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复合板容器S22053锻件制接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2022-08-08 06:20李亚军刘绍东宋晓俊宋文明卢雪梅
压力容器 2022年6期
关键词:铁素体晶界奥氏体

李亚军,刘绍东,童 根, 宋晓俊,柳 楠,宋文明,卢雪梅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2.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上海 201518)

0 引言

碳钢+不锈钢复合板材料,因其兼具碳钢的经济性和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工业领域[1-4]。S22053因其优于铁素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优于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能,作为耐蚀覆层在压力容器中的应用发展快速,但需要关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导致S22053材料性能下降问题[5-6]。针对一台压力容器在检验中发现的腐蚀、开裂失效现象,通过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断口形貌、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失效元件腐蚀、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对现场相同制造工艺的设备进行金相复查,进一步验证碳钢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对S22053材料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其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1 失效设备基本情况

失效设备位于西部某天然气处理厂,是一台集气汇管,失效部位为排污接管,汇集了东、西干线来气并分配至6套脱水脱烃处理装置,是处理站的关键设备。汇管筒体厚度(60+4) mm,设计压力14 MPa,运行压力9.5~11 MPa,容器材料为16MnR+S22053,尺寸为DN1200×15867 mm,接管材料为S22053 Ⅲ锻件,接触介质为湿天然气(游离水近500 t/d,但限于取样条件,仅对天然气进行了化验),具体组分见表1。

表1 介质组分

该设备于2004年投入使用,2021年容器开罐检验时发现集气汇管下部排污口接管存在腐蚀坑,失效接管位置见图1。

图1 失效部位示意

2 失效件取样分析

2.1 宏观检验与无损检测

截取失效接管,取样进行失效原因分析。经宏观检查,腐蚀坑位于接管端面(与汇管内介质接触),经打磨、渗透检测后,发现裂纹位于腐蚀坑底部,沿接管径向分布,轴向扩展,自内端面向下扩展深度约30 mm。接管外壁未发现表面裂纹,为节约成本,现场制定了打磨、消除裂纹+补焊的修复方案,但在打磨过程中发现裂纹沿接管管壁中部向下扩展,打磨深度至40 mm裂纹仍未消除,从管壁表面无法判断裂纹扩展深度,故进行了解剖失效分析,失效部位形貌见图2。

2.2 化学成分分析

对该送检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失效接管化学成分符合NB/T 47010—2017《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中S22053的要求。

怀疑论者无法保持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必然陷入矛盾。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诊断说:“怀疑论派把人们对事物的理论关系归结为假象,而在实践中让一切保持原状,同时他们顺应这种假象完全像别的人顺应现实一样。”[53]观想的态度和普遍的怀疑不是健康的人实际可以抱持的态度,仅是形而上学的思辨造就的幻想。怀疑论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时,都自觉地转变成了坚定的可知论者。他们饥饿时毫不迟疑地扑向食物,遇到严寒则不假思索地穿上棉衣,如此等等。此时,他们知道自己与之打交道的不是任何心灵幻影、假象、印象或图像,而是货真价实的外部事物。

设备的其他接管未发现腐蚀开裂现象,但板材覆层投入使用以后,出现大量的点蚀问题,采用打磨加镍基625合金覆盖修复后,才得以遏制点蚀问题。

图2 失效部位形貌

表2 化学成分分析

2.3 金相组织分析

接管上截取试样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在抛光态下观察,组织中存在块状夹杂物,且块状夹杂物内部组织呈碎块状、深灰色,边缘不光滑、存在尖角及裂纹(见图3(a)(b)),经评定,接管非金属夹杂物级别为D3级,夹杂物超标;材料内部还存在独立裂纹,裂纹沿细小析出相扩展,见图3(c)。接管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奥氏体含量约42%,两相比例正常,但铁素体相内出现了黑色颗粒状析出相和晶界,见图3(d);经扫描电镜观察,相边界为波浪状,局部晶界存在颗粒状析出相,析出相宽约38 nm,最长颗粒长约400 nm,见图3(e);裂纹尖端形貌见图3(f),裂纹沿铁素体相内晶界和块状夹杂、析出相扩展,奥氏体相内无裂纹扩展。

