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日本对长芦盐的统制与掠夺

2022-07-11 07:43张利民刘凤华
盐业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原盐满铁盐田

张利民 刘凤华

中国华北沿海地区盛产海盐,以天津为主的长芦盐区自清代以来就是全国生产海盐最多的产区。清初,长芦盐的产量占全国的12%,到了近代后,其产量和销量多数年份居全国的前三位。1912年,长芦盐年产356.8万担,占全国总产量的10.8%;1921年,其产量增加到863万担,占全国总产量的18.4%。长芦盐税,明代为每年18万两白银,居全国第二位,1914年为1284.2万元,占全国的18.7%,以后一直在15%上下,一度因军阀混战跌到10%以下,到1935和1936年分别占全国的19.8%和13.6%①根据丁长清主编《民国盐务史稿》附表1、2、3的统计编撰而成,参见:丁长清.民国盐务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36年,长芦盐区税收占华北地区盐税的65%,山东盐区占华北地区盐税的23%,而华北盐税为4597.3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2.6%。由此可见,长芦盐在全国的盐业生产、销售和税收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表1 1938—1942 年华北盐业公司的长芦盐田统计表 单位:町步

盐是化学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原料。日本盐产量有限,20世纪30年代前每年从北非、北美及地中海各国进口原盐50万吨至70万吨。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日本急需寻求新的进口盐资源。长芦盐产地邻近日本,海运便利,价格低廉,日本自清末就企图进口中国海盐。但是,中国历代政府视盐为主要税收来源之一,实行专卖制度,不得随意产销,更禁止出口。1914年日军强占青岛后,每年强行向日本出口山东原盐,最多为17.5万吨,最少为5万吨②丁长清.民国盐务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93.。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的化学和纺织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迅速发展,急需进口原盐。于是,日本和日伪政府将增加长芦盐的生产和输日作为对华北经济统治的主要目标之一。从1936年开始,日本满铁和军队等就进行实地调查和制定计划,并采取建立公司和提高生产能力等各种手段,将更多的原盐输出到日本。全面抗战后,日伪军政当局对华北沦陷区的经济实行垄断性统制,通过制定计划、设立机构、扩大面积等方法增加长芦盐产量和输日量。日本侵略者按照既定的方针政策实施一元化统治,无不体现其对战争资源的疯狂掠夺。

一、日本掠夺长芦盐的计划

日本为了促进长芦盐的增产和输日,曾多次制定计划。七七事变前,满铁一方面对长芦盐田进行调查,并统计和论证长芦盐增产和输日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制定了所谓的开发盐业的计划。1937年1月,满铁产业部拟定了《华北盐业开发要纲》,计划通过投资和贷款方式改良既有盐田,使年产量由35万吨增加到60万吨,并努力开发新盐田,新旧盐田达到75万吨的年产能力①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1.。七七事变后,满铁的兴中公司和经济调查会又多次制定了长芦盐的增产计划。1937年8月,满铁经济调查会对华北各种资源产量的推定中,将原盐生产从35万吨增加到1941年的100万吨②满铁调查部.中国立案调查书类:2编:1卷:2:中国经济开发方策及调查资料[Z].1937:121.;而9月由兴中公司制定的计划增加了旧盐田的改良,将产量从1941年的100万吨,增加到128.8万吨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42-43;芮和林.日本侵华时期的长芦盐区[J].盐业史研究,1993(1):38.。1938年4月满铁又推出《华北盐业开发计划案要纲》,建议“抑制远海盐的输入”,用中国盐“确立日本化学工业的基础”,要废除原来对长芦盐生产的限制,恢复和改良旧盐田、开发新盐田。为了使更多的长芦盐输日,“实行部分销售统制”,要达到1946年输日110万吨的目的,满铁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中国盐政的一个步骤”④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2-233.。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特务部制定的华北开发第一次五年计划中,长芦盐的产量1939年定为64.5万吨,1941年为109.9万吨,1942年为143.44万吨,到1943年华北产盐要达到250万吨,加上纯碱和烧碱的增产,要投资3600万元。长芦盐对日供应的目标是:1940年45万吨、1941年60万吨、1942年75万吨、1943年90万吨、1944年为100万吨⑤郑伯彬.抗战期间日人在华北的产业开发计划[Z].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1947:24,30,48.。日本华北开发会社设立后,制定了《华北盐业开发纲要》,将1941年的年产量定为110万吨。以后,日本统制机构根据侵华战争变化和盐业生产状况又多次修改计划,如兴亚院华北联络部1940年9月制定的《华北产业开发第二次五年计划》(试行案)中,因为1939年的大水灾,将1941年的产量定为89万吨,到1944年增加到167万吨(包括长芦盐和山东盐);同期向日本输出分别为60万吨和110万吨⑥中村隆英.战时日本の华北经济支配[M].东京:山川出版社,1983:264.。一年后华北联络部公布的第二次五年计划中,又将年产量提高,即1941年为133.8万吨,到1946年的年产量竟要达到253万吨,其中长芦盐为150万吨⑦郑伯彬.抗战期间日人在华北的产业开发计划[Z].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1947:12;张利民,刘凤华.抗战时期日本对天津的经济统制与掠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39-241.。这些计划的制定和修改,充分反映了日本在不断加快掠夺长芦盐的野心。

