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世纪80年代拉萨甜茶馆画展及其艺术家
——以贡嘎嘉措为例①

2022-08-31 02:35扎西罗布
西藏艺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贡嘎画展茶馆

扎西罗布

一、甜茶馆画展的成立

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艺术圈风起云涌,当时艺术家们还处在从文革时期的创作风格脱离和过渡时期,这时国外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和哲学思想开始传入国内,国内艺术家们在短时间内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年轻的艺术家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方向来让国内的现代艺术与世界接轨。1985年,不论是社会科学界、文学界,还是艺术界,“观念更新”成了人们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迫切任务②吕澎著.中国当代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208.。国内也对传统艺术开始反思创新。

1985年国内艺术界掀起了一阵美术运动的风潮,也就是“85美术运动”,同年在北京和拉萨举办了美国艺术家劳森伯国际艺术巡回展。这一系列活动和艺术现象对西藏艺术家们的触动和影响不言而喻,西藏的本土艺术家和西藏工作的内地艺术家先后在拉萨、北京、武汉等地举办了一系列群体画展。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和表现形式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反思传统,探索现代艺术的发展道路③次旺扎西著.20世纪西藏美术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154.。高名潞讲到:自1985年以来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涌现了近百个美术群体,它们的形式、宗旨各异,但有几个共同点:(1)自发性——绝大多数是自发结合,自筹经费搞组织活动;(2)争议性——由于大多数群体均有鲜明的艺术主张和不同以往的展览和作品,所以大多起争议,甚至有些展览被上级文部门指令停展;(3)广泛性——不仅在北京、江浙一带,就连内蒙、甘肃、宁夏、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亦涌现了一批现代艺术群体①高名潞著.《85美术运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2.。

甜茶馆画展是这一期间出现在西藏拉萨全由本地藏族、回族艺术家所成立的艺术群体,如果将甜茶馆画展称为“甜茶画派”是不太恰当的,这一群体里的艺术家们都有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甜茶馆画派”更多的是对这一艺术群体活动的别称。对于甜茶馆画展的成立,甜茶馆艺术家贡嘎嘉措谈到,1985年贡嘎嘉措、昂桑、昂青、阿伊布四人决定在现拉萨清真寺旁边的阿思茶馆(现已拆除)举办第一届甜茶馆画展,展览名称为“西部青年展”,1986年、1987年分别举办了第二、第三届甜茶馆画展,总共举办了三届甜茶馆画展②贡嘎嘉措访谈,2021年,成都。。三届画展都是在同一家茶馆里举办,茶馆位于拉萨的林廓东路,离西藏大学老校区非常近,可以看出艺术家们在选址方面是进行过深思熟虑的,画展的参展人员从第一届的四人逐步增加到第三届的十多人,政府也非常支持这种形式的展览③次旺扎西.20世纪西藏美术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154.,这对于甜茶馆艺术家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图1 第一届甜茶馆画展,左起昂桑④昂桑,1962年出生在拉萨,藏族,1985年考入西藏大学艺术系藏画唐卡专业,1988年毕业后继续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工作,负责舞台服装设计。至今。、尼玛多吉、昂青⑤昂青,1963年生于拉萨,是艺术家昂桑的弟弟,也是艺术家贡嘎嘉措的同学,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国画专业,毕业后到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工作,1994年-1999年在西藏大学艺术系教授绘画基础科目素描、色彩。学生中有现在西藏当代美术届比较活跃的女性艺术家德珍。1999年-2017年在拉萨市文联工作并退休。、阿伊布,1985年⑥图片来源,醍醐艺术空间微信公众号。

笔者通过对各位艺术家的采访,对甜茶馆画展的产生总结出以下三点结论。首先,对于艺术家个人而言,因为手中积攒的作品很多,想要通过一个平台,展示给别人欣赏;其次,因为时代背景“85美术运动”的风潮,让西藏本土的艺术家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他们想要展现除了传统艺术以外的艺术;最后是历史的演变,这和很多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国内的各种流派相似,受这些画派影响,几位艺术家们也想创造出能够代表西藏当代艺术的画派,所以诞生了甜茶馆画展。

