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2022-08-10 08:46赵志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压缩性骨密度功能障碍

赵志刚

(河南省西华县中医院骨科,河南 西华 466600)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属于临床中相对常见的疾病,一般在老年人群中高发。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会存在较大的骨量丢失,影响患者的骨质结构,应用单纯抗骨质疏松并结合牵引治疗,能够短时间内实现症状缓解,但远期效果不佳[1-2]。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术后生存质量改善,缓解疼痛[3-4]。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用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2~74岁,平均(60.42±1.12)岁;病程2~12d,平均(7.11±2.14)d。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2~75岁,平均(60.33±1.25)岁;病程2~13d,平均(7.20±2.08)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中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5]。存在明确外伤史、局部有后突畸形、压痛、肿痛,存在腰部活动障碍,经过X线片检查可对其明确骨折部位、椎体压缩程度明确,骨密度检查BMD<M-2SD。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具备完善一般资料;③具备保守治疗适应症,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轻度椎体压缩骨折,无神经压迫,无稳定性受损;④配合完成整个实验过程;⑤家属及患者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不全;③无法配合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患者平卧位,一名医生可将双手放在患者腋下,另一名医生将患者脚踝部固定,实现水平牵引及反方向牵拉,患者腰背松弛后需要抬高患者的下肢,促进腰背部过伸位置,适当提高过深力度,可逐渐加大操作力度,持续时间为10min,随后用手对骨折区棘突部位按压后对背部实施按摩,促进肌肉逐渐松解。牵引复位后,患者维持仰卧位,将一薄软枕垫于腰背部,软枕中心对应患椎正下方,根据对疼痛的耐受性和椎体压缩程度逐渐增厚软枕。软枕应放置于患椎正下方,为了更好的起到复位作用,软枕宜制成“塔”形,垫枕时间为4周。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进行喷鼻治疗,如疼痛感较强可1日用药2次,每次喷2下,轻度疼痛每日1次即可。入院3天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主要是挺胸运动,以肩、臀紧贴床为准。1 周后采用五点支撑法进行训练,如患者觉可承受更大幅度,可紧接着开展三点式锻炼。3周后条件允许可行飞燕式锻炼。

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取足三里穴、腰椎夹脊穴、腰阳关穴、太溪穴针灸,于胸腹部穴位针灸过程中应保持仰靠坐位或仰卧屈膝位,背部穴位取穴尽量保持俯卧位或俯卧位,利用左手拇指进行穴位按压,右手食指持针,应紧靠指甲缘处实现垂直进针,适度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0min行针1次,行针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1日1次,1周治疗5次,休息2天后继续治疗。

两组均治疗6个月。

3 观察指标

用骨密度仪(江苏亿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患者的股骨大粗隆、股骨颈的骨密度进行检测。

功能障碍指数应用ODI评分表进行评价,独立问卷填写,对于腰背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情况进行反馈,得分越高功能障碍越大。

评估治疗前后腰背痛、腿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症状,无计0分,症状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计1分,症状中等;可忍受计2分,症状严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计3分。

4 疗效标准

依照《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6]制定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显效:症状、体征发生较大改善,腰椎痛感消失,无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结构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均改善,腰椎痛感减轻,但仍存在轻度功能障碍。无效:病情变化不明显或病情恶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大粗隆骨密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大粗隆骨密度比较 (g/cm2,±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大粗隆骨密度比较 (g/cm2,±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对照组 45 0.42±0.11 0.45±0.12 0.52±0.11 0.54±0.12观察组 45 0.41±0.12 0.49±0.11 0.59±0.14 0.61±0.17 t 0.610 2.2360 4.269 3.919 P 0.544 0.028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 (g/cm2,±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 (g/cm2,±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对照组 45 0.64±0.12 0.68±0.14 0.70±0.19 0.75±0.24观察组 45 0.65±0.14 0.74±0.25 0.84±0.48 0.92±0.22 t 0.559 7.667 4.943 4.562 P 0.578 0.00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对照组 45 47.38±1.94 42.45±1.36 35.63±1.07 30.45±1.42观察组 45 47.63±1.72 25.61±1.64 20.54±1.12 10.61±0.54 t 0.865 83.063 94.605 93.726 P 0.390 0.00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对照组 45 6.31±0.64 3.81±0.41 2.75±0.28 2.04±0.21观察组 45 6.25±0.67 3.02±0.33 2.11±0.23 1.26±0.13 t 0.434 10.069 11.848 21.185 P 0.665 0.00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时间 例 腰背痛 腿痛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对照组 治疗前 45 2.38±0.26 2.24±0.25 2.30±0.25 2.27±0.27观察组 45 2.45±0.29 2.33±0.26 2.28±0.26 2.31±0.25 χ2 1.002 1.674 0.372 0.729 P 0.319 0.098 0.711 0.468对照组 治疗后 45 1.42±0.16 1.37±0.13 1.25±0.14 1.21±0.13观察组 45 1.05±0.11 0.98±0.10 1.01±0.12 0.90±0.10 χ2 12.783 15.951 8.731 12.679 P 0.000 0.000 0.000 0.000

6 讨 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骨质疏松症属于骨折愈合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刺对于特定穴位进行有效刺激,实现气血调节、除湿祛风、舒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通畅,加速骨折愈合时间。针灸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使机体中的骨钙素水平被激活,促进康复[7-9]。

针灸联合牵引复位、西药治疗可加速骨折愈合,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压缩性骨密度功能障碍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CONTENTS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