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当归芍药散结合引经法治疗肝脾失调型经行头痛35例

2022-08-10 08:46江晓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肝气芍药持续时间

江晓红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妇科,江苏 常州 213000)

经行头痛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痛而经后辄止的病证。笔者用加减当归芍药散结合引经法治疗肝脾失调型经行头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5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门诊患者。18~25岁5例,26~35岁12例,36~45岁18例;病程1~13年,平均(4.77±0.56)年。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中医妇科学》[2]。①头痛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呈周期性发作,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②疼痛部位大多为头部一侧,亦可见于巅顶或两侧太阳穴,疼痛性质有胀痛、刺痛、掣痛、绵绵作痛等;③排除因外感、高血压、颅内占位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第3辑、《中医妇科学》以及《中医证候辨治规范》[4]。主症为经期及经行前后头胀痛。次症:①乳房胀痛;②体倦乏力;③头晕目黑;④恶心呕吐;⑤大便稀泻。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主症必备,兼有次症中2项或2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②年龄18~45岁,月经周期规律,21~30天一行。③近1个月未服用治疗经行头痛的药物。④头痛总积分不低于7分。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因外感、高血压、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②妊娠或哺乳期。③合并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④过敏体质或既往对研究药物过敏;⑤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

2 治疗方法

加减当归芍药散(当归5g,炒白芍30g,炒白术10g,川芎6g,茯苓10g,制香附6g,丹参10g,延胡索20g,月季花10g,大枣5枚,红糖适量)。后颈项太阳头痛,加羌活、蔓荆子;前额阳明头痛,加葛根、白芷;两侧太阳穴少阳头痛,加柴胡、黄芩;巅顶厥阴头痛,加吴茱萸、藁本。于经前1周开始服至本月经周期头痛症状消失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总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别记录治疗前1次月经期和治疗第3个疗程后下次月经期的头痛强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4项之和为临床症状总积分。

头痛强度积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无为0分;0~3cm为2分;3~7cm为4分;7~10cm为6分。

头痛持续时间积分。正常为无,积分0分;轻度为持续时间小于12h,积分2分;中度为持续时间12h~2d,积分4分;重度为持续时间大于2d,积分6分。

头痛发作次数积分。以每月周期计算。无为积分0分,发作小于等于2次积分2分,发作3~4次积分为4分,发作大于等于5次积分6分。

伴随症状积分。无为0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其中1项积分1分,伴见2项积分2分,伴有3项或以上积分3分。

据临床症状积分总和进行头痛程度判定:严重头痛总积分大于等于17分,中度头痛总积分11~17分,轻度头痛总积分7~11分。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分别记录治疗前1次月经期和治疗第3个疗程后下次月经期的中医证候评分,并计算总积分。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痊愈:头痛消失,无周期发作,治疗后总积分、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头痛减轻明显,或头痛消失后3个月经周期内又有复发,治疗后总积分及证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头痛减轻,治疗后总积分及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头痛无变化,甚或加重,治疗后总积分及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5 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7例(20%),显效12例(34.29%),有效10例(28.57%),无效6例(17.14%),总有效率82.86%。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时间 头痛强度积分 头痛持续时间积分 头痛发作次数积分 伴随症状积分 总积分治疗前 3.71±1.62 3.54±1.54 2.91±1.40 2.03±0.62 12.20±1.68治疗后 1.77±1.06* 1.91±1.34* 1.69±0.87* 0.51±0.70* 5.89±3.31*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为(9.69±1.78)分,治疗后为(4.09±1.54)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

6 讨 论

头为诸阳之会,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肝藏血而亏虚,体内阴血相对不足,不能上荣于窍,现代名家根据本病特点,认为与肝关系密切。“女子以肝为先天”,平素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加上经行气血活动变化剧烈,肝气郁结更甚,易化火上扰清窍,或肝气不达,气血运行受阻,加之脾胃匾乏,累及于脾,肝脾失调,血水阻滞,上行脑窍,发为经行头痛。肝脾失调型经行头痛主要表现为经行前后头痛,伴随乳房胀痛,或乳头疼痛不能触衣,神疲乏力,头昏目黑,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等。肝主疏泄,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不达,肝气疏泄不利,则经前胸胁、乳房作胀,乳头痛不能触衣,烦躁易怒,小腹胀痛;脾主统血,脾虚则气血化源不足,表现为神疲倦乏力,胃弱则肝气横逆易犯胃,表现为恶心泛泛甚至呕吐。治疗此型经行头痛临床上需要柔肝调脾的同时加以和胃理气。当归芍药散源于张仲景《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篇》,治疗“妇女怀妊腹中绞痛”及“女人腹中诸疾痛”,临证时笔者化裁为加减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疗效显著[6],“有是证,用是方”,所以笔者采用“异病同治”法,将此方结合引经法用于肝脾失调型经行头痛,收效颇佳。本方具有调肝和脾,养血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白芍柔肝缓急,共为君药;“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丹参加强养血活血之力,“头痛不离川芎”,川芎行血中之气,合制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此四味共为臣药;炒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培土养木,月季花柔肝疏肝,共为佐药;大枣补血养血,合适量红糖调和脾胃,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调肝健脾、养血活血、理气和胃,缓急止痛之效,肝得柔养而气机畅达,脾得健运则胃气和,气血通畅则疲散滞消,故疼痛消止。《冷庐医话·头痛》[7]曰:“头痛自颈后上至巅顶,痛连后项,经属太阳;上至目珠,痛在前额,经属阳明;上至两侧,痛在太阳穴,经属少阳。太阳经行于身后,阳明经行于身前,少阳经行于身侧,厥阴经会于巅顶。”临证时根据头痛部位,循经取药,太阳头痛,选用蔓荆子、羌活;阳明头痛,选用白芷、葛根;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厥阴头痛,选用藁本、吴茱萸。通过引经药,引导药物直达脑窍,使加减当归芍药散用于治疗经行头痛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肝气芍药持续时间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陆抑非《芍药》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