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远配穴与局部取穴治疗肩周炎效果比较

2022-08-10 08:47李冬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配穴肩周炎远端

于 博,李冬梅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针灸特色诊疗中心,北京 100009)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疼、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1]。肩周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临床普遍认为,与肩关节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外伤、环境等相关[2]。肩周炎病理为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发生慢性损伤和炎症[3]。临床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治疗目的为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避免肌肉萎缩,多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和物理治疗,但服用药物多为短期服用,长期服用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肩周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因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脉痹阻,或跌仆损伤,瘀血留内,气血不行,经筋失常所致[4]。本研究比较分析局远配穴与局部取穴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4~72岁,平均(62.13±2.36)岁;病程0.5~3年,平均(1.58±0.46)年。B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4岁,平均(62.33±2.79)岁;病程0.5~2.5年,平均(1.63±0.48)年。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①经梳头试验、疼痛弧试验、叶加森试验、X线检查、MRI检查等检查确诊为肩周炎;②符合肩周炎临床诊断[5];③病程6个月以内;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肝、肾等脏器性病变;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存在肩部骨折、肩关节肿痛并发症;④糖尿病、血液疾病;⑤类风湿关节炎;⑥依从性差。

2 治疗方法

A组予以局远配穴治疗,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将痛点归属于所在经络循行处,在该条经络的远端取穴,和对侧下肢阴、阳陵泉穴附近压痛点处进行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处配合治疗。如肩前内侧疼痛,位置属于手太阴经循行路线,则取远端鱼际穴针刺并活动肩部;若疼痛位于肩前外侧,位置属于手阳明经循行所属,则取该经远端三间、合谷等穴针刺;若疼痛位于肩后外侧手太阳经循行路线上,则取该经远端后溪穴针刺。再在患肩局部肩髃、肩髎、肩贞穴及阿是穴针刺。操作时患者取坐位,暴露需要针刺的部位,根据疼痛部位采取远端及局部配合取穴,常规消毒,采用东邦牌一次性针灸针0.25×40mm,先在远端针刺,再对局部针刺,留针20min,每周治疗3次隔日进行,10次为一疗程。

B组予以局部取穴治疗,在患者疼痛局部取穴,取患者坐位,常规消毒后,手持不锈钢毫针(东邦牌一次性针灸针0.25×40mm)针刺穴位,得气后留针20min,每周治疗3次,隔日进行,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活动能力、肩关节功能正常。显效: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偶尔出现肩关节疼痛,肌肉萎缩缓解。缓解:肩关节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无效:肩关节症状无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小。

4 观察指标

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估疼痛,共10分,评分越低越好;采用肩部功能评分表(ASES)评估肩关节功能,共100分,评分越高越好。

根据NR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0分无痛,10分剧痛。优:评分为0;良:评分不足4分;中:评分在4~6.5分;差:评分超过6.5分。优、良计入优良率。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NRS、ASE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RS、ASE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RS、ASE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NRS ASE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30 5.84±1.05 0.59±0.31 52.14±11.28 81.47±12.56 B组 30 5.78±1.13 1.57±0.79 51.98±11.34 71.87±10.45 t 0.213 6.325 0.055 3.218 P 0.832 <0.001 0.957 0.00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例(%)

6 讨 论

肩关节囊挛缩或关节外肌腱、韧带粘连,关节囊增厚,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容量减小,致使肩关节活动障碍引发肩周炎[6]。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怕冷、压痛、肌肉痉挛与萎缩,该病还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

肩周炎属中医“肩痹”、“痹症”范畴。是由于虚实夹杂,气血不足,筋疲骨衰,筋脉拘挛且复感风湿寒邪、气血阻滞所致[7]。所以,治疗肩周炎以行气、活血止痛、温通经络为主[8]。中医治疗肩关节手段多种多样,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其中,针灸效果尤为显著。局部取穴是在患肢疼痛部位取穴,采用针刺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整体治疗效果一般,且较为被动。局远配穴是在疼痛部位所属经络远端及疼痛局部取穴,根据经脉循行路线进行针刺治疗,同时针刺后让患者配合活动患处的针刺方法。此法不仅能够驱风散寒、疏通经络,还能够活血荣筋,促进肩部血液循环,镇痛效果较好[9]。研究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较B组高,说明二者均可治疗肩周炎,但局远配穴治疗肩周炎效果更佳。数据显示,A组NRS评分较B组低,ASES评分较B组高,A组镇痛效果优良率较B组高,说明局远配穴治疗肩周炎可更好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荥穴,《灵枢·经脉》谓“肺手太阴之脉……横出腋下,下循臑内……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灵枢·经筋》谓“手太阴之筋……结在肩髃……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而取之。三间穴为手阳明经的输穴,“输主体重节痛”。《灵枢·经脉》谓“大肠手阳明之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是主津所生病者……肩前臑痛……”。《灵枢·经筋》谓“手阳明之筋……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直者,从肩髃上颈……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故取三间穴可治其痛。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手太阴小肠经经脉和经筋均行于肩后部,所以取后溪穴治疗肩周炎肩后疼痛。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通经活经、行气止痛;肩髃、肩髎、肩贞三穴为局部“肩三针穴”可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配合局部阿是穴,可治疗臂部疼痛。对经脉穴位进行针刺可促进血液流通,镇痛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与局部取穴相比,局远配穴治疗肩周炎疗效更好,可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配穴肩周炎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四)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