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言语疗法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及口部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8-11 09:26侯光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言语发育疗法

侯光华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山东淄博 256100)

语言发育迟缓为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发育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差,可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1-2]。言语疗法是当前临床用于改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方式,其是通过对患儿实施科学、规律的言语指导,以提升患儿的语言功能与认知水平。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袭性技术,主要是利用低强度、恒定的直流电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以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当前该方法已在多种精神类疾病治疗中得到较好应用[3-4]。当前临床关于tDCS 联合言语疗法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有待进行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该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0 月收治的78 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tDCS 联合言语疗法对患儿语言及口部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78 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语言治疗学》[5]中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患儿;患儿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同意;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排除标准:存在先天畸形或严重视听障碍;存在智力发育异常;存在tDCS 使用禁忌证;临床资料不全。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39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3~5岁,平均年龄(4.12±0.77)岁;病程3~8 个月,平均病程(5.52±1.03)个月。对照组男21 例,女18 例;年龄3~6 岁,平均年龄(4.10±0.79)岁;病程2~8 个月,平均病程(5.56±1.0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言语疗法。(1)语言训练:结合患儿喜好,选用其感兴趣的物品或食物作为训练物品,缓慢使用口型引导患儿发音,首先从独立发出单音节为主,随后引导其连接单个音节,组成完整话语;结合患儿训练情况选取合理的短语或单词,先为其演示朗读后,再引导其复述,并对错误发音、口型进行纠正。(2)交流训练:首先指导患儿从“你好”“再见”等短语开始实际的交流训练,同时依据患儿的喜好与其开展简短的日常对话,配合手势、绘画、动作等多种形式开展趣味性训练。(3)听知觉训练:嘱咐家属每日呼唤患儿姓名,每日定时播放患儿喜好的动画片或音乐;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为患儿演示吃饭、穿衣及刷牙等日常行为,在演示过程中应注意强调物品名称,并鼓励患儿进行发音模仿;选取不同声源、频率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距离,对患儿进行持续性、反复性的刺激,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变化声音的音调,鼓励患儿模仿音调变化。30 min/次,1 次/d,每周5 次,持续干预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DCS。使用智能电刺激仪(四川省智能电子实业有限公司,IS300 型,川械注准20142210040),协助患儿选取仰卧体位,将仪器的阴极置于患者的右肩膀,将仪器的阳极置于布罗卡氏区,设定直流电刺激为刺激模式,设定刺激强度为1~2 mA,20 min/次,1 次/d,5 次/周,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语言功能,采用S-S 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 法)进行评价,包括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各方面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与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呈正相关[6]。

(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口部运动功能,采用启音博士构音测量与训练仪进行评价,包括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等方面,分值为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口部运动功能越好。

(3)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发育情况,采用Gesell 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包含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语言能力和个人社交能力共5 个能区,各能区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与发育情况呈正相关[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采用χ2、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语言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S-S 法评分中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S 法评分中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S 法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S-S 法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口部运动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口部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Gesell 发育量表各能区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Gesell发育量表各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Gesell 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Gesell 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病因复杂,医学界多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语言环境、智力低下等因素有关,若临床不能及时予以该病患儿干预措施,不仅会对患儿的正常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还易诱发患儿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其全面发育迟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6 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病率约为24%~30%,故临床应针对该病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8]。

相关研究表明,5 岁以前是儿童大脑结构、形态及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内采取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对促进儿童智力、语言发育具有重要作用[9]。当前临床针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通常采取言语疗法,从听知觉、表达能力等方面对患儿展开强化训练,旨在通过增强言语刺激促进患儿言语理解能力、语言输出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提升。但因受到患儿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单一应用言语疗法的效果仍不够理想。tDCS 是一种促进神经康复的辅助方法,具有安全、简便易行、无侵害性等特点[10]。由于多数人群的语言优势半球处于大脑的左半球,而言语障碍的病理基础为左侧大脑半球损伤,言语产生所必需的运动模式位于人体的布罗卡氏区,故本研究利用tDCS 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布罗卡氏区进行刺激,通过放置于患儿头皮的电极片释放微电流,持续、恒定经颅刺激目标区域,可对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动产生调节作用,改变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电荷分布,产生去极化、超极化,进而调控大脑功能。同时,tDCS 通过恒定的微电流刺激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活动,可加速新的突触形成,有利于缺损神经的修复,促进患儿语言功能恢复,改善其口部运动功能。tDCS 还可通过影响皮质的血流灌流,调节脑内代谢,促使脑部相应功能尽早恢复,进而促进患儿语言、智力全面发育,有助于患儿获得良好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S 法评分中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评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Gesell发育量表各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tDCS 联合言语疗法在促进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及口部运动功能改善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tDCS 联合言语疗法能够加快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提升其口部运动功能,促进其全面发育,有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言语发育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关于冬天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