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视角下老旧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
——以衡阳市罗家井社区为例

2022-07-09 07:50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冯伟尧方圆
区域治理 2022年27期
关键词:罗家马斯洛归属感

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 冯伟尧,方圆

一、引言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进程同日渐完善的修建制度之间矛盾逐渐激化,城市内些有些建筑因修建年代较为久远而无法满足时代的使用需求。而这一现象又会被人们日趋醒悟的精神环境需求放大。

老旧小区就属于此类情况。归因于发展趋势、社会需求、自我物质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原有居住小区的环境不能满足中年人、青年人的日常使用。这导致多数活力人群外出务工抑或迁出,社区整体活力降低。显然,此类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人口比例失调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社区失去原有活力,基础设备的修缮被忽视,人口持续迁出,形成恶性循环。

在基础层面,修缮基础设施,对建筑进行加固维护;政策层面,加大优惠力度,吸引人才回归,增加社区可持续发展活力[2]。在国内,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改造政策规范,放弃大拆大改的策略而转向有机微更新的手段对老旧小区的环境质量进行改善[3]。但我国对于社区可持续发展活力却少有探索,本文将从使用者需求的视角提出探索设想。

二、马斯洛理论的介入与分析

(一)理论介绍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在其著作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4]。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被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分类,即初级需求、中级需求、高级需求。当人的某一层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新的需求并转向更高层级的需求,以此达到内心满足,群体亦如此。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心理需求规律。

(二)研究思路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出的规律,本文采取样本筛查、实地采访、实地考察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并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对需求进行定性分类,从而判断该研究对象所处于的需求层级,运用在本文后期的改造措施阶段。

(三)马斯洛理论在老旧小区中的运用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为老旧小区,即:建设时间较早且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内部存在与设计相关的隐患问题。除此之外,该类小区还有一个通性:使用人群比例严重失调,老龄化问题严重。

马斯洛理论在低级需求即,生理需求中,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而大量调研得出结论,老旧小区在此方面已经完全得到满足,故本研究中不予以过度考虑。

转向中级需求,主要分为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关于安全需求层面,在物质上具体体现为:出入控制不够完善,社区围护措施较为模糊。在精神上具体体现为:基础设施的不稳带来上层精神支柱的动摇。小区内部住户会因为基础物质条件达不到自己的需求而选择搬迁,此类情况比后建小区内部的情况更为频繁,规模更大。至此,小区内部的居住人员不断变更,由此带来安全层面的不稳定。

在社交需求层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表现为社区对居民的归属感、吸引力。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老旧社区的归属感与吸引力较弱,归因为青年人多数外出频繁,剩余社区人员主要为老年人群体,在本质上,社区早已成为“空心村”。在极度匮乏归属感的情况下,改善居住环境、吸引外来人员来此居住已经成为其今后改造方向上亟须注意的问题。

在高级需求层面,即: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此类需求主要是在满足底层基础需求的情况下再向上拔高,实现更高的目标。但综合调研成果来看,老旧小区暂无达到此情况的例子,故本文中不予重点考虑。

综上讨论得出,需求层次理论在社区中的体现并非逐级递增,而是相互交叉影响的[4],以一个社区单元为总体来看,社区的发展是符合此规律的。社区中的居民与社区环境相互影响并决定着社区需求层次,要想改善其根本,必须从社区的各方面综合权衡考虑。

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以衡阳市罗家井社区为例

(一)社区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研究,本文选取衡阳市罗家井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予以详细研究。罗家井社区是一个大型开敞小区,社区附近有菜市场、药店。临近城市内两条主要交通干道。该社区修建时间较早,基础生活设施基本齐全。社区内部有一废弃场地,原作为修车厂,附近社区曾多为修车厂工人,社区的发展也因此由来。(见图1)

(二)低级层次需求分析

罗家井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在低级需求层次方面,如:衣、食、住、行等基本处于完善状态。周边居民的生活均已达到基本物质生活的条件。小区附近十分钟步行范围内存在商场、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且此处临近城市交通干道,周边设有公交站点以及网约车上车点,交通便利。综上,从低级需求层级的维度对此小区范围进行分析,基本判断该小区已经满足需求。

