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祛瘀方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2022-08-10 08:47崔喜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血气炎性发作

崔喜英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急诊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发率、病死率较高等特点,其急性发作短时间内出现咳嗽、喘息加重、咳痰量明显增多等症状,COPD急性发作由于症状加重及反复发作,致使病情恶化,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本研究用化浊祛瘀方辅治COPD急性发作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2~74岁,平均(67.28±2.85)岁;病程5~12年,平均(7.27±1.36)年;急性发作期时间12~46h,平均时间(25.46±5.38)h。试验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6.84±3.12)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7.62±1.25)年;急性发作时间14~43h,平均时间(24.73±5.12)h;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COPD急性发作诊断标准[1]:伴有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肺功能通气检查1s率小于0.7。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COPD痰热蕴肺型诊断标准[2]。主症为咳嗽、喘息、痰多且黏腻;次症为舌苔淡白、脉细沉。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60岁;③可坚持治疗;④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对研究药物过敏;③伴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平喘、化痰、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另用盐酸氨溴索(青岛圣邦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74089)60mg,口服,日1次;硫酸沙丁胺醇(河北康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3022096)6mg,口服,日3次。

试验组加用化浊祛瘀方治疗。药用地龙20g,当归15g,黄芪20g,五味子15g,川芎15g,赤芍20g,茯苓15g,枇杷叶8g,紫菀10g,红花8g。每日1剂,用水煎至400mL,1次200mL,日2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3 观察指标

采用血气分析仪对血气指标[PaO2(脉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pH]进行检测。

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PEF(呼气峰值流速)]。

血清炎性因子[CRP(C反应蛋白)、IL-8(白细胞介素-8)、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分率=治疗前后积分差/治疗前积分*100%,依据减分率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拟定疗效。减分率大于等于95%,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临床痊愈。减分率70%~94%,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为显效。减分率30%~69%,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为有效。减分率小于30%,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呈加重趋势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PaO2(mmHg)PaCO2(mmHg) pH治疗前 试验组 43 69.28±11.23 67.83±9.46 6.15±1.24对照组 43 68.84±10.65 68.39±9.84 6.38±1.21 t 0.186 0.269 0.871 P 0.853 0.789 0.387治疗后 试验组 43 82.36±12.36 45.37±7.26 7.23±1.28对照组 43 73.25±11.72 57.63±6.84 6.42±1.25 t 3.507 8.059 2.969 P<0.001 <0.001 0.00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FVC(L) FEV1(L)FEV1/FVC(%)PEF(L/s)治疗前 试验组 43 2.07±0.72 1.34±0.28 64.73±2.16 67.38±3.12对照组 43 2.14±0.76 1.37±0.31 64.02±2.09 66.82±3.23 t 0.439 0.471 1.549 0.817 P 0.662 0.639 0.125 0.416治疗后 试验组 43 2.81±0.68 2.25±0.32 80.07±2.38 85.27±4.35对照组 43 2.36±0.73 1.74±0.29 73.73±2.26 78.52±3.84 t 2.958 7.744 12.667 7.628 P 0.004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IL-8(ng/L) CRP(mg/L)TNF-α(pg/mL)治疗前 试验组 43 15.37±2.46 74.41±9.34 72.36±17.28对照组 43 14.82±2.37 75.26±8.62 71.74±16.84 t 1.056 0.439 0.168 P 0.294 0.662 0.867治疗后 试验组 43 5.62±2.25 8.29±2.17 24.84±11.36对照组 43 8.36±2.63 12.39±2.51 31.27±12.83 t 5.191 8.103 2.461 P<0.001 <0.001 0.016

6 讨 论

COPD急性发作是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伴有气促、胸闷、腺体增生、支气管黏膜上皮受损等症状。目前临床常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其短时间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对急性发作期疗效欠佳,且极易复发,长期服用较易产生耐药性,影响病情好转。

COPD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痰热蕴肺型COPD主要由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血瘀肺热、脾运失常而引起,故治则为平喘止咳、祛瘀化痰、宣肺清热[3]。化浊祛瘀方方中黄芪、当归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平喘宣肺之功,二者合用共为君药;茯苓、紫菀、川芎三者共为臣药,具有止咳泻肺、养心补肾、补中健脾之功效;五味子、赤芍具有祛瘀活血、生津益气之功,二者合用共为佐药;枇杷叶、红花二者合用共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之功。诸药合用,可达止咳润肺、祛瘀化痰、健脾补气的效果[4]。

FVC、FEV1、PEF可间接体现COPD急性发作气流受限程度,急性发作期间其水平均有所降低,因此,肺功能检查可评估病情好转及预后情况。相关研究表明[5],PaO2可间接反映外呼吸功能及氧分压情况,PaCO2可反映机体酸碱平衡及肺部通气情况。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用化浊祛瘀方辅助治疗可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动脉血气状态。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黄芪、当归具有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川芎具有恢复血液微循环、改善肺部充血状况的作用,茯苓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改善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研究发现[6],COPD急性发作与T淋巴细胞、中性细胞粒聚集有着密切关系,COPD急性发作病机实质为肺部发生慢性炎症,致使肺部IL-8、TNF-α、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化浊祛瘀方辅助治疗COPD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发生。原因可能在于紫菀、赤芍具有抑制体内炎性因子释放、消炎抗菌的作用。

综上可知,化浊祛瘀方辅治COPD急性发作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状态,恢复肺功能,抑制炎性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血气炎性发作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