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浮针疗法治疗腹腔镜疝修补术后疼痛疗效观察

2022-08-10 08:47刘君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浮针修补术耳穴

刘君玲

(河南省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 禹州 461670)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由于腹腔中脏器管在腹股沟区腹壁缺损处突出从而引发的腹部疾病,且多发于老年人群[1]。因老年人机体软组织功能退化、局部胶原纤维分解与合成平衡异常,从而造成腹股沟区结构逐渐弱化,腹横肌膜出现损坏,继而造成腹壁局区域抵抗力下降,腹股沟疝风险上升[2]。本研究用耳穴贴压联合浮针疗法治疗腹腔镜疝修补术后疼痛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4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男50例,女20例;年龄67~75岁,平均(70.23±1.02)岁;病程1.3~4周,平均(2.56±0.13)周;疝类型为斜疝36例,直疝34例;疝部位为左侧疝27例,右侧疝23例,双侧疝20例。观察组男52例,女18例;年龄68~79岁,平均(72.25±1.15)岁;病程1.5~5.6周,平均(3.23±0.24)周;疝类型为斜疝38例,直疝32例;疝部位为左侧疝28例,右侧疝24例,双侧疝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外科学》中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典型的腹股沟疝可通过病史、症状、体格检查进行诊断,如诊断不明确,可通过超声、MRI/CT等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腹股沟疝;②需进行腹腔镜手术;③表吸纳为腹股沟区存在一个突出的可复性肿块,同时伴有坠胀感及疼痛;④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而有腹部疼痛;⑤意识清晰;⑥于知情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①伴有如复发疝等急症;②存在精神疾病、血液、免疫等方面疾病。

2 治疗方法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并在餐后30min后进行适量活动;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煎炸、生冷、肥甘厚味,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主;对疼痛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如疼痛加剧应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加强腹部保暖措施,疼痛剧烈时及时对上腹部进行按摩及用药指导等。

对照组术后用耳穴贴压治疗。先用酒精在耳穴进行消毒,然后将0.5cm×0.5cm胶布中间粘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采用指按法和揉法对患者耳穴进行按摩,按摩时将拇指放置于耳郭的正面、食指放置于耳郭的背面,垂直按压耳穴,手法逐渐加重,患者耳部感受到酸、麻、发热时则不再加重力度。每次对所选取的穴位进行2min按压,每日按压2次,3d为一组,更换另外一只耳朵。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浮针疗法治疗。术后待清醒后采取浮针疗法。选取三阴交、足三里穴位,并对皮肤进行消毒,采用医用乙醇进行脱脂,然后选用一次性毫针(0.35mm×40mm)进行直刺,医师需快速进行针刺进皮肤15mm后,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并采用北京金豪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脑中频治疗仪HYZ-05(闽械注准20212090138,福建合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一组连接双侧三阴交,另一组连接双侧足三里,频率设置为10~15Hz,电流强度以患者最大承受度为主,治疗后并保留针于体内20min后取出,每日1次,连续治疗3d。耳穴贴压治疗及浮针疗法治疗需同时进行。

两组均治疗12天。

3 观察指标

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对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术后30d疼痛状况进行评分,分数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

观察并记录术后切口感染、肺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4 治疗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7d 术后30d观察组 75 7.50±0.38 5.26±0.88 4.35±0.38 2.84±0.43 1.77±0.16对照组 75 7.32±0.78 6.41±0.74 5.24±0.41 3.22±0.35 1.82±0.18 t 1.797 8.661 13.787 5.935 1.797 P 0.074 <0.001 <0.001 <0.001 0.074

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5 讨 论

目前,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主要治疗原则在于对耻骨肌孔薄弱区域全面修复,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因具有微创、预后效果好等而受到广泛关注[4]。老年腹股沟股疝大多伴有高血压、便秘等基础疾病,因此在进行老年腹腔镜疝修补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加之本身心理防御较低,且情绪波动较大,从而造成术后疼痛感加重,延长康复时间,严重可引发心血管并发症。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d、3d、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耳穴贴压联合浮针疗法能够改善老年腹腔镜疝修补术后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康复。分析原因在于,耳穴贴压是一种非入侵式操作,对身体本身无不良刺激,且具有减轻痛苦、简便易行等特点,患者及家属接受度更高[5-6]。研究表明,当发生病变时,耳穴会发生相应反应,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7-8]。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耳穴与脏腑、神经等之间存在多层次联系,且耳郭属于神经的耳支分支,通过对耳部穴位的刺激,能够对脏腑病灶器的兴奋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9]。电针通过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过人体能够感受到的微量电流波,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针灸具有疏经活络、调气行血的作用,气通则不痛,最终起到止痛宁神的作用[10]。本研究用神门、交感等行耳穴贴压,并同步进行电针三阴交、足三里,其中神门、皮质等具有消炎及镇痛等功效;交感具有活血止痛、调节神经等作用;三阴交作用较为广泛,既能够健脾益血,也可以行气止痛;足三里具有调节免疫力、通经活络等功效。因此,耳穴贴压联合浮针疗法两者联合,可起到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耳穴贴压联合浮针疗法能够缓解腹腔镜疝修补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浮针修补术耳穴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负压引流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应用体会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