图2 场地活动环境

(三)中级层次需求分析

前文已经提及,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级层次需求分为: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见图3)

图3 人群组成

1.安全需求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罗家井社区的大多数小区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小区虽有门卫控制出入,社区有围墙等围护措施,但从总体来说,部分小区因修建年代久远,存在个例小区并未设置门卫室,或围墙区域年久失修导致的破损,以至于安全围护措施失去其安全的作用。由现场调研图片可知:该小区居民在此方面并未达到要求。周边地面条件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甚至会影响日常的正常行走。且破损的地面会给人以破败荒凉感,影响人们对于此区域的认同感。除此之外,场地内部的部分活动场地设置在道路周边,无围栏或其他围护结构进行限定,这使得场地内部安全系数变低,无法保证活动人群的安全。

调研发现:现场存在互动行为,主要表现为交谈、娱乐等方式。但发生上述行为的场地大多为社区内商铺前、废弃空地甚至是小区内部道路人行道上。(见图4)这些场的安全系数较低。由于其随机性与不确定性,所以它的发生地点、发生人员也是不固定的。这也就导致了上述的问题不可能避免,只能够通过引导去限制,从而减少危险发生。

图4 废弃空地照片

除此之外,调研发现,小区内部居住人员大多是老年人,这些不安全因素无疑会成为小区成员在日常使用中的不便因素。

2.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的本质是社区场地对于所住及周边人群的吸引力及归属感。不断积累的物质压力使得残破的现实无法满足住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有住户流出。归根结底,要想增加社区的社交需求,为社区活力注入源泉能量从而达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根源出发,增加社区的吸引力与归属感。

(四)高级层次需求分析

高级层次需求引申为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分别表现为适老化、儿童友好型社区设计,有公众参与的场地或实现场地价值的具象维度表现。从实际情况来看,此小区在中级需求层次尚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考虑高级层级的需求属于无稽之谈。

(五)总结

综上,可以判断,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所处的需求层次主要为安全需求,而在此层级上的社交需求还属于萌芽阶段。至此,根据本文上述提及针对安全层面的解决措施之外,可将研究视角放大,以此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进程。故本文在解决措施阶段,更多针对社交需求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手段。

四、解决措施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当人的某一需求层次未得到满足时,其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人的影响较小。相对的,当较低层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转向更高层级的需求,会出现新的高级别的需求层次对人产生更大的影响[5]。

结合分析情况,本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即:利用小区内部废弃空地作为空间资本,拟置入相关新业态带动周边居民的参与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形成稳定产业结构达到安居乐业的情形,进而吸引人群前来扎根聚居,以此提高场所归属感与地方认同感。地方认同即人们对于场所的情感与符号的象征,通过在场地内实现自我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而满足自我的“恋地情节”[6]。

社区内有一废弃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原为修车厂(现已废弃),现拟将其纳入社区更新的范围,在内部引入了新业态。将场地结合周边,在场地内置入几个综合性模块,将场地划分为产业空间、公共空间、办公空间、居住空间、自然空间。将原本废弃场地转化为一个集办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空间,服务社区内部的住户。(见图5)

图5 场地构想图

该场地内还设置有创业者工作室、对外展览馆、交流阅读馆等公共开放的对外空间,以此作为吸引外来人员来此就业的亮点,增加场地内部的就业活力与人群活力。

该方式可行性有三,首先是社区的存在为该综合体提供了场地支持,废弃的修车场地成为置入新业态的充分条件。其次,社区的下岗工人获得再次就业的机会,新业态与原就业领域相关,保证了他们再就业的可行性。最后,新业态的置入导致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引进,这使得社区的经济条件得到增强,社区修复与有机更新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

五、结语

社区是公民个体繁衍生息的环境与平台社区的兴与衰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时期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缩影。本研究将“乐业才能安居,安居才会乐业”的理念贯穿于社区复兴的探索实践中,对打破个体与社会的边界堡垒,并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纽带作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同时也为老旧小区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思考方向。

猜你喜欢
罗家马斯洛归属感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罗家悦:用心唱歌的傲雪红梅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小蜗牛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罗家权:致富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