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巨细胞病毒感染专述

2022-07-08 12:10房琳琳董雅琴
中国动物检疫 2022年7期
关键词:猪群流行病学阳性率

房琳琳,董雅琴,魏 荣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近期,全球首例接受猪心脏移植的男子去世。因在其移植的猪心脏中检出猪巨细胞病毒(porcine cytomegalovirus,PCMV)DNA,该病毒引起了研究人员关注。PCMV 可引起仔猪包涵体鼻炎以及母猪繁殖障碍。1955 年,Done[1]在英格兰首次发现并报道PCMV 引起的疾病。我国在20 世纪90年代已有PCMV 感染的报道[2]。PCMV 呈全球分布,能够引起感染仔猪死亡,侵害成年猪免疫系统,降低其免疫力,从而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PCMV多呈隐性感染,成年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因而研究人员对该病毒关注度不高,其对养猪业的危害尚不清晰。本文围绕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PCMV 感染的阐述,以引起人们对PCMV 的重视,进而降低国内养殖猪群感染风险以及随进口种猪和生物制品传入的风险。

1 病原学

PCMV 属于疱疹病毒科β 疱疹病毒亚科,为线性双股DNA 病毒,其基因组包含128 367 个核苷酸、79 个开放阅读框(ORF),能够编码具有独特序列但功能未知的特定蛋白质[3]。研究[4]表明,PCMV 是继猪伪狂犬病毒之后发现的第二个猪疱疹病毒,其同源性比人巨细胞病毒更接近于人疱疹病毒6 型和7 型。PCMV 直径为150~200 nm,核心电子紧密,外围是正二十面体的核衣壳蛋白[5];病毒最外层为嚢膜,嚢膜通常为单层,也有双层;嚢膜与衣壳之间存在1 个由致密电子构成的半透明带[6]。

PCMV 对乙醚及氯仿等有机溶剂较为敏感。在0 ℃以下时病毒易保持感染活性;患病仔猪黏膜-30 ℃条件下,病毒感染力可维持5 个月以上;病毒液-60 ℃条件下能够保持感染活性2 年以上;而37 ℃ 24 h 或56 ℃ 30 min,病毒即可失活。PCMV 体外培养较困难。Watt 等[7]发现,只有仔猪的肺泡巨噬细胞(PAM)对PCMV 高度敏感,感染后3~14 d 可见巨细胞形成并出现嗜碱性细胞核内包涵体。

2 流行病学

PCMV 分布相当广泛,北美[8-9]、欧洲[10-11]地区以及亚洲的日本[12]先后报道了PCMV 感染。在感染的猪群中,98%以上的猪血清呈阳性[13-14],在欧洲、北美地区以及日本的猪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大于90%[15],其中仔猪抗体阳性率最高[16];不同饲养条件下,散养猪PCMV 感染率最高[17]。研究[18]表明,我国猪群PCMV 感染抗体阳性率为84.28%,且日龄越大猪群的感染抗体阳性率越高。PCMV 主要在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增殖,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并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并发和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17]。研究[19]表明,PCMV 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 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存在混合感染。PCMV 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仅感染猪,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引起临床发病的很少见。PCMV 最易通过上呼吸道水平传播,仔猪主要通过与母猪接触而感染,1 月龄左右的猪多为经鼻感染。PCMV 可经鼻、眼分泌物以及子宫颈黏液排出体外[20],也可经飞沫和吮乳途径传播,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21]。公猪的睾丸、附睾和精液中也能分离出PCMV,因而该病毒可通过交配传染[22]。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PCMV 为条件性致病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10~20 d。在无继发感染的前提下,成年猪通常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新生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50%;5~10 日龄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眼睑水肿、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继而出现增重缓慢,粪便呈黄白色糊状;少数仔猪会出现鼻甲骨萎缩、扭曲,鼻腔弯曲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3];母猪感染后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尿液发黄以及神经失调[24];怀孕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未流产母猪所产仔猪也会大量死亡;存活仔猪发育不良,增重缓慢;公猪一般为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能从其睾丸、附睾以及精液中分离出病毒。

