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补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2-08-10 08:46谭生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通络腰椎间盘腰椎

谭生海

(江西省余干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西 余干 335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导致,会引起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坐骨神经障碍、活动受限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将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恢复较慢,极易出现较多并发症,远期效果不佳,临床多建议采取保守治疗[1-2]。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气血瘀滞腰络相关,中医治疗主张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3-4]。本研究用温针灸联合补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40例,均为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29~73岁,平均(51.28±6.10)岁;病程1~6年,平均(3.54±0.71)年;体质量指数23.1~28.7kg/m2,平均(25.49±0.76)kg/m2。研究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28~73岁,平均(51.3 4±6.09)岁;病程1~6年,平均(3.60±0.72)年;体质量指数22.9~28.8kg/m2,平均(25.53±0.80)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实用外科学》[5]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诊断标准: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处压痛明显,腰腿部疼痛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经影像学检查可见脊柱明显侧弯,生理性前凸消失,椎间盘变窄,邻边存在骨赘增生;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等。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肝肾亏虚证诊断标准:腰背酸痛,腿膝乏力,劳累加剧,卧则减轻,面色㿠白,手足不温,腰腿发凉,舌质淡苔少,脉细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参与本研究前3周内均未服用其他药物,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干预;③病历资料齐全;④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穴位周围皮肤存在损伤、溃烂或严重皮肤疾病;②存在腰椎结核、腰椎滑脱等腰部疾病;③严重骨质疏松症;伴有肝、肾、心、肺功能异常;④既往存在腰椎手术史;⑤无法耐受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时使患者保持俯卧位,取大肠俞穴、肾俞穴、环跳穴、秩边穴、承山穴,对所选穴位使用酒精消毒,待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取艾柱放置于针灸针顶端后并点燃,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艾灰掉落烫伤皮肤,则要求患者保持体位不变,于针灸处下方放置隔热纸片,每穴灸2壮,日1次。

研究组加用补肾通络汤治疗。药用蜈蚣3g,怀牛膝、补骨脂、桑寄生、生杜仲各10g,白芍、党参、茯苓各12g,独活15g,鸡血藤30g,炙甘草6g。刺痛不移、瘀血明显加川芎12g,桃仁15g,红花15g,痛甚加细辛6g,乳香10g,没药10g,畏寒怕冷、腰膝酸困、肾阳虚明显加附片10g、淫羊藿12g,肝肾虚加熟地黄15g,山茱萸15g,筋骨虚弱加续断15g,补骨脂15g,血虚络阻加当归20g,丹参20g,苏木15g,风湿痹阻加威灵仙15g,秦艽15g,独活15g。日1剂,用水煎煮取汁400mL服用,日2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腰背酸痛、腿膝乏力、劳累加剧、卧则减轻、面色㿠白、手足不温、腰腿发凉等症状进行评估,依据症状无、轻度、中度、重度赋予0、2、4、6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腰部疼痛程度,满分10分,评分越高,疼痛感越强;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满分50分,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包括8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4 疗效标准

治愈: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直腿抬高试验为阴性。显效: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腰部可正常活动,对日常生活及工作偶有影响。有效: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腰部活动轻微受限,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腰背酸痛 腿膝乏力 劳累加剧 面色㿠白 手足不温 腰腿发凉对照组 70 治疗前 4.82±0.58 4.83±0.59 4.75±0.60 4.49±0.63 4.51±0.62 4.87±0.58治疗后 2.98±0.47 2.64±0.48 2.57±0.58 1.85±0.60 2.48±0.52 2.55±0.53 t 20.622 24.090 21.856 25.388 20.989 24.70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研究组 70 治疗前 4.80±0.61 4.85±0.60 4.72±0.58 4.53±0.66 4.40±0.65 4.90±0.54治疗后 1.02±0.37△ 1.03±0.41△ 0.98±0.15△ 0.85±0.10△ 1.00±0.28△ 0.96±0.17△t 44.328 43.980 52.232 46.124 40.193 58.22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ODI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ODI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ODI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VAS评分 ODI评分对照组 70 治疗前 7.58±0.62 37.82±4.51治疗后 4.56±0.59 20.54±3.62 t 29.522 24.999 P 0.000 0.000研究组 70 治疗前 7.60±0.63 37.90±4.48治疗后 1.31±0.54△ 12.03±3.50△t 63.423 38.072 P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时间 生理机能 机体疼痛 生理职能 情感影响对照组 70治疗前 58.73±3.68 55.81±3.95 54.19±3.68 56.38±3.41治疗后 70.25±3.49 71.22±3.41 72.51±3.62 72.26±3.58 t 19.004 24.707 29.693 26.873 P 0.000 0.000 0.000 0.000研究组 70治疗前58.74±3.71 55.79±3.97 54.26±3.41 56.41±3.39治疗后84.95±3.79△86.58±3.82△85.79±3.49△86.49±3.42△t 41.347 46.758 54.064 52.263 P 0.000 0.000 0.000 0.000

续表4

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腰痹”等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认为肾虚是腰痛的根本,是因肾气虚损,加之外感风、寒、湿、邪,或因劳累过度、筋骨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7-8]。肝肾亏虚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较常见证型,治疗应以疏通经络、补肝益肾、调利骨节、活血行气为基本原则[9]。

温针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借助灸火的热力刺激相关经络腧穴,以达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等效果,并可改善血液阻滞情况,实现镇痛目的。本研究中选择的大肠俞穴归足太阳膀胱经,针刺具有调肠通腑、理气降逆、强健腰膝的作用,是治疗腰腿痛的重要穴位;肾俞穴在肾虚导致的腰腿酸痛、腰痛不适等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达强壮肾气、滋补肾阴之效;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具有益气壮阳、强健腰膝、舒筋活络之效;秩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该穴位具有强腰脊、理下焦、清湿热之效;承山穴亦属足太阳膀胱经,可舒筋活络、理气止痛[10-11]。另艾草味道芳香,具有祛湿逐寒、消肿散结、温经通络等作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行温针灸,可起到温经散寒、益气活络、补肝益肾、固本培元之效。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温针灸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临床症状、腰椎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疼痛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升,利于预后。补肾通络汤组方中蜈蚣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牛膝、桑寄生、生杜仲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补骨脂补肾助阳、壮阳固精,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党参补中益气,茯苓利水渗湿,独活祛风止痛、发散解表,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奏祛风除湿、补肝益肾、濡养气血之效[1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3-14],补骨脂中含有的黄酮类、香豆素类等成分可有效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生杜仲中的木脂素等成分不仅可调节骨代谢平衡,防治骨质疏松,还可对神经根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减轻腰椎疼痛;独活以香豆素类及挥发油类为主要化学成分,其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镇痛等功效;桑寄生化学成分包括总黄酮、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等功效。温针灸疗法与补骨通络汤联合治疗,可从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协同作用,标本兼治、整体与局部兼顾,更有利于临床症状及腰椎疼痛的缓解,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温针灸疗法联合补骨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腰椎疼痛,进而提升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通络腰椎间盘腰椎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