埃等;传播途径包括: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感染,通过子宫胎盘垂直传播。布鲁氏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可在尘土、粪便、水、泥浆、流产胎、土壤、肉及奶制品中长期存活,如在污染土壤、水中可存活1~4 个月,冬季在粪便中可存活约2 个月,但在pH 低于4 的环境下快速死亡,当pH 低于3.5 时则极快死亡[1]。

近年来,各级兽医机构对种公牛和奶牛布病防控极为关注,而对肉牛布病重视程度一般,养殖场户对肉牛布病防控也缺乏认识。随着肉牛养殖的快速发展,全国肉牛布病发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已成为阻碍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和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人兽共患病[1-2]。

2021 年3—5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当地肉牛开展了布病等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状况调查,对采集的肉牛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菌感染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估计,当地肉牛布病个体阳性率为5.0%,场户流行率为11.8%(95%CI=9.6%~14.3%)。本研究于2021 年6 月,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旨在探索彭阳县肉牛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当地肉牛布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西连固原市原州区,东、南、北环临甘肃省庆阳市和平凉市,农业人口约占90%,以肉牛和肉羊养殖为主。彭阳县辖区内共有4 镇8 乡,分别是白阳镇(县政府所在地)、古城镇、红河镇、王洼镇、新集乡、城阳乡、孟塬乡、冯庄乡、交岔乡、罗洼乡和小岔乡,行政村合计156 个。彭阳县对肉牛不实施布病免疫。截至2020 年底,彭阳县共存栏肉牛约10 万头,肉牛养殖场户约1.2 万个,户均存栏牛8~9 头,其中存栏4~8 头的场户数最多,存栏≥20 头的场户数仅占全县肉牛养殖总场户数的4%左右。

1.2 研究设计

采用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肉牛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养殖场户(其养殖的肉牛中至少有1 头被检测为感染抗体阳性),对照组为肉牛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阴性的养殖场户,以近两年肉牛养殖场户是否同时养羊为主要观察的暴露因素。匹配原则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肉牛养殖场户同在一个行政村,和/或具有相似养殖规模,养牛时间差异在±3 年内,按此顺序进行筛选,匹配比例为1:2。经咨询乡村兽医,对照组肉牛养殖场户中同时养羊的比例约为40%,预期羊和肉牛混养养殖场户的肉牛感染布鲁氏菌概率是不养羊肉牛养殖场户的2.5 倍,设检验水准α=0.05(双侧),把握度1-β=0.80,病例与对照之间危险因素的相关程度Phi 系数设为0.2,利用PASS 11 软件计算得到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分别为69和138例。为提高检验效能,在此基础上把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各增加10%。

1.3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购牛渠道和是否从县外买牛等信息;二是自家、邻居家和亲朋好友家的养羊情况,以及近两年母牛和母羊流产情况。但问卷中隐去敏感词汇,以“某病”替代“布病”,防止被调查人员因了解布病而不愿回答或故意隐瞒实际情况。调查采用盲法,即参与现场问卷调查的工作人员(县疫病控制中心业务骨干和乡镇兽医)不知道被调查养殖场户肉牛是否感染布鲁氏菌。

1.4 数据分析

把调查问卷原始信息录入Excel 软件并整理成数字格式,对研究群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连续型变量统计结果用均值±标准差(MX±S)或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M,IQR)描述,分类型变量统计结果用百分比描述,连续型变量为或近似正态分布时,其与布病状况的关联分析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则用U检验,分类型变量与布病状况的关联分析采用OR 值和χ2检验,使用Epi info 软件开展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单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中,P<0.25 的变量被保留进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群基本特征描述

彭阳县前期开展的肉牛布病横断面调查中,共发现了89 个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场户,研究群纳入过程见图1。病例组和对照组基本信息的统计描述见表1。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肉牛存栏量、养牛场所与主要交通公路距离、养牛持续时间、牛舍面积、周围养牛场户数、养殖类型和养牛方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在是否通过经纪人买牛(P=0.002)和是否会让经纪人进牛圈(P=0.003)这两个方面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表1 病例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描述及差异性比较结果

2.2 单因素风险因素分析

筛选出调查问卷中的9 条信息作为暴露因素,采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与肉牛布病的关联性,并估计OR 值和95%CI。表2 为彭阳县肉牛布病与暴露因素关联性分析结果,其中4 个因素与肉牛布病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分别是通过经纪人买牛(OR=5.19,95%CI=1.57~17.18)、让经纪人进牛圈(OR=3.02,95%CI=1.48~6.15)、家/场里养的母羊近两年有流产史(OR=1.92,95%CI=1.01~3.63)和亲朋好友家养羊(OR=2.23,95%CI=1.12~4.46)。

