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2022-07-12 02:50赵艳霞王大红
现代盐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创双创食品

赵艳霞,王大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2018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等有机结合,引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由此可见,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1]。食药行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新型产业,在国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方面起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面向食药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以经济转型升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为契机,探索基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性国家的构建提供人才保障。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

2010年,我国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掌握技术、社交和管理等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其内涵就是让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创业、自我奋斗,使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相关专业技能,并培养其主动创造、主动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顺应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培养目标[2]。

专业教育就是在大学期间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专门教育。其优点是能够精准对接学生就业问题,缺点是专业教育开展的是标准性、一致性教育,且过于强调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固定知识与技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愿以及个性化创新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在专业教育全过程中渗透双创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促进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的创新,帮助学生形成开放思维,强化学生的进取能力、探索意识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还能提升专业教育水平,使专业知识在创新过程中得到表现与升级,不断完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2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增加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但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2.1 专创教育融合度不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宏观性和统一性,未能针对专业所在行业对专创人才的需求提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创新创业能力素质培养缺乏系统规划,没有贯穿育人全过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仍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主,缺少对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工匠精神等要素的考量,因此,专创教育融合度不高,存在“两张皮”现象。

2.2 专创课程体系设计孤岛化、碎片化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通识课、选修课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讲授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同时结合零散的讲座、就业指导等形式辅助,未能与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深度融合,导致专创课程体系存在碎片化的现象,专创教育耦合度不高,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2.3 专创导师缺乏,双创能力相对不足

通过多方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主要由辅导员和公共基础课程老师组成,理论讲解无法与专业相结合,而专业教师参与度比较低,同时很多专业教师都来自高校,缺乏创业经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实战经验。企业专家和企业导师因工作繁忙,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专创导师的整体双创能力相对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此外,在专创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考核评价、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和优化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专创教育的有机融合。

3 专创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食品和药品关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国食品生产和监管的人才非常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方产业的转变,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食品生产技术、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

3.1 契合产业创新创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创新创业能力要求,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将扎实的专业能力、灵活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服务社会的人文情怀4个方面作为人才培养总目标。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食品生产、检测、经营行业一条线,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食品质量检测、安全控制与监督管理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食品检验检测能力、质量安全控制能力、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从事食品生产环节分析与检验、流通环节质量控制、销售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1.1 知识目标

要求具备食品化学、微生物基础、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分析检验、食品质量管理等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创新创业人才,除本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创业基础、创新思维等相关创新创业知识。

3.1.2 能力目标

学生不仅要具备食品加工生产、食品分析检验等实验操作技能,还需具备食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如产品配方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等,能够设计出在营养、品质、样式、口感、风味等方面,既能吸引消费者,又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的新式食品,使产品在结构、性能、材质、配方、工艺及技术特征等方面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从而具备一定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安全与品质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3.1.3 素质目标

一是创新素质,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二是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个体决策能力、指挥能力等管理素质。

3.2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在多年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工学结合、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知行合一,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以3个创新创业平台为依托,提出了“三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平台是创新创业课程平台,包括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拓展课程3个层次。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使其掌握创新方法、创业能力、食品新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为目标,在不同教学阶段呈递进式开设。

第二个平台是创新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技能为目标,以英才计划、技能大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为平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志向,双向选择并实施。

第三个平台是创业实践平台。以食品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味觉工坊”为依托,教师指导,择优选拔,以学生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运营模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3.3 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建构

按照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根据教育部对相关课程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专业特点,形成了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通用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构成四位一体的育人载体,如图1所示。其中,创新创业体系分为创新创业启蒙、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战孵化三阶段递进过程,贯穿整个育人过程。

图1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启蒙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创意基础”等课程,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与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创业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如何制定初创企业的经营方案,如何制作创业计划书,如何筹集创业基金,如何规避投资风险,如何带好创业团队,如何做好创业初期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意基础”课程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利用创新技法实施发明创造具有指导性作用。

创新创业技能训练是在双创基础课程以及“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融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其中,“创意食品设计”是一门融创新创意能力与食品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双创”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创新创意的主要形式、食品创新创意发展趋势、各类食品的创新创意设计、创新创意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食品配方、风味、工艺、产品组合以及包装等方面的创新创意形式和特点,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够开发出在营养、品质、样式、口感、风味等方面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特色食品。

创新创业实战孵化以食品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依托,同时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或挑战杯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为项目依托,着力于孵化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的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师生创新创业,以成功企业的创业实践和典型示范作用,影响、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列,实现大学生、高校和企业三方共赢。

3.4 建设“专创复合型”教师队伍

组织专业教师到食品类企业挂职锻炼,以企业的技术技能需要为立足点,开展产教学研合作,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专业课程中,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企业委托课题等转化为项目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术研发、创新训练项目、技能大赛、专利、论文等活动。同时,聘请行业优秀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成功人士担任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将行业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等融入教学中,形成一支“专创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4 结语

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如何更有效地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选择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授课地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引导学生解决课堂以外的问题,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育目标,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仍被视为互补性合力使然的教育创新驱动。面对社会转型与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唯有以更具实践性的理念引领教育创新,才能真正激发改革的动力,释放创新的活力因子,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专创双创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