二、日本控制长芦盐生产的机构与措施

日本对华北战争资源的掠夺主要是促进“二黑二白”(煤、铁、棉花、盐)的生产与输日,为此日本将这些产业以及铁路等确定为统制性产业。因此,长芦盐的生产、运销和输日等始终被经济统制机构所垄断。

(一)强化长芦盐业的机构管理

满铁的兴中公司是急先锋,从1935年到1939年被华北盐业公司接管前,一直把持长芦盐的生产与输出。1935年8月,兴中公司设立后就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同意长芦盐输日,并与冀察政委会、冀东伪政权签订了1936年和1937年向日本输出长芦盐21.5万吨的合同,从而突破了中国政府禁止食盐出口的政策。1936年6月29日,日本陆海外藏四省及对满事务局官厅共同决定,由兴中公司经办长芦盐出口日本事宜。兴中公司原计划设立专门的公司,但日本政府认为,“长芦盐的对日出口工作,应在天津总领事馆及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的斡旋之下,由长芦盐务机关直接执行”,兴中公司是代替日本国内的厂商办理进口事务。但是,满铁不满于此,1937年1月满铁产业部拟定了《华北盐业开发要纲》,建议通过改良既有盐田,开发新盐田,达到迅速增产的目的,并使之“全部输出日本”①转引自: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1.。1937年4月,兴中公司设置了盐业部,开始将业务从原来的原盐出口,扩大到开发新盐田、改良既有盐田等方面。在短短两年内,兴中公司促进长芦盐生产和出口的行为,得到日本军政当局的赞许②华北盐业公司移交调查书(1945年10月)[G]//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38.。

七七事变后,伪长芦盐务管理局发布声明:“本局及所属盐务机关,业归日本驻屯军接收管理,各场盐务仍照旧办理。”③任哮岗.长芦盐务档案一束[J].档案天地,1999(1):7.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基本上沿袭了原来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在财务总署下设立长芦、山东、青岛、山西、河南等盐务管理局,其下设立办事处、场公署、场务所和分卡,管理各场区的产销业务。各级机构的要职均由日本人出任,如曾在我国盐务稽核机关长期任职的郑梅雄担任伪长芦盐务管理局副局长,各局下属之业务科均设一名日籍副科长,各盐场由日本人任副场长,实际操纵了盐业的生产和运销④丁长清,唐仁粵.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74.。另外,长芦盐务管理局取消了税警局,在各局内设警务科,所有税警队一律改成盐警大队,负责稽查私盐并保证食盐的生产和运输⑤李鹏图,刘序东,李邺亭.长芦盐务五十年回顾[G]//中国政协文史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5卷:第44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76:135.。

