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转型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要点

2022-07-25 08:14张莹玲吴航航陈树广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厂饮用水供水

张莹玲,吴航航,陈树广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1111)

生活饮用水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也是水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饮用水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水质监测意义重大,相关检测工作正逐渐向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转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第三方实验室承担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仍存在难点,需提升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 饮用水水质检测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南北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东西部水资源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1]。饮用水事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通过检测可以及时了解供水状况,掌握水质污染物种类及浓度,预判水质变化趋势。管理部门可及时根据检测情况预测水质污染风险,实施监督整改,保证供水安全。因此,饮用水水质检测意义重大。

2 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

2.1 国家重视饮用水质量监测

我国一向十分重视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多次发布和修改饮用水卫生标准。现行国标GB 5749—2006中对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指标规定有微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及重金属指标等106 项[2]。国家相关部门在已经批准发布并将于2023 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国标GB 5749—2022 中,根据我国水质的实际情况对指标数量、指标限值、指标名称、指标分类等作出了调整[3]。通过标准的不断修订,可见国家对生活饮用水的供水质量及检测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饮用水水质检测的转型

我国饮用水监测网络由供水企业、供水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等多个部门组成[4]。供水企业通常具备水质检测实验室,能进行基本指标的日常监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供水监测存在问题有3 种:①供水企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数据往往缺乏社会公信力,发挥不了监督监管作用;②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大部分供水企业不具备国标中全部指标的检测能力;③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对公众透明度不足,只有直辖市、省会等大中型城市供水企业的数据会定期在官网公示,绝大部分地级市、县级市少有公开。因此,对饮用水水质的定期检测开始引入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委托社会第三方实验室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不定期抽测,能保证结果客观公正,同时专业的检测机构技术能力更加全面,人员充足,检测更加高效。这一转型也将成为监管部门未来监管方式的发展趋势。

北京市水务局作为全国首个尝试引入第三方的主管部门,在2014 年开始将北京市区水质检测任务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完成,现在全国很多城市已开始实现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施水质监督检查任务[5]。同时,这也对第三方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最大程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成为第三方实验室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好质量保证工作,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

3 部分饮用水指标检测的注意事项

3.1 微生物指标检测的注意事项

微生物指标是生活饮用水中的重要指标,水样在采集、运输、保存的过程中容易被污染[6]。我国城市供水采样点通常分布范围较广,而微生物指标采集最大的难点在于时效性短,需在4 h 内到达实验室进行分析。若是被采样水厂距离实验室较远,1 组采样人员通常一天只能采集1 ~2 个水厂的样品就需返回实验室,成本较高。

为了在保证样品时效性的前提下提高采样效率,可提前制定采样计划,详细规划采样路线。除采样人员车辆外独立配置一辆样品运输车,用于运输微生物样品,多组采样人员可同时采集同一区域相对集中的采样点,由样品运输车收集区域内的微生物样品并先行装车返回实验室,保证在4 h 内到达实验室分析。而现场采样员可在继续完成其余指标或其余水厂的样品采集后,再在相应的指标时效内返回实验室。

3.2 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指标检测的注意事项

消毒剂指标应根据水厂所使用消毒剂的种类及方式选择。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厂采用次氯酸钠的氯消毒方式,水厂氯消毒使用量会根据原水、净化后的水质情况而定,同时也会根据季节温度、细菌类消耗速度等来调整投放量。氯化消毒方式中,挥发性三卤甲烷、非挥发性卤乙酸、亚氯酸盐、氯酸盐是主要的消毒副产物,其中以三氯甲烷含量最高。实验室在配制三氯甲烷标准溶液时操作速度要快,避免挥发和污染,有机指标按照标准要求尽快上机检测,避免三氯甲烷等因存放时间长见光分解影响实验结果。部分水厂采用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等消毒方式,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为亚氯酸盐、氯酸盐,臭氧方式消毒副产物为溴酸盐、甲醛。消毒剂余量指标不稳定,最好使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3.3 金属指标检测的注意事项

我国大部分缺水地区供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地下水在形成过程中溶解了地层中的矿物质,会使某些金属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超过容许浓度。一般在采完样后加酸至pH <2 可保存较长时间。经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实验室在分析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金属指标在采样时可不加酸,回实验室后马上检测,可避免引入更多的干扰。分析金属指标的ICP-MS、ICP 等仪器设备在进行饮用水样品时最好提前更换锥和矩管,将仪器清洗干净,并进行低浓度小曲线后再进行饮用水样品的测试。

4 生活饮用水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实验室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来把控,实验室质量监督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内部自查。

4.1 提高检测机构人员能力水平

第三方机构检测人员水平良莠不齐,需定期进行人员能力培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对GB/T 5750 系列检测标准的培训及考核,提高检验人员对水质化验技术的认识,严格把握质控要点。检测人员及数据审核人员应熟练掌握饮用水检测标准及执行标准的限值要求,掌握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微生物、余氯、有机物等容易超标的指标,在发生数据异常时能第一时间根据数据逻辑关系复核数据。另外,在生活饮用水检测中,有时会出现出厂水合格但末端水不合格的情况,主要原因有管网水微生物超标、管道破损泄露、管道材质不达标等,这些都要在数据审核时结合现场调查情况给予综合判断。

4.2 注意各指标采样细节

对于国标中的106 项指标,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标准中的最小采样量、采样耗材及添加固定剂等加以优化,详见表1。

表1 样品采集一览表

(续表1)

4.3 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污染

第三方检测机构日常水质检测样本量大且样本种类繁多,分析生活饮用水样本时应严格控制与饮用水实验有关的容器、试剂、环境及仪器,在容器、试剂瓶身处作出明显标识,分析仪器清洗干净做到专项专用,避免与其他类型水质混淆。

4.4 选择合适的标准曲线

饮用水各指标的浓度通常较一般水样低,实验时的标准曲线应根据样品的种类、性质、待测样品浓度单独建立合适的曲线,待测物的浓度应尽量落在标准曲线中间位置。

4.5 选择合适有效的质控手段

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有平行、空白、加标等多种手段,第三方实验室应根据项目情况提前列好质控计划,根据不同指标选择合适的、有效的质控方式。例如,挥发酚类和硫化物两个指标的检出限与标准限值一致,可对其增加质控措施,如对该项目增加理论考核、样品考核、盲样考核等,保证测试项目的准确度。

5 结语

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到饮用水水质的监管检测工作是未来趋势,做好检测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则是重中之重。饮用水水质检测过程中的样品采集、样品运输与保存、分析过程、检测仪器与实验室环境等都会对数据准确性造成影响。随着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发布与实施,实验室更应做好质控计划,把握质控要点,不断完善质控方案,提高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水厂饮用水供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
包装饮用水乱象:都是“标准”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