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疗效观察

2022-08-10 08:47葛文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阻络通络黏度

葛文芳

(江西省玉山县中医院,江西 玉山 334700)

急性脑梗死(AC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医认为,ACI多因脑脉痹阻、气血逆乱所致,以风痰阻络型最为常见,治疗应以化痰通络为基本原则[1-2]。本研究在西药基础上自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ACI风痰阻络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9岁,平均(65.75±5.01)岁;病程6~72h,平均(23.59±4.56)h;体重指数(BMI)19~29kg/m2,平均BMI(23.77±1.04)kg/m2;梗死部位为脑叶梗死10例,基底节梗死15例,脑干梗死5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6.03±4.97)岁;病程9~70h,平均(23.61±4.60)h;BMI 19-30kg/m2,平均BMI(23.75±1.10)kg/m2;梗死部位为脑叶梗死11例,基底节梗死15例,脑干梗死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的诊断标准:起病突然,常常伴有多种诱因及先兆症状;局部或全面神经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不限;CT或MRI显示病变部位。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风痰阻络的诊断标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舌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

纳入标准:①年龄40~80岁;②临床病历资料完整;③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④发病时间6~72h;⑤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3分;⑥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精神疾病;④对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⑤合并恶性肿瘤。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S.p.A,国药准字HJ20160685)100mg,日1次;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500mg,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宁波科尔康美诺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620)20mg,每晚1次。对症给予降压、降糖等处理。

观察组加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药用丹参、茯苓、赤芍各15g,香附、半夏各15g,白术、红花、天麻、桃仁各10g,制胆南星10g。头晕、头痛加川芎10g、杭菊15g、夏枯草15g、钩藤15g,言语謇涩加炙远志、石菖蒲各10g,口苦、苔黄腻、心烦等加黄连10g、黄芩10g、栀子15g,上肢偏瘫加片姜黄、桑枝各10g,下肢偏瘫加续断、牛膝各15g,便秘加大黄6g、火麻仁15g。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温服,每次服200mL。

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赛科希德SA-9000测定仪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高、低切黏度。

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前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后两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同型半胱胺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HCY、NSE及Ang-2水平,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中医证候积分: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目眩、肢体麻木4项中医症状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评估,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症状分别计0、1、2、3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4 疗效标准

依据NIHSS评分评估。NIHSS评分减少大于等于90%为临床痊愈。NIHSS评分减少46%~90%为显效。NIHSS评分减少18%~45%为有效。NIHSS评分小于18%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血浆黏度(mPa·s) 全血高切黏度(mPa·s) 全血低切黏度(mPa·s) 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2.06±0.07 1.85±0.07* 6.60±1.28 5.68±1.09* 9.05±1.78 6.78±1.11* 5.76±0.92 4.60±0.37*观察组 30 2.08±0.06 1.61±0.05* 6.58±1.17 5.06±0.80* 8.99±1.84 6.20±1.03* 5.67±0.84 4.31±0.30*t 1.188 15.281 0.063 2.512 0.128 2.098 0.396 3.335 P 0.240 0.000 0.950 0.015 0.898 0.040 0.694 0.00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hs-CRP(mg/L) IL-6(ng/L)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16.98±3.22 12.62±3.05* 78.87±16.34 40.33±8.05* 13.27±2.98 8.51±2.12*观察组 30 17.02±3.16 8.36±1.06* 79.12±15.98 35.31±7.68* 13.58±3.12 4.70±1.15*t 0.049 7.226 0.060 2.471 0.394 8.653 P 0.961 0.000 0.952 0.016 0.695 0.000

两组治疗前后HCY、NSE及Ang-2水平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HCY、NSE及Ang-2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HCY、NSE及Ang-2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HCY(μmol/L) NSE(μg/L) Ang-2(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22.28±4.12 15.34±3.27* 19.37±2.49 9.78±2.14* 22.18±2.09 30.75±3.48*观察组 30 22.17±4.05 13.09±3.20* 18.79±2.52 8.20±2.02* 22.24±2.15 36.54±3.27*t 0.104 2.694 0.897 2.941 0.110 6.641 P 0.917 0.009 0.374 0.005 0.913 0.000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头晕目眩 肢体麻木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2.03±0.40 1.12±0.25* 2.08±0.35 1.06±0.21* 1.98±0.34 1.05±0.24* 1.78±0.34 0.94±0.20*观察组 30 2.11±0.35 0.84±0.16* 2.03±0.37 0.78±0.15* 2.04±0.31 0.84±0.20* 1.92±0.37 0.72±0.14*t 0.824 5.167 0.538 5.943 0.714 3.682 1.526 4.936 P 0.413 0.000 0.593 0.000 0.478 0.001 0.132 0.000

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6 讨 论

ACI属中医“中风”范畴。风痰阻络型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脾胃亏虚,脾失健运,水谷运化不畅,导致痰浊内生,日久痰凝血滞,痰瘀交结,血脉痹阻而发病[5-6]。“风”、“痰”、“瘀”三者既是ACI致病因素,亦是病理产物,三者互为因果[7]。因此,治疗应以祛风化痰、化瘀通络为基本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ACI后病理损伤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炎症反应、脑缺血半暗带内血管生成等有关[8]。ACI患者血液处于高凝和高聚集状态,血流速度减慢,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9]。ACI发生后脑组织坏死及缺血区域损伤会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导致hs-CRP、IL-6、TNF-α大量释放,且其水平与ACI损伤程度呈正相关。ACI发生后,NSE可通过损伤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神经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异常。HCY可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小板功能,加速血栓形成[10]。Ang-2是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可增加脑血流,改善脑梗死周边区域的脑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及Ang-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s-CRP、IL-6、TNF-α、HCY、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确切,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生成,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炎症反应,安全可靠。加味化痰通络汤方中半夏润肺化痰,白术燥湿利水、补气健脾,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丹参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赤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香附疏肝解郁,红花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白术健脾补气、健脾燥湿,天麻熄风止痛、平肝潜阳,桃仁止咳平喘、活血祛瘀,生大黄祛瘀通经,胆南星温化寒痰。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痰、化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术具有具有抗凝、抗氧化等作用;生大黄能够增强神经元的自我修复,保护脑组织;红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12-13]。在常规西药治疗风痰阻络型ACI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可标本兼顾、互相补充、协同增效,进而加速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加味化痰通络汤辅治风痰阻络型ACI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脑血管生成,效果确切,且安全。

猜你喜欢
阻络通络黏度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