日伪当局规定,统制性产业实行一业一社的管理方式,因此要设立垄断性的盐业公司。最初,满铁的兴中公司主持盐业生产,该公司在汉沽、塘沽、大沽设立了盐田事务所,后又在乐亭县城设立大清河盐田事务所,筹建大清河盐场,均由日本人担任所长⑥芮和林.日本侵华时期的长芦盐区[J].盐业史研究,1993(1):38.。1938年11月,华北开发会社成立,遂策划建立华北盐业公司,以实现对华北开发会社的直接领导。华北开发会社在《华北盐业开发纲要草案》中提出,剥离兴中公司经营的盐业,由专门的公司接管⑦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10.。1939年8月20日,华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为中国普通法人,总公司设在天津,资本总额为2500万元,第一次实付资本1000万元,由华北开发会社出资3/4,临时政府出资1/4,以后变为中日出资各半。兴中公司将在盐业的全部资产,以580.2万余元的价格转让给华北盐业公司⑧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135.,其在盐业方面的所有业务均由华北盐业公司接管,其中土地达983,073亩⑨王立敏.日本对中国长芦盐业掠夺研究:以华北盐业公司例(1939—1945年)[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华北盐业公司作为垄断性公司,负责长芦盐的生产、加工、再制和销售,对盐田经营的投资和融资,对日本的输出,以及碱类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等。公司设置了总务部、营业部、调查部、盐产部、工厂部,沿袭了兴中公司的机构设置;在盐场设立了汉沽、塘沽、大沽和大清河盐田事务所;在汉沽、塘沽、大沽设立工厂;设置了盐业实验所(北塘)、输送事务所(塘沽)、京城事务所;接管了久大精盐公司和永利化学公司⑩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32.。根据一业一社的宗旨,日本还专门设立了山东盐业公司,主管山东盐业与化工、医药产品的融资、收购与销售等①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183.。

华北盐业公司作为专门管理长芦盐和盐化工产品的垄断性机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940年华北盐业公司收买了中日合资的渤海盐业公司,1943年收买了米铠的裕民滩业公店及所属的盐田,并投资新建盐田,增加电力抽水和生产再制盐等设备,以融资的方式恢复原有盐田,不断扩大长芦盐生产、加工、销售,尤其是对日输出。华北盐业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在资金上支持长芦盐的生产。据1945年华北开发会社北平分社的移交清册记载,仅华北开发会社北平分社就投资华北盐业公司127,420.5万元,其中直接投资1875 万元、长期借款5160 万元、短期融资120,385.5万元②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148.。

(二)恢复、改良和新建盐田

中国政府历来对盐业采取限制生产的政策,以维持各产区产销的平衡和价格,从事生产的盐田仅为原盐总面积的70%左右。满铁兴中公司主持长芦盐输日之后,为了增加长芦盐的出口,极力恢复原有盐田,并新开盐田。兴中公司建立伊始,就采用各种手段恢复原有盐田,如1937年3月出资20万元,恢复了汉沽停晒的1890町步③1町步约合9918平方米,约合14.85亩。参见:解学诗.满铁档案资料汇编:11:满铁与华北开发会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53.盐田。天津沦陷后,在兴中公司指挥下,伪长芦盐务局“首先撤销了蒋政府时代对生产的限制令,为盐田经营者提供贷款,复活荒废的盐田,改良原有盐田,并开辟新盐田”④东亚新报天津支社.华北建设年史[Z].1944:309.。1937年8月,兴中公司与伪长芦盐务局签订了《增产长芦盐借贷资金契约》,给伪长芦盐务局提供为期一年的100万元贷款,年利9分,以盐税收入为担保,目的是“对原有盐田进行改良、新开盐田和进行其他盐的增产改良时,经双方协商后采取必要的措施”⑤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2.。1938年开始,兴中公司取消了春季晒盐的限制,实施秋季晒盐。从此,原有盐田没有了休晒和只在春季生产的限制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25.。华北盐业公司的融资方式主要是为开滩公店、滩业公会、滩户等提供短期贷款,以预付款的方式收购其生产的全部原盐和盐卤来偿还贷款,实际上是通过强行借贷恢复原有盐田,并控制了盐业的生产和收购。据统计,华北盐业公司累计给予汉沽、塘沽、新河和邓沽的公店、公会和滩户贷款达到6115.6万余元⑦华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业务报告(1945年10月)[G]//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60.。该公司通过这样的手段,从1938年至1942年累计恢复原有盐田6,768町步⑧华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业务报告(1945年10月)[G]//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42.,其中芦台的汉沽盐场分两期共恢复1607.3町步,丰财盐场(含塘沽、新河、邓沽盐场)分两期共恢复约4685.13町步⑨王立敏.日本对中国长芦盐业掠夺研究:以华北盐业公司例(1939—1945年)[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14-15.。

