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层变压管深沉井施工技术应用

2022-08-14 09:46卫少君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建筑 2022年8期
关键词:沉井检查井井筒

卫少君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1 引言

近年来沉井技术在管线施工中取得了极大发展,该技术具有平面尺寸较大、利于顶进施工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能直接作为检查井使用等不足,需要在管道施工结束后,再施工一座“井中井”(检查井)。传统市政道路“井中井”施工是浅埋顶管沉井中砌筑烧结砖或浇筑钢筋混凝土井,并完成井周土方回填。但是在高富水黄土-砂卵石区变压管(由于下游出口污水处理厂长期非正常运行,阀门开启或关闭,导致管内产生水头压力变化)深井(>10m)沉井中制作检查井(下部混凝土井-上部烧结砖砌井),受检查井井身两种材料搭接密封性能差、管内水头压差不稳、管道震动等因素影响后,形成“水锤效应”产生了交替升降的水击压力,导致内外井井身、管身与管口接头等应力最大部位,易产生疲劳缝隙,在内外不均衡水压、路面荷载作用下,引起管外深层砂土掏空,黄土沉陷,从而造成后期井周路面塌陷。为消除这一质量隐患,提出了一套操作性更强,可靠性更高的富水黄土-砂卵石地层变压管深沉井“井中井”施工工艺。项目依托工程实体,在变压管深沉井“井中井”施工中,优化了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形成该施工工法。本工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2 工法特点

①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深沉井作为施工检查井工作面,可以有效减少后期施工过程降水量,使管道工程和“井中井”施工可以在干法条件下作业,保证了施工过程操作人员安全,提高了“井中井”的施工质量。

②封闭质量好,提高薄弱处结构耐久性,在井身、管身与管口接头等应力最大部位进行双液注浆,对产生疲劳缝隙薄弱处进行充分包裹、加固补强,确保即使下游污水处理厂长期非正常运行,管身受交替升降的水击压力、管道震动,管壁和检查井井身也不会产生裂缝而导致井外水、砂内渗,从而造成井周排水体系崩溃,引起深层砂土掏空、黄土沉陷、井周路面塌陷。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富水黄土-砂卵石地层变压管深沉井“井中井”施工,对其他高富水地层深检查井施工也具有指导意义,如图1。

图1 工程实践图

4 工艺原理

在确保沉井井身质量和检查沉井底板质量后,开始根据管道的位置支模板绑钢筋,浇筑下部混凝土检查井井室,当下部井室完成后,完成上部井室砌筑。下部沉井与检查井之间回填材料选用原中粗砂,分层(20cm)采用水坠砂插入式振捣棒夯打法回填,沉井内设土工布包裹的无砂滤水管抽排水,形成水流循环,砂浆密实度需达到密实的要求;上部沉井与检查井之间采用3:7灰土均匀回填井四周。在路基和底基层完成后,通过螺旋钻机出土留孔,高程和坐标控制,将定向注浆管出口安置在施工的砖砌体与混凝土顶板结合处、沉井预留的洞口和管道的薄弱处和沉井与检查井之间管道处,并通过压力注浆要让“双浆液”在周围土体中通过注浆管将能强力固化的浆液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充填、渗透、挤密和劈裂等方式,挤走土颗粒中的水分和空气后占据其位置,浆液固结后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通过渗透、充填、压密扩展形成包裹体。由于地层中砂砾层和中、粗砂均有孔隙,通过钻孔向土层中加压灌入一定浆液,注浆口周围土体被挤压充填,形成塑性包裹区,离浆体较远的土体则发生弹性变形,注浆口周围土体的整个密度得到提高。这种包裹体与压密的地基土形成结合体,共同起到迅速加固补强、填充空洞裂隙、封堵水力冲击导致的裂隙的作用。在上、下井身部位分材料密实回填和薄弱处注浆补强的共同作用下,克服了薄弱部位因“水锤效应”、内外不均衡水压、路面荷载作用下,造成井周路面塌陷等问题,如图2。

图2 高富水黄土-砂卵石地层变压管深沉井“井中井”立面示意图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施工前准备→沉井施工→顶管施工→测量定位→井中井下部施工及井周回填→井中井上部施工及井周回填→道路路基施工→液浆的制备及注浆加固→养护及验收。

①首先进行施工准备,然后进行沉井施工,根据施工图制作钢筋混凝土沉井,沉井采用多次制作和下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满足要求方可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封底。