死亡猪皮下渗出水肿液,喉头、肺、胸腔及跗关节皮下部位水肿,淋巴结肿大、坏死;肺部出现水肿、充血和肉质化病变,间质明显增宽,气管内有脓性分泌物;脾脏出现标志性的裂口病变,卷曲变形;肝脏肿大、梗死,有坏死灶;心肌无力,呈单侧心衰;胃部出现严重的卡他性炎症;肠道变薄并有出血点;肾脏有不规则弥漫性出血,肾盂水肿、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PCMV 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与猪瘟病毒(CSFV)、PRRSV、猪细小病毒(PPV)和PRV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要确诊本病,不仅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还应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实验室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4.1 病毒分离鉴定

目前,病毒分离鉴定仍为诊断PCMV 感染的最佳方法[25]。采集疑似感染PCMV 的病猪鼻腔、喉头等拭子以及鼻腔分泌物、肺、淋巴结等病料,接种PAM 或输卵管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26]。接种病料后培养7~14 d,观察细胞病变,可见巨细胞形成并出现核内包涵体(图1)。既可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细胞核内包涵体和细胞浆内的病毒抗原(图2),也可用已知标准毒株的免疫血清和细胞培养物进行中和试验予以鉴定。通过电镜检查,如果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发现典型的、结晶状排列的、带囊膜的病毒粒子,就可以确诊该病[28]。

4.2 血清学诊断

PCMV 感染能够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Assaf 等[29]和Tajima 等[30]以全病毒为抗原,分别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采集猪血清样品做IFA 测定,将感染病毒的PAM 或成纤维细胞固定,然后进行IFA 染色检查,这些试验的灵敏性比中和试验至少高8 倍。Liu 等[31]建立了针对PCMV gB 蛋白的间接ELISA 方法,用于开发新的PCMV 抗体检测ELISA 试剂盒,有助于常规检测PCMV。Plotzki 等[32]分别使用对应于PCMV gB 的N 端和C 端的两个重组蛋白,建立了新的Western blot 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发现PCMV 广泛存在于猪群中;尽管该方法耗时,但与ELISA 方法相比,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别识蛋白的分子量。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采集具有临床症状的疑似病猪肺和鼻黏膜组织,提取DNA 并进行PCR 扩增,是检测PCMV的常规方法。Hamel 等[33]首次运用PCR 技术,对具有临床症状的病猪,采集肺和鼻黏膜刮取物,进行PCMV 检测,结果发现猪群中PCMV 感染率为59%。Liu 等[34]通过巢式PCR 分析了2010—2012年四川省猪巨细胞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发现四川省PCMV 的感染率高达84.4%。De Maio 等[35]运用巢式PCR 分析阿根廷东北部的野猪PCMV 感染情况,发现PCMV 的阳性率为56%。实时荧光PCR 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灵敏度[16]。Morozov 等[36]通过巢式PCR 和实时荧光PCR 检测PCMV,发现使用口腔拭子对仔猪进行早期检测可能是检测PCMV 最有效的策略,同时证明了与单重实时荧光PCR 相比,双重实时PCR 的灵敏度较低。

5 防治措施

目前,对PCMV 感染尚无疫苗预防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控制PCMV 感染的发生和传播[37],坚持自繁自养,以防引进新的传染源或带毒猪。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抗病毒药物,抑制体内病毒粒子的增殖。PCMV 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引起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此外猪群感染PCMV 后更易暴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猪群一旦发现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应立即进行针对性治疗。

6 结语

PCMV 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感染后导致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会造成机体免疫抑制从而引起继发和混合感染。目前已有成熟的实验室技术用于PCMV 检测,一旦发现感染,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平时也应注意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PCMV在临床上不引起显著症状,因而未得到人们的充分关注;我国猪群中的PCMV 流行本底尚不明晰,需要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目前,未有研究证实PCMV 能够突破种间屏障感染人。全球首例猪心移植患者死亡后,虽然在其移植的猪心中检出PCMV 的DNA,但患者死亡是否与PCMV有关,PCMV 是否具有公共卫生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猪群流行病学阳性率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