改良盐田与恢复原有盐田是同步进行的。最初是以恢复原有盐田为主,1938年以后的盐业“开发”计划强调通过改造既有盐田,提高单位产量,要求每町步的年产量由不足40吨提高到65吨①兴中公司.华北盐业开发计划纲要案(1937年12月)[M]//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2-23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8月31日日本兴亚院炮制的《中国经济建设基本方策》,把中国定为“具有丰富的劳动资源、地下资源和农业资源的供给国”,要确保当地民众生活必需物资的自给,其中对华北盐业的方针是要通过改良盐田达到增产,并在当地培养以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②大東亜戦争中ノ帝国ノ対中国経済政策関係雑件[A].档案号:E0005-2.(日本外交史料馆藏).。于是,兴中公司和华北盐业公司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并制定奖励制度,鼓励盐工增产,企图最大限度地增加单位年产量。例如,新建变电室和扬水站,增加水泵数量,修建盐田的导排水门和水闸、暗渠和运盐沟③长芦盐务局蛏头沽盐田建设工事导排水门设计图[A].档案号:J0138-1-000018.(天津市档案馆藏);长芦盐务局大清河盐田第一二期间运盐沟连络平面图[A].档案号:J0138-1-000026.(天津市档案馆藏).,修建北塘贮盐场以及大沽和北塘原盐出口码头等④长芦盐务局北塘贮盐场见取图(1939年1月)[A].档案号:J0138-1-000009.(天津市档案馆藏);长芦盐务局大沽码头工程图(1939年1月)[A].档案号:J0138-1-000023.(天津市档案馆藏).。另外,华北盐业公司还制定了增产奖励制度,按照增产原盐数量多寡对滩户和盐夫给予奖金⑤王立敏.日本对中国长芦盐业掠夺研究:以华北盐业公司例(1939—1945年)[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16.。

新建盐田是日本掠夺长芦盐的最主要方式。兴中公司从1937年初就有详细的所谓“开发”计划,要在5年内新辟盐田7,500町步,年产盐45万吨,并在大清河附近购买土地开辟新盐田。日本占领天津初期,兴中公司计划在海河南岸、汉沽、大清河等地新开盐田14,000町步,约合23.2万亩,预计年产量达到91万吨。不久,兴中公司盐业事务所缩减了新开盐田的计划,改为8年内分两期在海河南岸和汉沽新建盐田12,000町步。华北盐业公司成立后,认为日本实行“近海盐为中心政策后”,“尚以新设盐田之筑造为紧急需要”,开始在大沽、汉沽和大清河加紧建设新盐田⑥华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之设立与发展概要报告(1945年10月)[G]//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39.。

新建盐田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的。1938年3月前,兴中公司就在大清河、大沽等地购买滩地开发新盐田,华北盐业公司接管了这些正在新建的盐田,并强行征地开辟新的盐田。他们招募长期和临时雇工,按照规划新建盐田,并从事生产。1941年,华北盐业公司曾一次性招工23,000人。华北盐业公司1945年声称,“所要之直接劳动力实为之百万人之多”,这些盐工多来自山东各地,也有部分来自周边的天津县、沧县、宁河、丰润、滦县,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临时性工人。据统计,在1937年前临时雇佣的劳力不过7,000人,到1945年前达到35,000人之多⑦华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之设立与发展概要报告(1945年10月)[G]//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39.。为了便于生产、运输和管理,新建的盐田有扬水站等设施,导排水门划一,还修整了导流和运盐沟渠、蒸发池和结晶池⑧长芦盐务局汉沽盐田蒸发池及结晶池内构造计划平面图(1939年1月)[A].档案号:J0138-1-000028.(天津市档案馆藏).,改进了运盐的舢板⑨长芦盐务局大清河盐田运盐用舢板设计图(1939年1月)[A].档案号:J0138-1-000035.(天津市档案馆藏).等。如新建的大沽盐田是半集中式结构,分为5个滩区,整齐、对称,依次排列有盐坨、结晶池、调节池、蒸发池,滩池边有多个水门,有柴油发电机和电动机带动的多台套水泵⑩王立敏.日本对中国长芦盐业掠夺研究:以华北盐业公司例(1939—1945年)[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14-15.。华北盐业公司到1941年累计开辟盐田16,059町步。1942年以后,日本侵略战争不断扩大,没有资金和能力新建盐田,日本便开始了强制性的掠夺。