图3 试样显微组织

2.4 力学性能分析

对失效接管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接管拉伸力学性能符合NB/T 47010—2017中S22053的要求,但冲击韧性较低,冲击吸能量平均值为18.3 J,远低于订货条件(X≥70 J,最小值>56 J)要求,冲击韧性的降低与材料组织或成分有关,对于不锈钢,若夹杂物尺寸数量多、尺寸大或组织不均匀、晶界存在有害相组织等均可导致材料韧性下降。

2.5 断口形貌分析

打开接管裂纹,发现裂纹面粗糙、存在金属小刻面;经微观观察,断面存在解理台阶和舌状花样,局部解理面存在未脱落夹杂物或析出相,裂纹面以解理开裂特征为主,见图4(a)(b);同时,对冲击试样断面形貌进行分析(见图4(c)),断面存在起源于晶界的河流状花样、鱼骨状花样及舌状花样等,微观形貌以解理开裂特征为主;断面局部区域存在韧窝带等韧性开裂特征,为奥氏体晶界部位开裂产生。接管裂纹的扩展形态与冲击试样断面形态相似,呈解理开裂特征。

图4 断口形貌示意

2.6 析出相、夹杂物成分分析

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失效接管裂纹形貌,裂纹分叉较多,沿铁素体相内晶界或夹杂物扩展,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仪(EDAX)对裂纹内夹杂物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位置见图5。接管材料内存在两种形态夹杂物,一种为光亮的灰色块状物,主要成分为AlO,见表4;另一种为深灰色的碎块状夹杂物,主要成分为MnS,见表5;夹杂物周边存在的裂纹为钢坯在锻造过程中受力产生。

图5 夹杂物检测位置示意

裂纹内析出相尺寸较小,且因金相组织侵蚀,析出相在晶界沟槽内,计数率太低无法检测,故纹面析出相部位进行检测,检测位置见图6,检测结果见表6,7。

失效接管为S22053 Ⅲ级锻件,经固溶处理后的正常组织应为铁素体+奥氏体,两相晶界光滑、组织中无第二相组织存在,但在检验中发现其铁素体相内存在析出相、晶界。对于S22053不锈钢,在高于350 ℃的环境中长期停留则会产生析出相,不同温度段,产生的析出相种类不同。依据制造工艺,组装完成后对设备进行了现场整体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580 ℃×2.5 h,此工艺条件下材料组织中易产生析出相;铁素体晶界或两相晶界处析出相的存在,降低了晶界的耐腐蚀性能,弱化了晶界强度;在应力的作用下,缺陷部位(晶界、析出相)优先萌生裂纹并扩展。

表4 大块夹杂物EDAX分析结果

表5 碎小夹杂物EDAX分析结果

图6 析出相检测位置示意

表6 析出相EDAX分析结果

表7 基体EDAX分析结果

3 失效机理分析

3.1 接管存在的问题及来源

为进一步验证制造工艺对材料的影响,现场对相同制造工艺设备的78只设备接管进行金相复查,检查出存在析出相的接管28只,检出率36%。

为分析析出相的析出温度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6组试验。失效接管经1 105 ℃固溶处理后观察,发现金相组织铁素体内晶界及析出相消失,晶界光滑,冲击韧性上升至90 J;再次进行580 ℃×2.5 h热处理,铁素体晶内出现析出相,冲击韧性下降至9 J。试验表明,组织中析出相的存在及冲击韧性的偏低均与设备焊后热处理有关。S22053不锈钢在500~650 ℃低温时效会析出R相、π相、Fe3Cr3Mo2Si2相、α′相等中间相,表现在微观组织中为铁素体相内的黑色颗粒,保温时间越长,黑色颗粒越多,并且在铁素体内晶界、铁素体/奥氏体相界集中,这些脆性相颗粒的析出会降低材料的韧性[10-12]。

中间相的析出不但降低了材料的冲击韧性,还降低了材料的耐点腐蚀性能[13],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经不同温度热处理的S22053钢锻件的临界点蚀温度(CPT),结果见图7。固溶态时材料的CPT约为70 ℃;经540~650 ℃热处理后,材料的CPT变化不大,在60~65 ℃之间;经700 ℃热处理后,材料的CPT明显降低,约为50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组织中析出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材料的CPT下降,抗点腐蚀性能下降,即在较低温度下就会发生点腐蚀。

