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影响的Meta分析

2022-08-10 00:32冯岑岑余雨枫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4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异质性

冯岑岑,余雨枫,陈 旭,王 梅,秦 煜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类疾病,病情严重时需手术治疗,而由于直肠肛门的解剖结构复杂,术后可出现明显疼痛,从而降低患者的舒适度。耳穴压豆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通过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相应的耳穴,使机体气行络通,从而起到止痛效果[1]。目前,单独使用耳穴压豆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高质量研究尚不多。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评价耳穴压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循证护理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7月。检索式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中文检索词:“耳穴压豆/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王不留行”“疼痛”“混合痔”;英语检索词:“Auricular point sticking”“Pain”“Hemorrhoids/Hemorrhoid”。

1.2 文献纳入标准 研究类型:耳穴压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年龄≥18岁,耳部无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皮肤破损,意识清楚,无认知、听力障碍、无明显视觉损伤,无其他重大疾病者。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局指标:术后24、48、72 h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文献排除标准 重复发表;原始数据不全;未获取全文;会议论文及综述类文献。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两名接受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的独立筛选,若出现分歧,则经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或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仲裁。需提取的文献内容:①文献基本信息,如作者、题目;②研究对象的资料,如样本量;③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措施;④结局指标。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两名研究者通过Cochrane评价手册分别独立评价纳入的研究,若出现分歧,则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仲裁。共有7个条目评价文献质量。若完全符合条目,则为A级;部分符合条目,则为B级;完全不符合条目,则为C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差(MD)为效应指标,各效应量用95%置信区间(CI)表示。当P>0.1,I2<50%,则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异质性高的可采用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或定性描述。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共获得399篇,经层层筛选后,最后符合要求的共8篇中文文献[2-9],共有730位研究对象。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纳入的8篇研究均在2012—2020年发表,且均为中文文献,所纳入的研究基线一致性较好。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8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均为B,其中2篇文献[7,9]介绍了随机方法,1篇文献对研究对象实施了盲法,所有文献[2]结局数据均完整,无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来源。见表2。

表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术后24 h疼痛评分 共8篇文献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混合痔术后24 h疼痛进行评估,各研究间有明显的异质性(χ2=124.08,P<0.000 01,I2=94%),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示:试验组术后24 h 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2,95%CI(-1.29,-0.15),P=0.01]。见图2。逐一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异质性未发生较大改变,此结果可信。

2.4.2 术后48 h疼痛评分 共4篇文献采用VAS对混合痔术后48 h疼痛进行评估,各研究间有明显的异质性(χ2=37.68,P<0.000 01,I2=92%),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示:研究组术后48 h 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7,95%CI(-1.95,-0.18),P=0.02]。见图3。逐一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示,当剔除文献[6]后,异质性发生较大改变,说明此研究对结果影响较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此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较小,其对混合痔术后48 h的疼痛的敏感度较高。

2.4.3 术后72 h疼痛评分 共6篇文献采用VAS对混合痔术后72 h疼痛进行评估,各研究间有明显的异质性(χ2=74.57,P<0.000 01,I2=9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示:研究组术后72 h 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7,95%CI(-1.87,-0.68),P<0.000 1]。见图4。逐一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异质性未发生较大改变,此结果可信。

2.4.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共4篇文献报告术后耳穴压豆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χ2=0.80,P=0.85,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6,95%CI(0.11,0.61),P=0.002]。见图5。

3 讨论

3.1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8篇研究的质量评价为B级,因此需进一步提高方法学质量。在随机数列产生中,有6项研究未说明随机方法,有1篇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有1篇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法;所有研究均未采取分配隐藏方案,仅有1篇采用盲法,在研究方法的设计上不严谨,不能够严密地遵循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偏倚的风险。

3.2 耳穴压豆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 目前,手术是治疗混合痔较常使用的方法,在西医方面,由于肛门的生理结构复杂,手术造成的创伤会使此部位发生剧烈疼痛,从而降低手术的治疗效果[10]。中医认为,疼痛因气滞血瘀而致,其病机是手术使经脉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相应的也造成气血瘀滞的状态,或因手术伤口处邪毒所侵,湿热蕴结于体内,热毒炽盛,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导致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则不通而痛、不荣而痛,不利于伤口的恢复。以上从中西医两个方面证明解除病因,缓解混合痔术后的疼痛至关重要。《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全身的脏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有的脏腑在耳上有着相对应的反映点[11]。耳穴压豆能调整脏腑功能,疏经活络,使耳穴相对应的部位处气血运行通畅,达到通则不痛,荣而不痛[12]。耳穴压豆可通过压豆的方式刺激耳上的穴位,促进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减轻疼痛,促进肛周部位的血液循环及伤口愈合[13-14]。在耳穴的选择上,常选取神门、皮质下、交感、内分泌、心、直肠、肛门。刺激神门可镇痛,刺激皮质下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的反应,刺激交感、内分泌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刺激心、直肠、肛门调节大肠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肛周水肿。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显示,相比于常规护理,耳穴压豆更能够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

3.3 耳穴压豆能够减少混合痔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肛周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此部位痛觉敏感。患者经手术后,因创伤的影响,肛周血液淋巴液回流障碍,肛周水肿,伴有明显的疼痛。手术后,随着麻醉药物作用的减弱,会出现24~72 h的疼痛[15],疼痛又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因此,手术后缓解患者疼痛是一项重点。当前,西医主要通过止痛药以缓解术后的疼痛感,止痛药物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且哌替啶、吗啡等药物易产生成瘾性。近年来,临床倡导规范化疼痛处理的镇痛治疗观念,围绕“有效缓解病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开展[16]。耳穴压豆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刺激脑啡肽和内啡肽的释放,止痛效果好[17]。在此基础上,耳穴压豆具有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价格低、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18]。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①本研究未收集灰色研究及结果为阴性的研究,不排除可能存在发表偏倚;②纳入的研究所按压的耳穴不完全相同,并且按压的次数、频率、单双侧的选择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临床异质性;③本研究共纳入8篇研究,但样本数量少,可能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④所有研究均未采用分配隐藏,不排除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压豆可以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本研究纳入的原始研究质量不高,按压的穴位不完全一致。因此,上述结论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及按压的耳穴具有一致性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豆豆”压耳祛小病
“豆豆”压耳祛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