经过恢复原有盐田、改良盐田和新建盐田等措施,长芦盐区各盐场的盐田面积迅速增加。抗战前长芦盐区有盐田9,752町步,到1942年,增加了恢复的旧有盐田6,768町步和华北盐业公司在大沽、汉沽和大清河等地新建盐田16,059町步,总计盐田约为32,579町步,是原来盐田面积的3倍有余(表1)。1942年前华北盐业公司所有的新建盐田占全部盐田的49.29%。自1943年起,该公司接管了新河盐场裕民滩业公店的2160町步旧有盐田,共有盐田18,219町步,占全部盐田的55.92%,其它的是滩业公会、开滩公店、滩户的既有盐田和恢复盐田。各个盐场原有常用工人2.4万人,1945年增加到12万人,临时工原有7,000人,增加到3.5万人,大约增加了4倍①华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之设立与发展概要报告(1945年10月)[G]//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39.。

为了保证原盐的生产和运输,1937年兴中公司就出资给汉沽的滩业公店配置输盐用的皮带传送机,以加快原盐的出场,并在盐警训练所开办多期培训警官与警士的训练班,强化对生产和运输的管理,伪长芦盐务局还向省署申请拨派汽船以巡护盐的运输②河北省署为准长芦盐务局函请拨派汽船巡护运输请查照(1939年6月)[A].档案号:J0001-3-000899.(天津市档案馆藏).。长芦盐泥土多,成色不良,影响工业用盐和在华日伪军食用,日本兴中公司和华北盐业公司因此新建了洗涤厂。1938年,兴中公司在汉沽以华人名义建设精盐洗涤厂,配备粉碎洗涤设备生产再制盐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39.。1940年,在汉沽的洗涤盐厂建成,日洗涤能力为400吨,年产再制盐10万吨。但是,每年的实际产量未能如愿,1942年仅生产15,763吨,1943年产80,452吨,1944年下降到37,954.5吨,到1945年累计生产量不过13,406.5万吨④华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引继调书[G]//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48-550.。1939年1月,华北开发会社计划在大沽和汉沽建立粉碎洗涤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再制盐57万吨,但因资金和设备等原因搁浅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41,10,24-25.。

三、长芦盐的年产量和输日量

在日伪当局的统制下,由于盐田面积增加和春秋两季生产,长芦盐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七七事变前,长芦盐的年产量一般在600万担以上,1936年达到837.6万担。1938年因海潮冲毁盐田,产量有所下降,1939年增加到1186.7万担,1941年为1586.1万担,1943年达到最高峰为2345.7万担①丁长清.民国盐务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13,301.。另据华北盐业公司1945年的统计,1939年长芦盐的总产量为59.5万吨,1941年产盐79.9万吨,1943年高达121.2万吨,1938—1945年该公司产盐632.6万吨。

表2 1938—1945 年长芦盐总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

从各类盐田的产量可以看出,1942年华北盐业公司新建盐田占全部盐田面积的49.29%,其产量占当年总产量的比重不足40%,以后逐年增加,其产量均占总产量的50%左右。同时,长芦盐区各盐场的产量在华北原盐总产量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华北地区有长芦和山东两个盐区,以及少量的山西池盐,长芦盐区的年产量除了1938年占华北总产量50.39%外,其他时间一直占华北总产量的60%以上,最多的1943年占75.73%②根据丁长清主编的《民国盐务史稿》中数据计算而得,参见:丁长清.民国盐务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0-301,413.。另据华北盐业公司的统计,该公司1938年至1943年的盐产量,分别占华北地区盐产量的60.34%、62.49%、65.21%、63.52%、72.62%、73.49%③根据郑会欣主编的《战前及沦陷期间华北经济调查》中的数据计算而得,参见:郑会欣.战前及沦陷期间华北经济调查[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599.。

