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党史观”观百年党史

2022-08-08 02:48庄得宝艾世钰
奋斗 2022年6期
关键词:史观虚无主义党史

庄得宝 艾世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做到“九个必须”。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正确党史观,就是要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去看待、认识党史,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因此,坚持正确党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政治意义和历史与现实意义。

树立正确党史观,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奋斗历史。坚持正确党史观是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前提,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近代中国因外国列强的入侵,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唤醒了在苦难中苦苦挣扎的中国人民,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党的全部奋斗以此为目标;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奋斗在一起,砥砺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这就是党的历史的主流主线。

树立正确党史观,增强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党的历史是承载历史使命和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我们党的全部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惧任何风险挑战,不畏任何牺牲付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虽历经艰辛曲折,甚至出现严重的错误,但仍然以初心为精神动力,勇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始终把握时代脉络和发展方向,不断引领事业发展进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伟大事业取得的成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总结起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奋斗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树立正确党史观,固本培元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有些错误的倾向要引起警惕,比如,一些人打着“还原历史”“揭示真相”的幌子,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从主观目的出发歪曲党的历史,污蔑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等等。对此必须明确辨析,以“正确党史观”观党史,以“大历史观”观历史,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记述及解释历史,坚决抵制诋毁和污蔑英雄、歪曲和丑化历史的错误。学习党史,树立正确党史观,就是要用好党史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红色力量,不断提升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

树立正确党史观,总结历史经验开启新征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不是对历史简单的回顾,或是从历史中寻找慰藉,而是要在党史学习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因此,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坚持正确党史观,认真回顾走过的路,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才能更加坚定地开启新征程,走好未来的路。

党的百年历史,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启示。正确认识和看待党的历史是重大的原则性问题。在全党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够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猜你喜欢
史观虚无主义党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