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活血祛瘀针刺辅治慢性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疗效观察

2022-08-10 08:46全丽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气滞血瘀腰部

全丽静

(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康复疼痛科,河南 郑州 450008)

腰肌劳损(Lumbar Muscle Strain,LMS)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及中老年群体,主要引发原因为长期固有姿势用腰或者频繁弯腰导致腰部发生持续性负重最终导致腰部肌肉损伤,或者发生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及时逐步转为慢性腰肌劳损[1]。发病后常见症状为腰部大范围酸痛,拉伸及沉重感明显,且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的核心在于活血行气[2]。身痛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配合活血祛瘀针刺能理气止痛,本研究用其辅治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研究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5~79岁,平均(69.55±5.92)岁;病程1~8年,平均(4.22±0.82)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5~80岁,平均(69.92±5.87)岁;病程1~7.5年,平均(3.90±0.8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3]关于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腰部损伤时间较长、酸痛且伴有沉重感、按压后可减轻疼痛、腰部活动范围受限及无法用影像学检查出异常,且反复发作。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关于气滞血瘀型腰肌劳损。主症为腰痛且有定处,次症为腰部板硬,舌质暗紫有瘀或涩。有症状1~2项即可判定。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处于慢性腰肌劳损发作期,且腰部耐力试验时间在1min以下;②对身痛逐瘀汤耐受;③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腰部外科手术史;②伴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③对中药过敏或不耐受;④存在精神或语言障碍,无法完成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塞来昔布胶囊(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414)餐后口服1粒,每日2次。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服药同期配合物理治疗,对腰部进行温热敷,可采取俯卧位方式在腰部放入热水袋等热敷,注意温度不能过高,控制在50℃左右,每次30min。可用低功率激光疗法替代热敷通过其产生的弱激光生物剌激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镇痛以缓解腰肌痉挛,抑制疼痛。每日至少1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治疗组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①身痛逐瘀汤:秦艽、红花、桃仁、羌活、没药、牛膝、当归、香附各10g,川芎、甘草、五灵脂、乳香、青皮各6g,地龙12g。若微热,加苍术、黄柏各10g。气虚,加黄芪50g。加水煎至100mL口服,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②活血祛瘀针刺法:患者俯卧位,取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环跳、昆仑双侧穴位。消毒后使用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穴采用“三才法”:先刺入“天”部(约10mm),运用提插捻转补法,行针得气后,再刺入“人”部(约20mm),运用提插捻转补法,行针得气,最后刺入“地”部(约30mm),进行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30min。环跳穴、昆仑穴进行平补平泻的针刺方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需要行针1次。每日1次,6次休息1天,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5]: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标准[6]为参考,包括疼痛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社会生活等10部分进行评分,每部分6个选项,最高分5分,最高分为45分,严重程度与分数成正比:0~4分无功能丧失,5~14分为轻度功能丧失、15~24分为重度功能丧失,25~34分为严重功能丧失、超过34分表示功能完全丧失。

腰椎运动功能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表(JOA 评分)[6]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腰椎运动功能变化,分为主观症状、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受限度及膀胱功能四个方面,总分0~29 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轻。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0分表示没有疼痛、5分表示中度感觉的疼痛、10分表示剧烈的疼痛,受试者根据自身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在直线上做出标记,标记的数值即为痛觉评分分数。

依次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天、3天、7天、14天平躺状态,弯腰状态及坐立状态评分。

4 疗效标准

按《中药新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疼痛及日常活动障碍消失或基本消失,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减少≥90%。显效:疼痛、日常活动障碍等明显减轻,但仍有轻微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减少60%~89%。有效:疼痛、日常活动障碍等减轻,但时有加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减少30%~59%。无效:疼痛、日常活动障碍均未减轻,甚至加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减少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JOA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JOA评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JOA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期 Oswestry评分 JOA评分研究组 60 治疗前 21.23±3.46 11.88±1.87治疗后 4.38±1.23*△ 23.21±5.36*△对照组 60 治疗前 20.98±3.52 11.96±1.95治疗后 10.10±2.12* 18.46±4.95*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期 平躺状态下疼痛评分弯腰疼痛评分站立疼痛评分研究组 60治疗前 5.98±0.85 6.03±0.95 6.35±1.06治疗后1天 5.22±0.80 5.96±0.92 6.21±1.01治疗后3天 4.98±0.78*△ 5.26±0.87*△ 5.45±0.92*△治疗后7天 3.66±0.59*△ 4.03±0.76*△ 3.35±0.62*△治疗后14天 1.93±0.32*△ 2.78±0.23*△ 2.50±0.48*△治疗前 5.88±0.96 6.11±0.89 6.29±0.98治疗后1天 5.53±0.81 5.87±0.82 5.89±0.86治疗后3天 4.56±0.63* 5.11±0.74* 5.12±0.73*治疗后7天 3.68±0.56* 4.68±0.55* 4.29±0.70*治疗后14天 2.90±0.42* 3.16±0.36* 3.00±0.61*对照组 60

6 讨 论

气滞血瘀型腰肌劳损为病变部位气运行不畅,血运行受阻,肝肾脏腑功能失调所致[8]。治疗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协调。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9]卷下。方中秦艽祛湿止痛,桃仁活血,当归补气活血,红花,川芎,五灵脂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没药活血消肿,乳香活血通络,香附理气止痛,地龙、牛膝舒筋通络、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之效。

《内经》[10]认为气滞血瘀属瘀血阻滞经络,导致气血失调。“凡病皆内血气壅滞,针以开导之”,说明针刺可开瘀导滞,行气活血,疏经活络,畅通气机。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环跳、昆仑双侧穴位,以“三才”针法进行多层次治疗。肾俞穴为背俞穴,针刺可疏通腰部瘀滞经络,顺畅气血,调节脏腑之气。针刺气海俞,可调节阴阳,宣通气机,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周流全身。针刺大肠俞穴可通肠腑、强腰膝、舒筋活络、行气活血[11-12]。三穴为治疗腰关键穴位,直接作用与病变部位效果直接。针刺环跳穴具有通利腰腿,疏通气血经络,宣散表邪,祛除阴寒,调和气血,通阳助阳的功效。针刺昆仑穴,可以有效的疏通腰背部的气血,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三才”针法由表及里,以上诸穴配伍,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肾益气作用,对气滞血瘀型腰肌劳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13]。

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活血祛瘀针刺法辅治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气滞血瘀腰部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