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减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22-08-10 08:4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桂枝左室西药

杨 辉

(江西省靖安县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江西 宜春 330600)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结果,主要表现为心肌结构和心肌功能改变、体液潴留等[1-2]。本院用桂枝汤加减辅治慢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诊的慢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西药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3~76岁,平均(64.31±4.54)岁;病程3~10年,平均(7.82±1.70)年;原发病为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7例。中西医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78岁,平均(64.26±4.47)岁;病程3~11年,平均(8.01±1.62)年;原发病为冠心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心功能分级为Ⅱ级9例,Ⅲ及14例,Ⅳ级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Ⅰ级为有心脏病,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体力活动不会造成疲劳,呼吸困难或心悸或心绞痛;Ⅱ级为有心脏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日常活动引起疲倦、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为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的运动量即可引起疲倦、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Ⅳ级为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无法在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进行体力活动,休息时即出现。

诊断标准:①西医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电图示ST-T改变,或QT间期延长,或QRS波群电压低;经心脏超声检查可见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心脏体积明显增大;放射性核素检查显示心肌缺血和室壁运动异常;伴有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临床症状;肺部可闻及啰音;颈静脉怒张等。②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心阳虚证相关诊断标准。表现为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胸部闷痛、口唇青紫、面浮肢肿、小便短少、口干心烦,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②无药物使用禁忌症;③年龄45~79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组织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等疾病;②合并精神病、认知交流缺陷;③对药物过敏、过敏体质;④凝血功能障碍;⑤既往有心脏手术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地高辛[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128]0.25mg,日1次;美托洛尔片(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50044)6.25~12.5mg/d,连续服用7d后加倍服药剂量;呋塞米片(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902)20mg,日1次。

中西医组加用桂枝汤治疗。药用桂枝(去皮)、茯苓、生姜各15g,附子12g(先煎),大枣6枚,炙甘草9g。痰多者加厚朴,喘逆甚者加杏仁,气虚自汗者加白术15g、黄芪30g,兼瘀血者加桃仁、赤芍各10g,口干、心烦内热者加天花粉20g、知母15g,胸痹胸闷者加川芎10g、桔梗10g、薤白10g、瓜蒌20g,胁下有痞块加三棱、莪术各10g,水肿甚加泽泻10g。每日1剂,煎汁300mL,分成两袋装,于早晚2次饭后各温服1袋。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胸部闷痛、口唇青紫、面浮肢肿、小便短少、口干心烦症状进行评估,依据症状无、轻度、中度、重度赋予0、2、4、6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心功能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如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和心搏出量(Cardiac Output,CO)。

运动耐力:治疗前后进行6min步行距离试验,评估运动耐力。

4 疗效标准

显效:心衰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大于等于2级,LVEF提高大于45%。有效:心衰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LVEF提高40%~45%。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倦怠乏力 畏寒肢冷 胸部闷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西医组 30 4.52±0.41 1.03±0.24 4.50±0.39 0.94±0.10 4.53±0.42 0.92±0.09西药组 30 4.55±0.39 2.15±0.26 4.48±0.42 2.09±0.11 4.51±0.44 1.86±0.13 t 0.290 17.337 0.191 42.370 0.180 32.563 P 0.773 0.000 0.849 0.000 0.858 0.000

续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LVEF(%) LVEDD(mm) LVESD(mm) CO(L/min·m²)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西医组 30 34.24±2.83 47.64±3.42 60.45±5.54 52.13±4.56 52.17±5.37 41.78±3.54 3.96±0.44 5.53±0.68西药组 30 34.25±3.81 42.24±3.76 59.98±5.86 55.33±4.86 51.98±5.84 45.33±3.95 4.01±0.45 5.10±0.62 t 0.012 5.819 0.319 2.630 0.131 3.666 0.435 3.799 P 0.991 0.00 0.751 0.011 0.896 0.001 0.665 0.000

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比较 (米,±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比较 (米,±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中西医组 30 302.74±35.83 510.58±55.92 14.097 0.000西药组 30 303.04±34.03 465.91±52.30 14.297 0.000 t 0.018 3.196 P 0.000 0.000

6 讨 论

引起慢性心衰的原因很多,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慢性心衰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下降、水肿、运动耐力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诱发急性心衰,直接危及生命安全。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用扩血管、利尿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血液输出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心功能改善。呋塞米为利尿剂,能够有效促进电解质及水排泄,并可抑制肾小管髓袢对钠离子的主动重吸收,使管腔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渗透压梯度差明显降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有助于促进水及电解质排出[5];美托洛尔为β1受体阻滞剂,可选择性阻断β1受体,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可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物质与β1受体相结合,能够有效减少对心脏的作用,减轻心肌耗氧量。另美托洛尔对左室重构、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还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炎性反应[6];地高辛为中效强心甙,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泵功能,抑制心肌传导,增加心搏出量及输出量,有助于改善肺循环及体循环[7]。

慢性心衰属中医“心悸”、“怔仲”、“喘咳”、“水肿”等范畴。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外邪乘虚而入,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导致患者心神失宁,脉络不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等。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水饮内停等症,病位在心,同时与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以心气耗竭为基础,进而损伤肺脾肾肝四脏,导致全身阴阳气血紊乱,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痰浊、瘀血、水湿等内生实邪,当有外邪乘虚而入引动内邪时,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内外合邪、虚虚实实、互为因果,可见慢性心衰的病机十分复杂,单纯的补虚泻实难以奏效[8]。本虚标实证,本虚指的是心脾肾脏的气虚、阳虚,标实指的是瘀血、痰饮等,临床表现为水饮内停、气虚血瘀证,发病部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宜以温阳利水、活血益气为主[9]。中西医组总有效率比西药组高;且中西医组CO、LV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指标均低于西药组;中西医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长于西药组。表明桂枝汤加减能促进运动耐力的改善,改善心功能。桂枝汤加减方中桂枝具有补元阳、温扶脾阳、肾阳,助推运水、祛寒邪之功,有通血脉、止悸动之效。茯苓具有利水健脾宁心之效。生姜除湿消痞,和胃止呕,化痰止咳。附子具有散寒除湿、补火助阳之效,与桂枝配伍可治阳虚水泛、水肿、风寒湿痹等。大枣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效。甘草养心益气,且能避免温通药物耗伤心阴,调和诸药药性。全方有温寒散结、行气化痰、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益气之效。标本兼顾、虚实共调,切中病机[10]。

综上所述,桂枝汤加减辅治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

猜你喜欢
桂枝左室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喊魂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