②顶管施工,顶进作业时,通过地面顶进主控台观察顶管顶进时的偏移情况,直到顶管顶进至预定位置。

③测量定位,根据已经顶进管道位置进行检查井钢筋定位。

④井中井下部施工及井周回填,井中井下部为混凝土结构,首先通过清淤、凿毛、植筋等措施完成沉井顶板清理,再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完成检查井井室底板。井壁施工前,根据沉井和井中井之间的距离截取管道,并将管道外壁凿毛,加工模板、钢筋并预埋爬梯。钢筋模板材料使用汽车吊垂直运输。混凝土井壁采用溜槽浇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并预埋井筒钢筋。井筒一次浇筑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需分节施工。自下而上搭设操作平台。井筒外部同时回填中粗砂。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0cm,在检查井外壁标识标高,注水高出填土高度的20cm,保持水头,目测水面下沉缓慢,带回填面不再有细微气泡冒出时,可以停止注水,注水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夯打,沉井内设土工布包裹的无砂滤水管抽排水,形成水流循环,砂密实度需达到密实的要求,及时到现场环刀取样,用天平和微波炉烘干法得到相关数据,测出压实度。当回填至支管高程后,安装支管。管道穿越井壁处用油麻沥青砂填实,缝宽50mm,迎水面用聚硫密封膏封堵。

⑤井中井上部施工及井周回填,检查井的上部结构为砖砌体,钢筋混凝土井筒完成后,回填至钢筋混凝土井筒顶部,井筒砌筑完成后,井筒内外井壁采用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抹面厚20mm。砖砌检查井的四周回填采用3:7灰土均匀回填井四周,然后用小型打夯机夯实,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回填虚铺厚度不大于15cm。

⑥道路路基、底基层施工,因检查井在道路的路基范围内,当沉井回填至道路路床顶面后,沉井内的路基回填,与整体道路的基层一同施工。

⑦“双浆液”的制备及注浆加固,钻孔平面位置与沉井内、外处软弱薄弱部位的平面位置应一致,且选取多点布置注浆孔,点与点间距≤1.0m。成孔采用螺旋钻回转钻机,成孔直径70mm~11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孔深自路基至顶管管道或软弱薄弱部位。现场设置可移动的钢制拌浆桶配制浆液,桶容量≥800L,使用前“双浆液”均匀拌合并经过筛网过滤。“双浆液”通过孔径为50mm的金属花管灌注,灌注前应用水泥砂浆封闭花管外侧与孔口之间的空隙,待封闭泥浆凝固后,捅去注浆管的活络堵头,注入压力0.4MPa。注浆过程中“双浆液”不停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小于初凝时间,注浆的流量在5~10L/min,水温控制在0℃~30℃,“双浆液”的初凝时间55min。当达到终孔要求时,注浆钻孔内填入碎石砾料并补充水泥~水玻璃浆液使之形成微型桩体。孔口采用冷补料恢复。

⑧养护和检查验收,对注浆完成区域采用封闭交通管理,禁止周围大型机械、振动机械通行施工。注浆结束28d后进行检验,选用标准灌入方法进行检测;注浆检验点为注浆孔数的3%,合格率小于80%时,实施重复注浆。

5.2 操作要点

①注浆分两序施工,间隔跳打成孔。设计配比:水泥:水玻璃:水=1:0.1:1。

②浆液注入量采取压力~流量双控法控制:在注入压力达到设计压力的前提下达到稳定为原则,稳定时间标准为5分钟。当注入压力大于2倍设计压力且浆液无法注入时可终孔。当单孔注入量异常大时应暂停注浆,分析清楚原因后采取间歇注浆的方法进行。孔口反浆时采取间歇注浆的方法。

③每一个管节的长、宽、高、内径、外径、壁厚、外径偏差、质量等都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结语

采用顶管技术能够在不影响地面设施的前提下,开展管道铺设。避免了作业面对地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直接影响。通过主动注浆加固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地面发生沉降的可能性。运用深沉井“井中井”的方法施工,缩短了检查井和管道施工工期,为管网运行提供了保证,同时工程内在质量大大提高,为今后国内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施工经验,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另外本工法对于铁路、公路等相关行业地下工程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同时运用深沉井“井中井”的方法施工,缩短了检查井和管道施工工期,在减少顶进扰动的情况下,还避免了对地上建筑物的直接影响,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地面发生沉降的可能性。为道路提前贯通提供了保证,同时工程总体质量大大提高,为今后国内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沉井检查井井筒
再谈满井放矿
综放工作面开采对井筒破坏影响的研究分析
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首次下沉方法研究
大型检查井分节预制安装施工方法研究与应用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超大沉井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钻井液侵入煤岩实验研究
城市道路检查井区段路面养护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
浅析市政道路检查井四周开裂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