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历史:大运河传

2022-08-30 01:29本刊编辑部
传记文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中华民族

本刊编辑部

发掘、梳理和再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我们通常依靠的是两种形式的史料:一是文字,一是实物,一文一物,为我们呈现已逝历史的波诡云谲、风云变幻。通过文字和实物形式记载的历史是静态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记载历史的形式,即动态的历史,由一条流淌千年的河来讲述,这条河即是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航程最长且目前依然在使用的运河,它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北到南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 个省、直辖市,全长3000 多公里。这是中国人从春秋开始修建,不断开凿、疏浚、改道、整治而最终形成的一条水利体系,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善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经典实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记载了中华民族利用水道“作文章”的悠久历史。

水道运输很早就被古人重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即记载大禹治水并利用水道运输的历史:“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但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战乱频仍,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各条水道之间处于不通航、彼此孤立的状态。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水的邗沟,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开凿沟渠、通过水路运输物资的漕运逐步兴起,到秦以后已经确定为治国的基本制度。此后,历代王朝或利用前朝的河道进行疏浚、治理,或根据自己的政治军事需要,建立新的漕运河道。这其中又以隋代和元代两次开凿的运河规模最大、长度最长。隋朝统一全国后,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到隋炀帝大业六年(610)的20 余年间,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了江南运河,最终开通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北至涿郡的大运河;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听从大臣的建议,裁弯取直,新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并连接了原隋唐大运河南段和北段的河道,实现了从大都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尽管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很多河段已经决口、断流,海运和其他运输方式的兴起也渐渐让漕运衰落,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水利的大力整治和维护,大运河部分河段已经重新通航,曾经的运河记忆再次显现,而它也演变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活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漕运制度最初是为了保障粮食的供应,以解决区域物资的不平衡。宋代以后,我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粮北运可以解决政治中心的物资储备问题。而运河的开通,也让沿岸的市镇商贸活跃起来。每年上万艘漕船往来穿梭,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运河连缀的城镇成为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接触、往来、扎根的汇聚地,沟通了我国不同区域文化,如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淮扬文化等,促进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梳理大运河的历史,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互联互通与交往交融。从会合诸水开始,到汇聚成沟通南北的长河,大运河的历史里有自然形成的湖泊河流,也有前赴后继的人工开凿;有多次不得已的改道、变更,也有在岁月的洗礼中形成的开放与包容,成为各民族各地区交融互动的关键纽带、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地带。从时间深处绵延流淌来的这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雄伟壮丽的长城、蜿蜒千里的黄河、滔滔不绝的长江一道,划出“三横一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符号。这是祖先对我们的馈赠,其中隐藏着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的“密码”。这也是大运河今日从地理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升华为精神形象而带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我刊2022年第8 期特别推出封面专题《流动的历史:大运河传》,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的学者和专家,为我们讲述这条流转千年的大运河在历朝历代的开凿、维护背后体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以及运河沿岸因运而兴的重要市镇,特定河段的往事与名人故居,一幅画、一首诗词背后的运河情缘,等等。我们将再次探索这条运河的起伏兴衰,重温那些南来北往,与运河有关的人物、故事,感受运河与国家、民族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为运河立传,为时代描绘关于运河的全景式画卷。

如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重要课题。《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通过,反映了从国家层面对我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建设的重视,以及对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方案的细化。运河段的各个城市也在因地制宜,制定出台相关的以保护运河遗产、弘扬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措施。有的城市利用重新通航之机开展文旅融合,再现漕运码头的景象;有的致力于修复运河周边生态环境;有的则建立运河博物馆,打造沿河核心段商铺、老坝等历史文化街区……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亦是今天的大运河的景象。大运河从历史的深处流进当下的现实,诉说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指引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运河非遗正青春——2021“同乐江苏”大运河非遗分享荟在宁举办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大运河
我为大运河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