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英语播音用声方式的三大主要听感差异及分析

2022-07-22 13:17
新闻传播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语速播音员文化背景

李 波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 401147]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发声器官主要是“喉”,而“声带”则是发音的主要部位。但是,从播音用声方式的角度来说,发声就不再具备“随意性”,并且由于播音工作的特殊性,受众对播音员的发声、用声也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要求,比如,一般要求播音人员吐字清晰、感染力强、表达没有歧义等。所以,相比于一般的发声,播音用声是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播音发声有“实声为主、虚实结合”的特点,但一般要求播音员做到发声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并且要用声状态自如以及声音流畅。

一、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导致的发音差异

表1: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导致的发音差异

(一)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对于文化背景的定义有很多版本,但是不同的定义之间有着一定的共性,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背景理解为是“对人身心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的事物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就会存在比较大差异。

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1]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而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

(二)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人际语言交流音声层面的影响

上文对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也从这些文化背景的差异中了解到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用词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文化,也就是汉语文化讲究“以人为本”,汉语文化重视“人文意识”以及“人文精神”,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汉语文化)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本文化”,这种文化相比于西方文化而言,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我们也可以认为中国文化是以“人文精神”为中心的。[2]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的区别就比较大,西方文化可以认为是“科学文化”的范畴,西方文化相对而言更加注重物质,但是“人本文化”就很少引起西方人的注意。

(三)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播音员、主持人用声方式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价值观和逻辑思维,但是不同的价值观和逻辑思维方式又会影响播音用声方式,那么听感上的差异就比较明显。所以,从听感上来说,汉语播音员讲究“端庄大方”,汉语播音员在发音时重视“气息相对更沉”、“用声更加扎实”、“实声虚声结合”,并且播音发声时的声音一般是富有“弹性”的,所以汉语播音发声的胸腔共鸣相对来说比较明显。

二、汉语和英语播音在语言上、句式上、词汇语速上、体态上等的差异分析

表2:汉语和英语播音在语言上、句式上、词汇语速上、体态上等的差异

(一)汉语和英语播音在语言上、句式上的差异

前面我们说到,中西方的文化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在历史背景、发展背景等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种文化背景下人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价值观、逻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就会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说话、表达时语言和句式上的差异。

首先,我们应当清楚什么是句式。就汉语而言: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而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疑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由此可见,汉语有着十分丰富的句式形式。英语句式相对汉语句式来说,要简单得多,并且基本句型也只有“主谓”、“主谓宾”、“主系表”、“主谓宾宾补”以及“主谓双宾”五种。所以,从句式上来说,汉语播音要复杂一点,英语播音的句式、句型就相对简单一点。所以在进行英语播音时常常会省略新闻标题的一些词句。他们也常常会把删掉以后对句子的语义几乎不造成影响的词语省略掉,尤其是英语中的一些简单的系统词或冠词,这类词语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语义的表达。

(二)汉语和英语播音在词汇选择上、播音语速上、体态上的差异

关于汉语播音发声和英语播音发声在语言方面的第二个大的差异体现在词汇选择、播音语速以及播音员播音时的体态上。首先,是词汇的选择方面,汉语是一门词汇非常丰富的语言,所以,汉语很讲究用词,尤其重视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语境上选择更加合适的单词。并且,汉语新闻播报时更加重视听众的接受程度,会选择一些相对而言更能为大众熟知的词汇。英语则不同,英语有时会有“一词多义”的情况,并且在用词的选择上,也会选择一些专业性的词汇。其次,是播音语速上的差异,汉语播报相较于英语播报来说,播报语速会更快一点,并且从具体的数据就能够看出明显的对比,汉语播音员在进行播报时一般会将语速控制在每分钟300字左右;但是英语播音员在进播音时,语速只有每分钟160 到180 字,并且在进行采访时,播音员的语速还会降低。

三、汉语与英语播音用声在听感上的差异分析

经过上文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我们能够对汉语播音用声方式和英语播音用声方式方面的差异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但是,除了上述差异外,汉语播音和英语播音这两种发声方式在音高方面、元音发音以及辅音发音方面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总结来说,汉语发声更加高亢,但是英语发声相对较为低沉。[3]

结语

上文通过对“汉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析”、“汉语和英语播音在语言上、句式上、词汇语速上、体态上等的差异分析”以及“汉语与英语播音用声在听感上的差异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分析,总结出汉语和英语播音用声方式的三大主要听感差异,这三大差异主要体现在“音高”、“结构”以及“节奏感”上。■

猜你喜欢
语速播音员文化背景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辩论赛之语速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