该建筑总空调面积为238m2,利用DeST模拟软件进行空调负荷计算,得到全年最大的冷负荷为32.95kW,全年最大热负荷为19.03kW。由于是家用中央空调,空调同时使用系数取0.7[9],以制冷量为23.1kW进行设备选型。空调冷热源方案拟采用加装壳管式换热器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方案1),为比较其节能性与经济性,与空气源热泵系统(方案2)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3)进行对比,方案1、2、3对应的设备选型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3.2 热处理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将5块太阳能电池板串联后(90V)与蓄电池组的正负极连接。为确保蓄电池组的安全,在电路中串接熔断器(5A左右)两个,同时串接一个工作电流为10A的空气开关(QF)。为防止无光照时蓄电池组对太阳能电池板反向充电,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之间串接一个10A的二极管,同时在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个极间都并联一个10A的二极管。最终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综合上述检验结果,失效接管化学成分、拉伸性能满足NB/T 47010—2017中S22053的要求,但其冲击韧性偏低且金相组织中存在块状夹杂物、块状析出相、铁素体晶内存在晶界及短棒状析出相。

图7 不同温度热处理后S22053钢锻件在10%NaCl溶液中的CPT

接管接触介质为湿天然气,介质组分中含有1.014%的O2和0.698 9%的CO2,CO2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酸性环境,降低了介质的pH值,增大了材料点腐蚀的速率,再加上O2的不断补给,发生腐蚀反应,材料表面形成的钝化膜被均匀溶解,并生成腐蚀产物,加速腐蚀发生[14-15]。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首字母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数字模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也开始应用到计算机辅助应用,实现了建筑业与信息化的紧密相连。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及运营等全过程实现了有效管理,也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工程管理的高效性和规范化。

钢件在冶炼过程中因钢液不纯净、成分不均匀等原因导致材料中存在超标夹杂物,结合EDAX分析结果,夹杂物主要成分为MnS,Al2O3,为钢液脱氧、脱硫过程中的反应产物,在后期的熔炼和浇注过程中未及时去除,残留在钢锭中,以块状或条状存在,呈灰色[7-9]。

4 结语

双相不锈钢S22053材料与碳钢同炉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会导致材料铁素体相内、铁素体/奥氏体相晶界析出脆性相颗粒,CPT下降,降低了晶界的耐腐蚀性能,弱化了晶界强度;在应力的作用下,缺陷部位(晶界、析出相)优先萌生裂纹并扩展。建议碳钢+S22053双金属复合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应避免采用热处理工艺消除焊后应力,如果必须采用焊后消应力热处理工艺,接管等材料不宜采用S22053钢锻件。

失效件中的夹杂物超标,存在尖角等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在接管坯料锻造过程中,尖角部位应力增大、有萌生裂纹的风险,但本次试验不能证明夹杂物会显著降低材料的韧性。

牡丹有“国色天香”的美誉,仪态万千,艳冠群芳。 《青松红杏图》亦是如此,诗人品出水墨之下智朴的隐忍心绪: 易代不易志,至晚年对那场对国家命运起决定意义的松、杏战役无法释怀。 诗人明晓此义,故赞其民族气节,如冰心玉壶,但表达隐晦。 “花败落红依旧开,垂髯人逝空悲叹” “牡丹年年开,韶光不再来”,展开这饱经历史沧桑的画卷,便会让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感慨。

青瓷自从跟了李光北,就认了命。再漂亮的女人,一但名声不好,哪个男人还愿意娶?特别像青瓷这样儿的,18岁就大过肚子,不敢去医院堕胎,就自己买了打胎药,结果差点丢了小命儿,闹得满城风雨。

猜你喜欢
铁素体晶界奥氏体
0Cr16Ni5Mo马氏体不锈钢δ-铁素体含量及奥氏体晶粒度的控制
真空低压渗碳对304与316L奥氏体不锈钢 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0Ni5CrMoV钢焊缝针状铁素体相变热力学分析
基于截断球状模型的Fe扭转晶界的能量计算
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钢等温转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提高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超低温韧性的固溶处理工艺
基于电弧增材制造的双相不锈钢熔敷层中δ-铁素体表征
晶界特征对7020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①
晶界工程处理对304不锈钢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Cr-Ni-Co-Mo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超低温韧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