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2022-08-10 08:46孙丹丹郭刘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川芎嗪丹参分类器

孙丹丹,郭刘备

(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是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多用他汀类和硝酸酯类药物,可有效缓解心绞痛,但长时间服用不良反应较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提取丹参中的丹参素、川芎中的川芎嗪,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等良好作用[1]。本研究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6~83岁,平均(73.4±5.61)岁;病程1~11年,平均(5.35±1.91)年;冠状动脉积分为(76.7±6.5)分;体质量指数为(27.3±3.4)kg/cm²。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67~83岁,平均(73.5±5.63)岁;病程1~12年,平均(5.34±1.89)年;冠状动脉积分为(76.4±6.3)分;体质量指数为(27.2±3.3)kg/cm²。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及冠状动脉积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内科学》2013年版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①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II级,冠状动脉造影可见至少一处狭窄程度≥75%;②典型心绞痛症状分级为II~IV级;③有典型缺血性心电图表现,即T波倒置≥0.2mV或一过性/新发ST段压低≥0.1mV。

迟恒将“拟发”的陵矿尾砂危库治理工程的采访调查报道发给陵矿办事处,标题是“不筑铜堤铁坝,难保万世巍然”,对方表示,需认真核实后回复。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标准》心血瘀阻证[3]。表现为心悸不宁、气短喘促、胸闷、心胸疼痛如针刺感、疼痛放射至肩背及手臂内侧,夜间加重,甚者心痛彻背,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紫暗,脉弦涩。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血液、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对试验使用药物有禁忌症或过敏史;⑤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不能配合。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餐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84)1天1次,每次40mg,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6448),将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天1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用济南高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邦健心电图机,以Morris法计算出PtfV1值,公式为当V1导联P波为正负双向时,PtfV1值=终末负性P波振幅(mm)×时间(s)。

参考《中医心病之心绞痛诊断与疗效标准》[5],采用4级评分,主证为胸痛、胸闷按0~6分,次证为心悸、气短喘促按0~3分,计算总分,得分越高表示中医证候越严重。

Unlike its other surgical counterparts,cardiac surgery was a relatively unknown subspecialt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In 1881 at the Vienna Medical Society,Theodore Billroth once proclaimed.

所谓的锂电池组均衡控制策略主要是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放电和待机三种方式进行平衡[13],均衡控制的工作流程一般是:首先对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也就是对电池组是处于充电、放电、搁置三种状态的判断;通过电池组的SOC算法计算单个电池的剩余能量,从而判断整体电池组的能量差是否处于均衡状态,未达到均衡指标则无需进行均衡控制,达到均衡指标则按照控制策略进行均衡控制,控制过程中要对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均衡指标降低到控制范围外即停止均衡控制,相对应的均衡控制策略如图1和2所示。

为了尽快还债,自买车之日起,他一日三餐都啃馒头,吃泡面,长期营养不良,加之过度劳累,他患上了贫血病。2009年4月的一天,他昏倒在了办公室里。终于,在劳动节前,他还清了5万元的外债,还略有节余。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率大于等于80%,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指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率为50%~79%,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率低于50%,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5 治疗结果

纳入标准:①符合不稳定心绞痛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65岁;③CCS分级为II~III级[4];④心绞痛发作频率≥5次/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min;⑤经冠状动脉CT、超声造影和(或)运动平板试验诊断为冠心病,且服药治疗超过6个月症状仍控制不理想;⑥生命体征平稳;⑦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胸痛 胸闷 心悸 气短喘促 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4.76±1.21 2.33±0.79*4.91±1.04 2.05±0.66*2.25±0.76 0.93±0.46*2.36±0.84 0.89±0.44*14.28±3.82 6.20±2.33*对照组 40 4.74±1.19 3.45±0.94*4.89±1.08 3.71±0.86*2.21±0.73 1.59±0.66*2.33±0.79 1.44±0.64*14.17±3.76 10.19±3.11*t 0.075 5.769 0.084 9.685 0.240 5.189 0.165 4.479 0.130 6.494 P 0.941 0.000 0.933 0.000 0.811 0.000 0.870 0.000 0.897 0.000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PtfV1值(-mm·s) CI(L/m2) EF(%) E/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0.032±0.006 -0.027±0.004* 1.88±0.29 2.03±0.04*68.85±14.56 74.88±10.19* 1.04±0.36 0.90±0.22*对照组 40 -0.033±0.007 -0.030±0.005* 1.86±0.28 1.91±0.16 68.87±14.60 69.64±10.33 1.05±0.38 1.02±0.28 t 0.686 2.963 0.314 4.602 0.006 2.294 0.121 2.131 P 0.495 0.004 0.755 0.000 0.995 0.025 0.904 0.036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指标比较见表3。

用迈瑞DC-N2S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计算出E峰与A峰比值(E/A)。

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TC TG LDL-C H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6.08±0.68 3.71±0.46* 2.52±0.51 1.59±0.53* 4.19±1.04 2.71±0.80* 1.12±0.33 1.36±0.31*对照组 40 6.07±0.65 4.66±0.52* 2.53±0.53 1.83±0.52* 4.18±1.02 3.44±0.94* 1.11±0.32 1.20±0.36 t 0.067 8.654 0.086 2.044 0.043 3.740 0.138 2.130 P 0.947 0.000 0.932 0.044 0.966 0.000 0.891 0.036

两组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病位在脉络,为病邪久滞,阻塞脉络所致。叶天士认为“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绵不去”,久病伤及经气,日渐入血,内生瘀阻,气血不行,脉络不利,进而进展为生浊、出血,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及发展的过程[7]。治疗应以活血通脉,益气补血,化瘀止痛为法。

常见的有监督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有KNN、SVM、决策树、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等方法。针对相同的数据集,每种分类方法拥有不同的准确性性能。本文采用LS分类器、SVM分类器、KNN分类器、LDC 4种常见分类算法进行对比验证,对比各自分类器的识别准确性,从中寻找出识别率最高的分类算法用于基于脚步惯性传感数据的人员运动速度识别。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往往会进一步引发喘息行支气管炎,这已成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起初为干咳,而后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通常伴有发热,多见于伴有过敏史的3岁以下婴幼儿;此外,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往往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类似哮喘的症状,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2]。本研究重点探索氧气雾化吸入对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丹参性寒、味苦,入心、肝、心包经,具有活血化瘀、养血止血的作用;川芎辛温,即可行散,又可入血分,上行则能至巅顶,下行则能至血海,可行气止痛、活血祛风[8]。

药理研究表明[9],丹参素、丹参酮具有较强的扩张冠状动脉,使心肌血流量增加,抗血栓形成和抗氧化,保护心肌,同时还可促受损组织细胞再生和修复,使心肌缺血、组织缺氧状态得到改善,从而改善微循环。川芎嗪、川芎萘呋内酯可刺激大脑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起到促进血液循环、体液循环的作用;二者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状态,显著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同时使血小板聚集机制得到抑制,达到改善心肌缺血及微循环,保护心肌的目的[10]。研究指出[10],川芎嗪可活血、降脂,有促进脂类代谢的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还能有效改善冠心病血脂代谢异常,从而阻止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及进展。

猜你喜欢
川芎嗪丹参分类器
川芎嗪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学贯中西(6):阐述ML分类器的工作流程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川芎嗪联合丹参多酚酸对家兔的抗凝血作用及其机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基于朴素Bayes组合的简易集成分类器①
RP-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川芎嗪的含量
基于特征选择的SVM选择性集成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