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防漏汤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研究

2022-08-10 08:46万爱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安胎黄体酮孕激素

盛 茗,万爱女

(江西省鄱阳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 鄱阳 333100)

先兆流产的发生多与胚胎、生殖器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会出现下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流产。黄体酮属于天然孕激素,可抑制子宫收缩,稳定胚胎生长环境,缓解先兆流产的症状[1]。中医认为,先兆流产多因素体虚弱、精气不足、气血不调等所致,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治疗应以固肾安胎、益气活血为原则[2]。安胎防漏汤具有温养气血、补肾固胎的功效[3]。本研究用安胎防漏汤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19~38岁,平均(28.45±2.09)岁;确诊时孕周5~9周,平均(6.51±0.21)周;流产次数2~5次,平均(3.19±0.12)次。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8.65±2.15)岁;确诊时孕周4~8周,平均(6.68±0.15)周;流产次数1~4次,平均(3.15±0.08)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鄱阳县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妇产科学(第9版)》[4]诊断标准,且经查体、实验室检查等确诊。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肾气不足证标准。主症为妊娠期,阴道漏红,量少色淡;次症为头晕耳鸣,腰酸腹坠,有流产史,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近1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③对研究药物耐受;④依从性好,可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有妊娠毒血症;②合并其他器官组织病变;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合并妊娠期并发症。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合理补充营养物质,多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并疏导紧张情绪。同时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40)20mg,日1次,治疗14天。

观察组加用安胎防漏汤治疗。药用菟丝子20g,炒白术、覆盆子、棉花根、杜仲各10g,党参、熟地黄各15g,炒白芍、炙甘草各6g。每日1剂,煎煮,取汁300mL分装2袋,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14天。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主症按无、轻、中、重度分别记为0分、2分、4分、6分,次症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舌脉正常记0分,不正常记1分,总分为32分,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

孕激素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试剂盒选自上海纪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操作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4 疗效标准

痊愈:腹痛腰疼消失、阴道停止出血,B超复查胎儿发育良好。有效:腹痛腰疼不明显,阴道仍有少量出血、血色浅淡,B超示胎儿存活,仍有胎心搏动或搏动良好。无效:腹痛腰疼及阴道出血未改善或加重,B超示胎儿未发育,未见胎心搏动。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4d t P观察组 35 21.45±2.26 10.15±1.54 41.280 <0.001对照组 35 21.01±2.11 15.23±1.86 23.328 <0.001 t 0.842 12.446 P 0.40 <0.001

两组治疗前后孕激素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孕激素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孕激素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HCG(IU·mL-1) P(nmol·L-1)治疗前 观察组 35 1026.49±53.96 82.23±3.56对照组 35 1010.52±52.31 81.96±3.24 t 1.257 0.332 P 0.213 0.741治疗14d 观察组 35 2594.69±112.36* 120.65±5.85*对照组 35 2153.96±101.89* 110.21±5.43*t 17.190 7.738 P<0.001 <0.00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27例(足月顺产20例、剖宫产7例,母婴均健康),有效5例(3例早产胎儿存活),无效3例(行清宫术),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20例(足月顺产12例、剖宫产8例,母婴均健康),有效5例(4例早产胎儿存活),无效10例(行清宫术),总有效率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31)。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6 讨 论

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为素体阴虚、坠胎多、房事不节致肾气不足,肾虚致冲任失调,气血两虚,气虚不足以载胎,血虚不足以养胎元,胎失所系致胎动不安或滑胎。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固肾安胎为主。安胎防漏汤中菟丝子、覆盆子固冲安胎、补肾生精,炙甘草、川杜仲补肾安胎、益气滋阴,白芍、熟地黄补血养肝、滋养胎元,党参、白术、棉花根健脾益气、补肾安胎。诸药合用,有补肾益精、温养气血、固胎防漏功效。

安胎防漏汤中菟丝子含有菟丝子黄酮成分,可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高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提高促卵泡激素的水平,促进卵泡发育,从而提高HCG、P水平;熟地黄可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增殖,提高造血功能,促进血液流动,进而改善子宫及胎盘的血液循环,保证胎盘组织的血供,加强胚胎发育时营养的供给,从而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HCG、P水平,维持妊娠[7]。黄体酮可降低妊娠期子宫的兴奋性,松弛子宫平滑肌,抑制宫缩,发挥保胎的作用,促使胚胎正常生长,从而提高HCG、P水平[8]。因此,中西药合用可提高孕激素水平,起到保胎的作用。

安胎防漏汤中杜仲、芍药可抑制子宫平滑肌,降低催产素对子宫的刺激性,维持正常妊娠,减轻临床症状;党参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中医证候。黄体酮可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生长,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将子宫内膜增生期转化成分泌期,有利于胚胎发育[9]。因此,中西药联用可减轻症状。

黄体酮联合安胎防漏汤治疗先兆流产效果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安胎黄体酮孕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孕激素类药物 什么时候吃 什么时候停
徐瑞荣运用补肾健脾法治疗妊娠合并再障验案举隅
保胎药须小心服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
益肾健脾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