尽管长芦盐的产量增加了,但是根本不可能达到日本预期的目标,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年产量为既定计划的70%左右。之所以如此,首先是盐田雇工被强行安排每天15个小时以上的繁重劳动,收入所得却不能保证生存,进而多有逃跑,劳动力逐年减少,造成产量下降。其次,过低的收购价格也使得滩业公会、滩户等经营者无利可图。由于绝大部分原盐是输日,而出口日本的价格一直低于经营者的生产成本。有资料表明,1937年以后丰财和芦台盐场原盐的出厂价每吨分别为5.04元和4.76元,兴中公司等则以每吨2.7元的价格强行收购后出口。1941年各盐场的出厂价为9.9元,而华北盐业公司对贷款所预付的收购价格仅为7.5元①丁长清.民国盐务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30.。据统计,1937年至1941年间,兴中公司等采用低于出厂价2.2元每吨左右的价格向日本出口原盐②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78-82.。因此,经营者经常拖欠贷款,无力投入资金改善生产条件。另外,原盐全部由华北盐业公司收购,作为军需品在保证供应军队之后按照定额配给,且有盐警严格稽查私盐贩运,所以各滩业公店或滩户等也根本没有额外盈利的市场和机会,只能是在日本法西斯殖民统治下被迫维持生产。

日伪当局恢复、改良和新建盐田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出口原盐到日本,为化工和军工等行业提供原料。最初,满铁兴中公司根据日本各地专卖局的计划实施长芦盐的输日。1936年,兴中公司基于“工业盐的需要和工业原料自给自足制度必须建立的呼声很高,日本化学工业原料盐不能依赖外国盐,无论如何必须使用日本势力圈的近海盐是大势所趋”的基本方针,“着眼于长芦盐扩大生产力,经中国驻屯军、专卖局、满铁等视察,昭和十一年(1936)达成了关于长芦盐对日输出的协议”③兴中公司.北支盐业概况与盐的利用工业[Z].1939:22-23.转引自: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0.,打破了当时中国原盐禁止出口的限制。1937年,兴中公司又以难民救济金的名义向负责日本输出长芦盐的芦丰商店寄赠2万元,推进原盐输日;2月与日本大连汽船会社和国际运输会社出资300万元设立了塘沽运输公司,主要是从事长芦盐的驳船运输和出口。七七事变前,在兴中公司的主持下,长芦盐已经出口日本22万吨④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126.。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的用盐量剧增。据统计,1937年日本产盐量预计为53.5万余吨,食盐和工业盐用量却高达230.4万吨。而且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扩大,日本需要更多的工业盐支持,而预计1940年日本的产量仅为57.4万吨,用量则达到241.8万吨,急需掠夺中国的原盐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85.。为此,日本当局和国策会社等制定了增加长芦盐输日的计划,如兴中公司号称到1945年长芦盐要输日百万吨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41,42.,1939年1月华北开发株式会社提出到1941年长芦盐要输日60万吨⑦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第3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10.。

在满铁兴中公司和华北盐业公司的运作下,1937年天津的丰财盐场和芦台盐场向日本输出长芦盐215,430吨,1938年两个盐场输出370,480吨,1939年因为水灾仅输日322,225吨。1940年大清河、大神堂、大沽新建盐田开始产盐,产量增加,输日量增加到608,830吨,1942年为最高点达到74.5万吨,1943年为65.5万吨⑧郑会欣.战前及沦陷期间华北经济调查[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244,60.。华北盐业公司从1937年至1943年的7年间,输日长芦原盐总共约为365万吨。有学者综合伪长芦盐务局档案中各个盐场的记录,认为1939年至1945年的7年间华北盐业公司输日原盐共计3,194,755吨⑨王立敏.日本对中国长芦盐业掠夺研究:以华北盐业公司例(1939—1945年)[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26.。盐业公司于1947年以后记述了长芦盐输日的数量,从1937年至1945年共计为388.8万吨⑩姚洪卓.近代天津对外贸易[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157.。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分别对长芦盐或者华北盐业公司输日原盐数量 做出过估计①姚洪卓估计8年间日本掠走华北盐为431.7万吨,参见:姚洪卓.近代天津对外贸易[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95;芮和林估算1940年后的6年间输日长芦盐(包括再制盐和洗涤盐)为317万吨,参见:芮和林.日本侵华时期的长芦盐区[J].盐业史研究,1993(1):39;丁长清认为1940年后的6年间华北盐业公司至少向日本输出250万吨原盐,参见:丁长清.民国盐务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2.,各种统计参见表3。

