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应用简析

2022-07-22 10:42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周 红

(泰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泰安 271000)

目前,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食品中非食用物质添加、食品添加剂滥用、生物毒素超标、农药残留超标和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食品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现象常存在于被利益驱使的不法食品厂家中。当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食品生产基本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因此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加强监管是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举措。

1 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1]。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其种类也在不断变化和增加,如果规范使用添加剂,可以起到改善食品品质的作用。目前,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基本涵盖了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只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范围内添加使用食品添加剂,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但很多情况下,不法食品厂家为了掩盖不良品质或过分追求食品具有良好的色泽和口感,会超限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验就显得非常重要。相关部门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技术通过成分定性与含量定量的检验,判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是食品抽检的重点,做好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工作对检验机构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中最常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与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基于色谱柱固定相对各组分吸附能力大小不同而实现分离,与经典液相相比,采用了新型的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及高效微粒固定相,在分离速度、分离效能以及检测灵敏度和自动化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并且保持了液相色谱对样品适用范围广和流动相可选择的种类多等独特的优点。且该方法适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易分解的、相对分子量大以及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由于灵敏度高、分离效能高,其对于含量的检测会更准确,且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不仅可以分离鉴定食品添加剂的成分,还可以对其含量进行准确的定量,适合用于大部分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检验。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使用中限制较少,可选择的流动相范围较广,并且固定相的种类较多,可选择性强,可以通过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达到最佳分离效果,使用起来较方便。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验

在食品监督抽检中,食品添加剂项目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抽检的种类包括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和抗氧化剂等合成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其中合成添加剂的使用效果更明显且成本低廉,生产企业一般使用合成添加剂达到生产目的,因此合成添加剂是抽检重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方便、高效、准确的优势,适合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本文主要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甜味剂、食品着色剂、食品抗氧化剂和食品防腐剂检验中的应用。

3.1 检测食品甜味剂

一般食品生产企业常使用的合成甜味剂有甜蜜素、阿斯巴甜、纽甜、糖精钠以及安赛蜜等。这些合成甜味剂均在重点抽检项目范围内,特别是对市场上呈甜味的食品的抽检,如糕点、面包、饮料、蜜饯、糖果和坚果炒货等。对于甜味剂的检测,检验机构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试样经高效液相反相C18柱分离后,利用保留时间定性,通过峰面积外标法定量[3]。例如,有学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碳酸饮料中的安赛蜜,在0.5~50.0 μg/mL可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88.6%~95.4%,相对标准偏差为2.8%~3.5%[4]。由此可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结果准确等特点。

3.2 检测食品着色剂

生活中很多加工食品的颜色都是通过添加人工合成色素而形成,如添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和苋菜红等色素。合成色素一旦摄入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如腹泻、致癌、基因突变等。合成色素在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也是重点抽检内容,特别是饮料、糖果、蜜饯等颜色较为鲜艳的食品。因色素种类较多,检验时多以产品具体色泽来确定检验项目,检验机构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验。检验时常采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后,再进行定性定量[5]。例如,对酱腌菜中6种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新红和赤藓红)的检测结果表明,在0.5~5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2.7%~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59%~4.34%[6]。由此可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合成色素不仅检测效率高,而且准确可靠。

3.3 检测食品抗氧化剂

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有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anisole,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BHT)等。由于这些抗氧化剂属于合成的化学物质,食用过量会导致人体内产生更多的毒素,对人体的内脏会产生一定的伤害,所以对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检验非常重要,如对食用植物油中TBHQ、BHA、BHT的抽检。对于食品中的抗氧化剂的检验,一般固体类食品用正己烷溶解后,用乙腈提取,再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油脂样品需经过有机溶剂溶解后,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净化,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法定量[7]。例如,对食用油中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十二酯(D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HT)5种合成抗氧化剂的检验结果表明,在10~7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4.56%~10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27%~4.82%[8]。用此方法检测合成抗氧化剂精确度和精确度较好,十分便捷高效。

3.4 检测食品防腐剂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最常用的添加剂是食品防腐剂。企业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都会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因此,在大部分食品大类中基本都涉及防腐剂项目的抽检。山梨酸和苯甲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在食品抽检中,检验机构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验。样品经水提取,高脂肪样品需经正己烷脱脂,高蛋白样品需经蛋白沉淀剂沉淀蛋白后,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可以获得良好的检验效果[9]。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还能同时完成甜味剂糖精钠的检测,在十几分钟内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可完全实现分离,3种物质可以同时定性定量,提高检验效率。例如,检测果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在0.5~50.0 μ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在5 mg/kg、10 mg/kg、100 mg/kg 3个浓度的加标水平下,山梨酸的回收率为90.2%~96.7%,苯甲酸的回收率为89.2%~96.7%,糖精钠的回收率为85.3%~95.1%,相对标准偏差为2.5%~4.2%[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检测脱氢乙酸、丙酸及其钠盐、钙盐等,均体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和较高的回收率。由此可见,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简便、高效地运用于食品防腐剂的检测。

4 结语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已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离效能高和应用范围广的优势,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分离分析测定中常被企业、检验机构以及科研单位采用。对于检验机构来说,服务市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是检验检测机构的主要职责,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能够快速准确的定性定量,得出目标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取得较好的检验效果,其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植物源防腐剂复配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研究
天然抗氧化剂对冷榨火麻油保质期的影响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防腐剂和酸味剂对发酵萝卜保藏作用的影响
抗氧化剂2-吲哚啉酮衍生物对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蚂蚁爱吃“糖”吗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
3
批准高倍甜味剂advantame用于部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