表2 彭阳县肉牛布病与暴露因素关联性分析结果

2.3 多因素风险因素分析

把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25 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由于“d.通过牛经纪人买牛”和“e.会让牛经纪人进牛圈”这两个暴露因素存在关联性,两者的Phi 系数为0.53(P<0.005),因此保留“d.通过牛经纪人买牛”的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发现,近两年肉牛养殖场户同时养羊与不养羊对是否会引起肉牛布病没有统计学差异,而近两年家/场里母羊有流产史可能是风险因素,因此对“g.家/场里养的母羊近两年有流产史”这个暴露因素中的否和不养羊再进行细分,设置成哑变量(多分类变量)后进入回归模型,表3 为最终模型。该模型显示,“d.通过牛经纪人买牛”的场户,其肉牛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增大(OR=5.05,95%CI=1.50~17.01),与不养羊的场户相比,家/场里养羊且近两年母羊有流产史可能增大肉牛感染布鲁氏菌风险(OR=1.86,95%CI=0.92~3.75)。该模型的-2 对数似然值(-2Log likelihood)为152.78,模型ROC 曲线下面积为0.630,可中度区分高低风险场。

表3 彭阳县肉牛布病多因素回归模型

3 讨论

宁夏六盘山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将肉牛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和支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彭阳县是宁夏六盘山肉牛基地的中心,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被列为全县支柱性产业。而伴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快速扩大,近年来肉牛疾病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布病。2021 年初彭阳县开展了当地肉牛常见病调查,结果发现当地肉牛布病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对抽取的913 个养牛场户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后发现,只有47.4%的养殖场户人员知道布病,大部分养殖场户缺少对肉牛布病的防控意识。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肉牛流通环节,专门从事肉牛交易及贩运的人员(牛经纪人)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彭阳县所在的地级市固原市专门从事肉牛交易及贩运者超过5 000 人,初步形成了以六盘山活畜交易市场、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和古城肉牛交易市场为中心,62 个乡镇活畜交易市场为辐射的肉牛交易网络。彭阳县90%以上养牛场户的育肥牛和淘汰母牛靠牛经纪人上门收购,大部分养牛场户也是通过牛经纪人购入肉牛;运输肉牛的车辆以贩运车为主,绝大部分的拉牛车辆没有按规定消毒;经过调查得知,牛经纪人都有进牛圈查看肉牛的行为。这些都给疫病传播带来很大隐患,所以通过牛经纪人买牛的方式与当地肉牛布病存在密切关联。考虑到牛经纪人在当地肉牛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牛经纪人的布病防控意识,比如改变牛经纪人进牛圈的行为,牛经纪人贩卖给当地养殖户的肉牛应附有布病抗体检测证明,每次贩运肉牛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等。

牛通常感染牛种布鲁氏菌,但也能感染羊种布鲁氏菌。羊种布鲁氏菌不仅感染羊和牛,也容易感染人。Médiha 等[3]曾报道养母羊(OR=43.12;95%CI=8.34~222.74)和处理流产母羊(OR=18.51;95%CI=5.18~66.09)是人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因素;赵媛等[4]研究发现,2012—2018 年宁夏人间布病发病率与羊存栏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我国北方地区人间布病病例以感染羊种3 型菌为主。刘志国等[5]研究发现,羊种布鲁氏菌在牛、羊和野生动物中循环传播,最终感染人群,是内蒙古地区羊种布鲁氏菌的潜在传播模式之一;Anka 等[6]研究发现,养羊是马来西亚牛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因素(OR=8.9;95%CI=1.10~71.83)。彭阳县近几年来羊群布病时有发生,当地养殖户牛羊混养的情况也不少。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肉牛养殖场户同时养羊不会增加肉牛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但如果近两年家/场里养的母羊有流产史,则可能会增加家/场里肉牛的感染风险。但把该因素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其与肉牛布病的关联还没有达到P<0.05 的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到的家/场里母羊近两年有流产史的场户数量较少,因此需要增加样本量进一步开展调查,还可以把采集到的肉牛流产物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和菌株分型。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探索可能病因的重要方法。它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对照组(更广泛来说是阳性组/阴性组),比较发病/阳性事件发生前接触暴露因素的状况,通过比较暴露水平的差异性,初步分析暴露因素与阳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病例对照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由于存在着回忆偏倚,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干扰因素影响,因此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阳性事件的关系只是探索性的,其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通过前瞻性研究(如队列研究)予以确认。

4 结论

本研究基于彭阳县2021 年3—5 月开展的肉牛布病横断面调查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索肉牛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因素,发现通过牛经纪人买牛与当地肉牛布病存在密切关联。建议提高牛经纪人的布病防控意识,进一步调查当地羊群的布病流行状况,并进行布鲁氏菌分型鉴定。本研究探明了彭阳县肉牛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当地肉牛布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彭阳县布病布鲁氏菌
贵州省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与分析
简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彭阳县农业综合开发新集乡海子塬节水灌溉示范园区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彭阳县玉米集水补灌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