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电针辅治盆腔器官脱垂临床观察

2022-08-10 08:46王文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静息电针盆底

刘 云,王文朋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e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女性盆底支持组织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的疾病,具体主要有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等[1],由于较大部分女性对于盆底功能相关内容了解较少,进而导致在疾病初期未及时就诊致使病情延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身心压力与负担[2]。本研究用中药联合电针辅治轻中度POP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诊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年龄22~43岁,平均(31.76±6.84)岁;BMI(19.26~28.43)kg/m2,平均(23.52±3.46)kg/m2;生育次数1~3次,平均(1.62±1.23)次。对照组年龄21~44岁,平均(32.54±6.47)岁;BMI(19.54~28.72)kg/m2,平均(22.82±3.27)kg/m2;生育次数1~3次,平均(1.53±1.17)次。两组年龄、BMI、生育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POP-Q分期属于I度、Ⅱ度,同时中医辨证属于肾虚;②年龄20~40岁阴道分娩史;③在近3个月未接受与本病相关治疗;④无肝、肾、心脑血管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⑤无精神病史;⑥签署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尿失禁与盆底器官脱垂;②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糖尿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④对研究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予以生物电刺激方法治疗。患者排空大小便后,取仰卧位,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定盆底肌力及康复训练。把盆底肌肉治疗头放进患者阴道内,另一端连接于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根据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电流,刺激时间1~8s,间隔时间1~8s,每次使用20min,每周2次,持续1个月为一疗程。

试验组加用补肾固脱中药及电针治疗。①中药用大补元煎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山药15g,熟地15g,杜仲12g,当归12g,山茱萸12g,枸杞子10g,白术12g,升麻12g,柴胡10g,菟丝子10g,五倍子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每次100mL,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②电针:取双侧肾俞、中髎、中极、三阴交穴,波形选择疏波,隔日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评分参考刘敏如主编《中医妇科学》中肾虚证的临床表现将主症分别按照无、轻、中、重计为0、2、4、6分,将次症分别按照无、轻、中、重计0、1、2、3分。

盆底肌肌电值,盆底肌在不同活动阶段的活动能力的数值,以盆底肌电位振幅代表强度(μV),记录前静息、I类纤维、Ⅱ类纤维、后静息4个阶段。

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痊愈:POP分度0级,临床症状消失,症状积分降低大于等于95%。显效:POP分度下降1级,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症状积分降低70%~89%。有效:POP分度较前下降,临床症状减轻,症状积分降低30%~69%。无效:POP分度无变化,临床症状无变化,症状积分降低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试验组 30 12.23±2.80 3.87±2.06 13.175 0.000对照组 30 12.97±2.25 5.83±3.14 10.110 0.000 t-1.118 -2.866 P 0.268 0.006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电值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电值比较 (uv,±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电值比较 (uv,±s)

时间 组别 例 前静息 I类纤维 Ⅱ类纤维 后静息治疗前 试验组 30 8.53±2.66 20.27±4.67 18.80±5.45 9.77±3.19对照组 30 8.67±2.99 19.60±7.66 20.13±4.64 10.43±4.08治疗后 试验组 30 3.23±1.19 45.77±12.3839.27±11.94 3.73±1.41对照组 30 5.80±2.73 38.47±9.49 29.20±8.39 5.77±1.75

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经治疗盆底肌I类纤维、Ⅱ类纤维肌电压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盆底肌静息状态肌电压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

6 讨 论

本病属中医“阴挺”、“阴脱”、“产肠不收”等范畴。脾主肌肉,脾气主升,胞络者系于肾,故胞络弛缓无力与脾或肾相关,或脾肾均虚导致。临床上以气虚、肾虚最为多见,治疗应补肾固脱,补肾的同时加用补益气血之品,以标本兼治。

有研究显示,补中益气汤可以增强免疫、提高肌力等作用[3-4]。针灸能够增强肌体免疫与抵抗力及调节功能,无论是单纯的针灸治疗或是针灸综合治疗对于POP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5]。

中药联合电针治疗POP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盆底肌肌力、降低盆底肌静息张力,具有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静息电针盆底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中秋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不准时睡觉堪比熬夜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