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补中益气汤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2022-08-10 08:46李聚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益气汤莫沙食管炎

李聚和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卫生院内科,河南 郑州 450061)

反流性食管炎指十二指肠液、胃酸非正常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溃疡、糜烂等症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时患者伴有反胃、烧心等症状[1]。常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等药物治疗。奥美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莫沙必利能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与胃气上逆、脾胃气机失调有关,加味补中益气汤有和胃止痛、抑酸降逆之效。本研究用加味补中益气汤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2例,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24~47岁,平均(31.66±2.21)岁;病程1~5年,平均(2.12±0.57)年;内镜分级为Ia级10例,Ib级9例,II级7例,III级1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5~48岁,平均(32.12±2.36)岁;病程1~4年,平均(2.25±0.51)年;内镜分级为Ia级9例,Ib级7例,II级11例,III级9例;两组基线资料(内镜分级、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P>0.05)。

中医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2]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主症为反酸、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泛吐清涎;次症为大便不畅,食少纳差、神疲乏力、胃脘痞满。脉弦或涩,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红。主症至少符合3项,或主症符合2项及次症至少符合1项,结合脉、舌可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

西医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进展》[3]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典型症状为反流、烧心,非典型症状为背痛、胀满、嗳气、咽部有异物感等,且经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有病理样改变,胃镜检查0级为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a级为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Ⅰb级为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Ⅱ级为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Ⅲ级为广泛发红、糜烂、融合且呈全周性融合≥75%。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胃镜检查Ⅰa~Ⅲ级。排除伴有严重胃溃疡,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先天性食管畸形,意识模糊不能配合研究,对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巧克力、咖啡,少食多餐,控制体重。口服奥美拉唑(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94),莫沙必利(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52)。奥美拉唑20mg,1日1次;莫沙必利5mg,1日3次。持续治疗8周。

治疗组加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旋覆花20g,炙黄芪20g,煅乌贼骨20g,炙甘草12g,炒白术12g,党参12g,枳壳12g,浙贝12g,法半夏10g,柴胡10g,当归6g,陈皮6g,升麻6g,大枣6枚,蒲公英6g,黄连5g,生姜3片。水煎400mL,早晚温服各200mL。持续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

胃肠动力(胃动素、胃泌素)变化。胃镜下食管黏膜改善情况,镜下分级为0级、Ia级、Ib级、Ⅱ级、Ⅲ级,并依次记为0、1、2、3、4分。

4 疗效标准

胃痛、反流、烧心等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积分0分为痊愈。胃痛、反流、烧心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积分减少2分为显效。胃痛、反流、烧心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镜检查积分减少1分为有效。未达“有效”标准甚至加重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动力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动力指标比较 (n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动力指标比较 (ng/L,±s)

组别 例 胃泌素 胃动素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163.61±22.31 104.23±25.31 450.88±76.32 182.77±46.62对照组 36 163.51±21.89 140.22±26.32 450.33±75.97 287.46±55.31 t 0.019 5.914 0.031 8.684 P 0.985 <0.001 0.976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黏膜计分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黏膜计分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黏膜计分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3.26±0.52 1.01±0.45对照组 36 3.24±0.49 2.12±0.41 t 0.168 10.940 P 0.867 <0.001

6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胃及十二指肠功能失常、反流屏障破坏等因素有关,在多种病因作用下,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异常,使十二指肠液、胃内食物、胃液流入食管,损伤食管黏膜。目前,常用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促进胃动力的方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莫沙必利属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作用于消化系统,促进胃动力,通过兴奋5-羟色胺受体,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增强胃部收缩力、增加十二指肠及胃的协调性,进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奥美拉唑口服后特异性分布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通过不可逆性结合H+,K+-ATP酶的巯基,进而抑制胃酸分泌最后步骤,对各种问题引起的强酸均有抑制作用,但西医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5]。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反酸”、“胃痛”、“食管瘅”等范畴。病因多与饮食不节、七情失调、外感六淫有关。六淫即燥、暑、风、寒、湿、火外感病邪的统称。其六淫可单独致病,亦可相兼为病[6]。《丹溪心法·吞酸》说“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明代戴原礼亦云“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其食不得传化,故作酸也”,故说明湿热聚集于胃则发此病。治疗应以健脾养胃,疏肝行气为主。加味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之效;旋覆花微温,归胃、肺、大肠经,有和胃降逆之效;煅乌贼骨性温,归肾、脾经,有收敛抑酸之效;蒲公英、炙甘草、党参、炒白术、法半夏、浙贝母为臣药。党参性平,有补肺气,健脾胃之效;炒白术性温,归脾胃经,有燥湿利水、补气健脾之功;当归性温,归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枳壳微寒,归脾、胃经,有行滞消积,理气宽胸之效;陈皮性温,归肺经,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之效。药理研究证明,半夏能促进黏膜修复、抑制胃液分泌,调节胃肠功能。浙贝母能增强小肠收缩及蠕动。蒲公英能抗炎消肿,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破损食管黏膜。柴胡具有抗消化道溃疡、保肝利胆等作用[7-8]。

加味补中益气汤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且能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益气汤莫沙食管炎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Network pharmacology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Huangqi(Astragalus Radix)and Jinyingzi(Rosae Laevigatae Fructus)in treating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老年便秘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观察及评价
莫沙必利分散片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功能异常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