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实施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8-11 07:44顾常文曲严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骨科微创部位

顾常文 曲严

750001 银川国龙医院骨科,宁夏银川

创伤骨科包括的病症较多,常见的有关节损伤和四肢骨折等,现在医疗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升,许多创伤骨科手术中开始引入微创疗法[1]。微创手术的定义是受到最少的生理伤害或干扰并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2]。临床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手术面积较小,相应的术后创伤程度也会更低[3]。微创手术比常规手术的精准度高,所以患者在术后更容易恢复机体功能,其整个治疗过程的舒适度也会有所增加。从整体效果来看,微创手术比常规手术更优[4]。本研究探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银川国龙医院收治的460例骨骼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30 例。对照组男119 例,女111例;年龄20~90 岁,平均(41.3±5.2)岁;损伤部位:膝关节损伤99 例,肩关节损伤20 例,髋关节损伤111 例;学历:小学学历23 例,初中学历47 例,高中及大学以上学历160 例。试验组男130 例,女100例;年龄21~87 岁,平均(39.8±4.6)岁;损伤部位:膝关节损伤103 例,肩关节损伤19 例,髋关节损伤108 例;学历:小学学历28 例,初中学历53 例,高中及大学以上学历14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中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精神或交流存在障碍者。

方法:①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全麻或者根据患者自身骨折情况进行局部麻醉。患者保持仰卧位,适当将患肢抬高,有利于拓展手术视野,在手术部位进行碘伏消毒处理,常规铺巾,切开患处皮肤,处理皮下筋膜,分离肌肉组织,保护好静脉、血管和神经等。展露并清洗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克氏针固位的骨折复位操作。如果患者肩关节受损,使用缝合的方式加以固定。仔细冲洗患者切口,常规置管后缝合创口,完成伤口的包扎即可。②试验组患者采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在术前对损伤部位进行支架的固定保护,然后再开展手术。患者全麻,选择手术切口,切口位于患者创伤部位的侧端,将生理盐水注入切口内,清洗伤口及周围部位。观察患者的骨骼损伤情况,复位或处理骨折折裂部位;如果患者的伤口处有异物存在,必须将其取出,以免因为异物而导致感染发生。术后常规消毒手术切口,注意及时更换药物[5]。患者在引流时,应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生产厂家: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170)和纱条加以包扎,换药频率3 d/次,患者痊愈即停药。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出血量。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包括切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③判定患者治疗效果。a.显效:患者受损部位无压痛感和叩击痛感,且能正常活动;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已经形成连续性骨痂,无骨折裂痕情况,能够正常活动与工作;b.有效:患者的受损部位存在轻微的压痛感或者叩击时有疼痛感,基本能够正常活动;经影像学检查,已经有骨痂形成,存在模糊的骨折裂痕,患者可以适当进行工作和生活;c.无效:患者的受损部位具有明显的压痛感,或是叩击有明显痛感,且很难正常活动;经影像学检查,并没有形成连续性的骨痂,而且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骨折裂痕,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生活与工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出血量(mL)试验组 230 135.99±8.12 6.18±1.77 159.58±22.30对照组 230 137.04±9.46 12.34±1.39 245.26±38.05 χ2 1.277 41.510 29.803 P 0.202 <0.05 <0.05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讨 论

创伤骨科主要包括四肢、脊柱、关节等部位的损伤和病症,当前我国交通和建筑事业高速发展,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也随之增多,如何能使患者的痛苦更少、恢复更快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在治疗创伤骨科患者时,大多是进行骨折内固定的传统治疗,即解剖患者骨折结构之后重建,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患者的伤处骨骼保持稳定[6],但是该方式会对骨折部位的血液流通造成不良影响,患者治疗后容易发生感染、血管或神经损伤及血管栓塞,不利于术后恢复[7]。近年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引入微创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骨折的精准愈合[8]。在利用微创技术时,精准定位使患者在术中不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机体损伤,所以本次试验组切口长度较小、出血量较少,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微创手术还能够提高治疗过程的稳定性,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式,如本研究显示,试验组的疗效更好。当前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治疗中,不但操作方式简单,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9],患者术后恢复快,节省医疗费用,从而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以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促进伤口愈合,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创伤骨科患者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不但能够提升临床整体的治疗效果,还能帮助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节省治疗总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骨科微创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微创内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