表3 长芦盐输日与津海关出口原盐数据汇总表 单位:千吨

综合以上数据看,华北盐业公司、各个盐场和后来的盐业公司所记录的输日原盐的数量不尽相同,估计是各种记录年度的起止时间等因素所致,从1937年至1945年长芦盐输日的数量约在400万吨,并没有实现日本原定的达到每年输日100万吨的计划。

从表3可以观察到,津海关每年出口的原盐数量要少于盐业公司输日的记录。天津海关统计的1937—1942年出口原盐总计为221.6万吨,而同期华北盐业公司输日的原盐总计为299.3万吨,尚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天津海关出口的原盐绝大部分是输出日本,如1941年,天津海关出口海盐386.1公担⑥1公担等于100千克。,除了3公担外,均出口日本⑦吴弘明.津海关贸易年报(1865—1946)[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528.,但是津海关的原盐出口统计只是输日原盐的一部分,秦皇岛与芦台的汉沽盐场距离较近,也成为输日原盐的港口。据记载,秦皇岛1941年仅出口原盐5.0690吨,1942年增加到64.9972吨⑧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868,884.。而且,据伪长芦盐务局记载,原盐是根据日本专卖局的指令多从大沽、塘沽由日本轮船直接运往日本的,有可能天津海关并未记录在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全面接管了天津海关,1942年后天津海关贸易年报中没有海盐出口的记载。由于海运被阻断,日本的运力匮乏,输出日本原盐由主要依靠轮船海运改为海运和陆运两种方式,海运依然是通过天津或秦皇岛的轮船,陆运则是通过铁路等运到山海关,经过伪满洲的铁路运到朝鲜,再转运日本。而且,陆运很快便成为主要运输方式。从大沽输日海盐的运输方式看,1942年9月至1945年8月华北盐业公司采用海运53次,采用陆运92次⑨王立敏.日本对中国长芦盐业掠夺研究:以华北盐业公司例(1939—1945年)[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28.。据统计,1942年全国铁路运盐出口113.4万吨,港口为43.1万吨,1943年铁路和港口分别出口40.9万吨和76.8万吨①中村隆英.战时日本の华北经济支配[M].东京:山川出版社,1983:330.。华北铁路历年营业货物运输量的统计也可以佐证。随着战争的吃紧,各盐场产盐的出口和向各地运输越来越依靠铁路,1939年铁路运输仅22万吨,1940年增加到52万吨,1942年和1943年分别达到67万吨和92万吨,1944年为72万吨②浅田乔二.1937—1945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M].袁愈佺,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337.。

每年长芦盐的输日数量均超过各盐场年产量的50%,时而超过当年产量。如1938年的产量不过25.3万吨,而输日达到37万吨;1939年产量为59.5万吨,输日29.6万吨,占产量的近50%;1940年产量为48.9万吨,输日56.7万吨,为当年产量的116%;1942年产量为96.8万吨,输日74.5万吨,占76.96%;1943年产量达到顶峰,为121.2万吨,输日为65.5万吨,占50%以上。由此表明,1937年后绝大部分的长芦盐均被输出日本。

除了原盐输日外,华北盐业公司管理的久大公司的精盐也被迫向日本输出。如1938年久大公司东厂输日精盐4万担(另有途耗4万斤)③长芦盐务管理局久大精盐输日(1938年4月)[A].档案号:680-4-2542.(河北省档案馆藏).。据统计,1939年至1943年华北盐业公司营业部共销售精盐89,851吨,其中对日输出为60,640吨,占总量的67.5%④居之芬.日本对华北经济的掠夺和统制:华北沦陷区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62.。同一时期,日本在华军队还大量免税征用军用盐,用于食用和牲畜用盐。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4月至1945年10月,日伪军、海军和伪满军队免税征用长芦产区的原盐和精盐约212,692吨⑤丁长清.民国盐务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36-338;郭明涛.日本对长芦盐的掠夺与食盐统制配给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50.。

纵观所述,可以充分地了解到日本对长芦盐的生产、运输和输日实行的是全方位的垄断性统制,其恢复原有盐田、新建盐田等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华北的资源,为其提供生产原料,以维持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

猜你喜欢
原盐满铁盐田
2022年1—2月我国原盐进出口情况
2022年上半年我国原盐进口量增加
2022年1—4月我国原盐进出口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盐田如镜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齐鲁石化优化原盐运输方式节省企业原料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