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2022-08-11 07:44杜文杰李晓霞吴雷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肾脏病肾功能肾脏

杜文杰 李晓霞 吴雷云

10005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肾病的危害与其他内科疾病相比也较高,当发展至终末期时,肾小球滤过率会日益降低,尿酸的排泄也会随之降低,尿酸的不断堆积使患者的肾脏功能越来越差。近年来,我国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而且发病患者日趋年轻化。若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会出现尿毒症的各类临床症状,如水肿、疲乏以及食欲不振等,甚至还会诱发贫血以及高尿酸血症等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许多慢性疾病均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营养指导和饮食控制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治疗的104例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2 例;年龄62~84 岁,平均(71.23±1.74)岁;病程2~10年,平均(6.12±1.44)年;文化程度:初中学历28 例,高中学历10 例,大学学历14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23 例;年龄63~83岁,平均(71.25±1.75)岁;病程2~11年,平均(6.13±1.45)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学历24例,高中学历15例,大学学历1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慢性肾脏疾病且意识清晰;配合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癌症患者;②重度残疾患者;③精神异常患者;④HIV感染者。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低蛋白、优质蛋白饮食,根据肾功能衰竭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含量的蛋白质。可以采用复方α-酮酸辅助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各种并发症。如果患者贫血,可给予促红素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则给予碳酸氢钠口服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应结合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给予骨化三醇治疗。然后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营养指导,并且在饮食方面进行合理控制。①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营养评估,包其身体的各项参数、是否存在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并了解其心理、精神问题以及活动能力等。②饮食方案的制定:护理人员和主管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在接受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还需保证充足热量的摄入,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钙质及铁元素;在饮食方面还需要做到降磷和低盐,磷的摄入量每日不能超过10 mg/kg,盐的过量摄入不仅会诱发高血压,还会促使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饮食上应做到低盐或少盐[2];在饮水方面,如果患者为早期肾病患者,无需严格控制饮水量,倘若患者为晚期肾病患者,鉴于其肾小管难以对水进行有效调节,则需严格限制饮水量。③营养摄入以及饮食方面的健康宣教:鉴于患者的饮食与家属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让患者的家属也参与到健康宣教中,通过口头讲述、视频展示以及发放知识手册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饮食对肾脏疾病的影响,让患者全面掌握如何在保障摄入充足营养的同时不诱发疾病[3]。④在患者出院之后,需定期展开随访工作,根据其恢复进程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及营养状态指标情况其中肾脏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24 h 尿蛋白定量(Upro),营养状态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以及体重指数(BMI)。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Scr、BUN 以及Upro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Scr(μmol/L) BUN(μmol/L) Upro(g/24h)对照组 52 575.22±50.36 26.29±8.38 1.92±0.48观察组 52 502.23±49.67 19.16±5.71 1.22±0.33 t 8.94 6.74 10.41 P 0.00 0.00 0.02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观察组ALB、PA、TF 以及BMI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s)

组别 n ALB(g/L) PA(mg/dL) TF(g/L) BMI(kg/m2)对照组 52 31.42±3.16 301.26±31.65 3.79±0.54 23.61±2.79观察组 52 39.18±1.46 359.18±38.33 3.88±0.29 23.37±2.08 t 19.31 10.09 1.27 0.60 P 0.00 0.00 0.21 0.55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总体生活水平均有了显著改善。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升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复杂化,致使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5]。慢性肾脏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结构以及功能障碍。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病变以及肾小管损伤等。一般情况下,临床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早期发现并且及时展开针对性治疗,生存率极高[6]。

早在19 世纪中期,国外的医学家就提出了使用饮食蛋白疗法来治疗肾脏疾病的构想,在付诸实践之后获得了显著的效果[7]。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因为年龄较高,脏器功能呈现出渐进性衰退,无论是消化能力还是吸收能力均不如年轻人。倘若对其进行蛋白摄入的限制,将会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8]。临床研究显示,来院就诊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贫血等状况,如果不及时补充,将会使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持续下降,肾脏负担也会随之加重[9]。因此,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之外,还需做到饮食的合理搭配,保障营养的充足摄入[10-11]。如果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替代治疗有透析和肾移植,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需要结合患者不同的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具体选择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当根据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相应的营养指导,让患者机体所需的各类元素得到及时补充。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饮食监督工作,避免其过量摄入盐、糖以及磷等元素[12]。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营养指导,并且对其饮食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使其获得充足的营养补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肾功能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