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感染及预后因素分析

2022-07-20 02:46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安徽蚌埠233000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核型单核细胞白细胞

程 爽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0)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CMML) 是一种以持续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特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骨髓细胞增殖与骨髓细胞发育不良和无效造血相结合[1]。其表现为绝对单核细胞增多、一个或多个谱系发育不良以及增殖特征,包括髓样增生、脾肿大和全身症状。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的倾向。目前临床上依然没有统一的治疗策略。小剂量化疗和大剂量强烈化疗均不能证实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老年患者反应当慎用强烈化疗。近些年来,在CMML患者中应用去甲基化药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由于无法防止获得分子异常和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这些药物在改变自然疾病生物学方面无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目前有可能治愈CMML[2]。此外,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基础疾病、疾病的危险分层、年龄、血细胞及合并感染等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CMML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参照“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2008)”[3]。其中男13例,女5例。中位年龄77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知情同意后接受治疗,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去甲基化治疗为主和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去甲基化治疗分为地西他滨治疗为主和阿扎胞苷治疗为主。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必要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感染情况,注意分辨有无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尿频尿痛等泌尿道症状,行相关病原学的检查,如痰培养加药敏、血培养加药敏、尿培养加药敏,同时予以经验性的抗感染治疗。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Kaplan-Meier 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1.3随访情况:对18例CMML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到2021年5月。主要通过住院病历、电话随访以及门诊随访等方法收集病例。总生存时间(OS):从患者住院治疗至患者死亡、失访或随访结束的时间。18例患者中,8例患者存活,10例患者死亡。

2 结果

2.1临床特点:18例患者中男性占72%。中位年龄77岁,其中超过65岁的患者有16例,占总数的88.9%。多数患者就诊时出现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升高,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计数13.46(5~104)×109/L,血红蛋白89.5(59~130)g/L,血小板计数64.5(9~363)×109/L,单核细胞计数4.26(0~34)×109/L。18例CMML患者经过治疗后有4例患者转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占22.2%。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特点[n(%),n=18]

2.2感染因素分析:统计18例患者的102次住院信息,分析住院时间、年龄及治疗方案与感染的关系。发现住院时间>12 d的患者共31例,其中有19例发生感染,而住院时间≤12 d的患者共71例,其中有20例发生感染,住院时间>12 d的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易感因素(n)

2.3治疗后转归:18例CMML患者经过治疗后有4例患者转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第1例患者在确诊CMML21个月后转为AML,予以阿扎胞苷+阿糖胞苷化疗,1个月后因颅内出血死亡;第2例患者入院前已于外院诊断为CMML,在确诊31个月后转为AML,予以阿扎胞苷+Venetoclax化疗,随访结束后定期随诊;第3例患者在确诊CMML11个月后转为AML,先后予以阿扎胞苷加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加依托泊苷、阿扎胞苷加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化疗,3个月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第4例患者入院前已于外院诊断为CMML,治疗后约16个月转为AML,先后予以克拉屈滨加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克拉屈滨加柔红霉素化疗,8个月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4生存情况:随访截止至2021年5月,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2~33个月,平均19.5个月。18例患者中,8例患者存活,10例患者死亡。其中17例患者有染色体核型检查,1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染色体核型占41%,存在+8染色体核型异常。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随访时间是 7~32个月,染色体核型正常的随访时间2~33个月。目前已知的预后评分系统如临床/分子预后积分系统(CPSS-mol)、梅奥分子模型(MMM)等主要结合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染色体等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Itzykson等[12]指出CMML的预后与年龄、全血细胞计数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表明白细胞计数≥13×109/L,影响CMML患者OS(P<0.05),其中白细胞计数≥13×109/L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9个月,白细胞计数<13×109/L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0个月。见表3。

表3 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3 讨论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衰老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克隆造血 (CH) 背景下发生的白血病相关驱动突变的连续积累[4]。CMML是最常见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重叠综合征,它说明了许多对理解这组疾病很重要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在流行病学上,CMML 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很低,在一项使用集中形态学审查的德国研究中,据报道 CMML 的发病率为每 100 000 人中 1~2人。这种侵袭性髓系恶性肿瘤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2~3年,有15~30%的急性白血病转化风险[5]。CMML 诊断的中位年龄为 73 岁,男性占优势[4]。可能由于随访时间短、样本量较少,故较上述文献报道的生存期短。本文18例患者中有4例转为AML,占22.2%,其中1例患者给予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Venclexta,Abbvie)方案治疗。相关研究指出,BCL-2在AML中高表达[6],Venetoclax是一种BCL-2抑制剂,当与阿扎胞苷联合给药时,对于不适合进行强化化疗的 AML 患者,该抑制剂已显示出优异的OS[7]。其余3例转AML患者,经过化疗后最后出现颅内出血或呼吸循环衰竭。

CMML常规染色体核型为+8,检出率6.5%(4.0%~10.0%)、-7/7q-,检出率5.0%(3.0%~8.5%)、-Y,检出率4.5%(3.0%~6.0%)、复杂核型,检出率4.1%(3.0%~6.0%)、+21,检出率1.3%(0.5%~2.0%)[2]。本组17例患者有染色体核型检查,1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染色体核型占41%,存在+8染色体核型异常。Tang等[8]研究指出大约30%的CMML 患者有核型异常,同时把+8染色体列入中危组,认为细胞遗传学分组能更好地反应OS,主张将细胞遗传学信息纳入 CMML 风险模型。本研究病例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随访时间是7~32个月,其中1例患者随访9个月后死亡、1例患者随访22个月后死亡、1例患者随访32个月后死亡,虽可初步了解患者预后,但因为本研究病例数较少,年份时间跨度大等原因,未进行染色体详细预后分析。1994 年,FAB 小组区分了 CMML 的 2 个亚型,发育异常型CCML(CMML-MD)和增殖型CMML(CMML-MP),取决于白细胞计数 (<13×109/L和≥13×109/L)[9]。Such等[10]研究证实,它提供了独立的预后信息:与 CMML-MD 患者相比,CMML-MP 患者的生存期更短,AML 风险更高。Kwon[11]研究指出,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水平升高、绝对单核细胞计数升高,2016年更新的CMML特异性预后积分系统(CPSS)中,根据遗传评分系统使用ASXL1、NRAS、RUNX1和SETBP1中的核型和突变进行评分。Itzykson等[12]也指出CMML的预后与年龄、全血细胞计数、染色体相关。本文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研究性别、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单核细胞对O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13×109/L,影响CMML患者OS(P<0.05),其中白细胞计数≥13×109/L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9个月,白细胞计数<13×109/L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0个月。而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单核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高白细胞是影响CM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构成CPSS-mol、MMM的重要因素[13]。

近年来,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基于恶性血液病自身特点、化疗等可使患者免疫力降低,故患者住院期间容易发生感染[14]。医院感染尤其是复杂重症感染加大了患者治疗难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控制医院感染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治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15]。周竞奋等[16]研究指出,白细胞、化疗、年龄、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相关。本研究提示,针对血液科患者,为有效减少住院天数,降低院内感染发生概率,提高疗效,住院期间做好如下几点:①做好医院环境的消毒卫生;②患者注意口腔、尿道、肛门等部位清洁卫生,勤洗手,洁净易消化饮食,注意防寒保暖;③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尤其是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患者需入住层流病房;④医护人员经常培训学习院感防控知识,根据患者病情同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⑤减少病房人员流动,做到一患一陪,减少外出。

综上所述,基于恶性血液病自身特点、化疗等可使患者免疫力降低,长期住院患者容易发生感染,高白细胞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临床上应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院内感染概率,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核型单核细胞白细胞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白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