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注射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22-08-11 09:26杨扉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穴位研究组

杨扉扉

(贵州省骨科医院骨内科,贵州贵阳 550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症状为下腰痛及臀部、下肢疼痛麻木,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既往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药物镇痛或手术治疗。骶管注射是该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减轻炎症反应、营养神经,发挥镇痛作用[1-2]。但单一采用骶管注射治疗难以满足患者对腰椎功能恢复的需求,因此还应联合其他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穴位注射逐渐在临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3]。但目前关于中药穴位注射与骶管注射联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9 月我院收治的9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探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骶管注射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能够配合完成本研究。(2)排除标准:有腰椎手术史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近期接受过中医穴位注射或骶管治疗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 例,男24 例,女22 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2.0±1.6)岁;患病时间1 周~7 年,平均患病时间(3.6±0.2)年;突出类型:侧方突出25 例,中央型突出12 例,中央伴侧方突出9 例。研究组46例,男25 例,女21 例;年龄20~63 岁,平均年龄(41.5±1.2)岁;患病时间1 周~8 年,平均患病时间(4.1±0.8)年;突出类型:侧方突出26 例,中央型突出12 例,中央伴侧方突出8 例。比较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具体如下:注射液体为0.9%氯化钠注射液(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38)15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243)2 mL+维生素B12注射液(甘肃大得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2020097 )1 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24)40 mg。协助患者取俯卧位,于其下腹部垫一薄枕,常规消毒骶尾部,操作人员佩戴无菌手套后,用食指触摸骶裂孔陷处,随后将注射器针头以适当角度沿脊柱纵轴进针,刺入骶管腔,回抽无血后依次缓慢推入上述药物,以患者自觉腰骶或腿部发胀微麻为宜。注射期间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头昏、头痛等不适症状,注射结束后引导其俯卧位休息30 min,每周1 次,持续治疗3 周。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具体如下: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根据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选取患侧病变椎间盘之下-椎体棘突水平旁0.5 寸(夹脊穴),进行标记。对夹脊穴局部皮肤进行消毒,穿刺针垂直进针,触及椎板后稍退回1 mm,以患者出现酸、麻、胀感为得气。将针尖斜面向内侧旋转,针筒回抽无血、脑脊液,缓慢注入20 mL 香丹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2558)。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止血2 min,并用无菌敷贴覆盖。嘱患者俯卧休息30 min,注意观察其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中药穴位注射每5 天进行1 次,持续治疗3 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腰腿功能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缓解幅度超过70%,腰腿功能改善幅度超过75%;无效: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仍较明显,腰腿功能受限。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腰腿功能及疼痛程度。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定(JOA)[5]标准对患者腰腿功能进行评价,包括自觉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及膀胱功能等,29 分为满分,分值越高则代表功能恢复越好。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范围1~10 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疼痛越剧烈。(3)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7]对患者进行评定,该量表共包含4 个维度,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共74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各维度最终评分=(维度粗分-最低分)×100÷满分,评分范围为0~100 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腰腿功能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腰腿功能与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JOA 评分、VA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JOA 评分、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JOA 评分、VAS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GQOLI-74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GQOLI-74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GQOLI-74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触后压迫神经根,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症。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8]。当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均可通过非手术疗法获得较好的疗效。

骶管注射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式,通过将激素类药物注射至病灶处,可消退神经根部位的继发性充血、水肿和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9]。但单一骶管注射治疗的效果有限,还应联合其他手段共同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穴位注射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理想。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中的“骨痹"“腰痛”等范畴,其病因在于感受外邪,风、寒、湿邪入侵经络,气血瘀阻,加之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与腰部过度运动外伤或强力负重损伤筋骨,经脉气血阻滞发为腰痛[10-11]。中药穴位注射疗法为新针疗法之一,可通过穴位刺激与中药药效协同发挥治疗效用。本研究将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选取病变部位对应的夹脊穴,注射香丹注射液,使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病灶,同时又可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进而缓解局部疼痛。香丹注射液包含丹参、降香两味中药,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可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可扩张血管、加快胶原纤维形成,促进组织修复,保护肝脏、降血脂;降香味辛,药效温和,可直接作用于肝、脾两脏,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等效果,可持续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情况,具有显著的镇痛止痉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2],丹参中的丹参酮、隐丹参酮等药物成分可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微循环情况,增强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加快血液流动,具有显著的中枢神经镇静、镇痛效用,同时还具备抗炎、抗过敏、抑制病菌的作用。采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发挥协同作用,加快临床症状缓解,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穴位研究组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夏季穴位养心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 不靠谱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