从甜茶馆画展的展览形式来看,画展在独具西藏特色的甜茶馆这个接近民众的场所举办,让艺术融入生活的举动放在现代也是非常超前的想法。1987年第三届甜茶馆画展后,甜茶馆画展艺术家群体并没有再举行展览,主要原因在于艺术家个人,有的或出国学习,或有的进入了更高的学府,或还有的从事其他职业。

图2 第三届甜茶馆画展,左起阿里①雕塑家阿里,甜茶馆画展唯一一位雕塑艺术家,父亲是回族,母亲是拉萨藏族。1958年生于拉萨,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一直到退休在西藏自治区展览馆工作。、阿伊布②阿伊布,1963年11月出生于西藏拉萨,回族。从十岁便开始学习美术,长期从事西藏民间工艺,1982年成为了西藏美术家协会会员。、昂青、贡嘎嘉措等,1987年③图片来源,醍醐艺术空间微信公众号。

如果单纯的说甜茶馆画展产生于一群年轻艺术家的一腔热血那太肤浅了,一切历史性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④,所以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甜茶馆画展的产生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本土艺术家接触到现代艺术后,随着艺术理念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于西藏本地的艺术家来说能够做出这样的改变,需要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并且运用自己的方式使传统和现代产生联系,从而使自身的艺术创作独具特色和创新性。这对于本土艺术家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二、甜茶馆画展艺术家贡嘎嘉措

贡嘎嘉措,1961年7月出生于拉萨,藏族,英籍艺术家,1984年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国画专业,90年代末去到英国并在英国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现长期居住在美国,偶尔会回到他在成都的居所,笔者也是有幸在成都采访到了艺术家贡嘎嘉措。

贡嘎嘉措从初中开始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因为去革命展览馆参加工作有机会现场看到陈丹青创作的《西藏组画》。1980年,贡嘎嘉措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他在学校除了学习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以外,不断参加各种校外的展览和讲座。贡嘎嘉措认为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到了技法,在校外他学习到了前卫的思想⑤贡嘎嘉措访谈,2021年,成都。。永远保持好奇心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贡嘎嘉措从中央民族大学国画专业毕业后回到拉萨,和昂青、昂桑、阿伊布一起决定举办甜茶馆画展贡嘎嘉措回来后对自己的创作感到迷茫,他认为在学校学习的技法不能用在西藏也不适合西藏⑥贡嘎嘉措访谈,2021年,成都。。后来开始用水粉材料作画,早期风格主要是以人文风景为主。他所绘制的作品不同与当时很多内地艺术家来西藏创作的风景画,他的作品冷色调充斥着整个画面(图3)。

他用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观察角度绘制了一系列的作品甜茶馆时期贡嘎嘉措也是一直保持着这种风格题材,贡嘎嘉措在甜茶馆画展时提出“重新看西藏,创造一个属于西藏自己的当代绘画”⑦贡嘎嘉措访谈,2021年,成都。。这也是当时几位艺术家的口号,贡嘎嘉措的访谈中提到“这个口号我觉得在当时确实提出的挺有想法的。但当时我们画的东西有没有体现出这些,这个我觉得是没有的,没有达到那个境界。虽然大家有在尝试,也许有,有些作品是有的。但是这个口号我觉得一直到现在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如贡嘎嘉措所说当时几位艺术家当中很多只是刚从高校毕业、或者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想要真正去用作品表达这句话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在当时探索现代艺术的他们是值得称赞的。

图3 贡嘎嘉措《幽》1986-1988年,丙烯

图4 贡嘎嘉措《江那边的山》1986-1988年,丙烯

贡嘎嘉措本科毕业后在西藏大学当老师,因为在创作方面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进展,所以贡嘎嘉措决定离开西藏去深入学习,90年代末去到英国伦敦。他谈到:“后来再到伦敦很多年后突然有一种觉醒”①贡嘎嘉措访谈,2021年,成都。。2003年贡嘎嘉措创作了《我的身份》(图5)四张照片,类似于影像艺术。这四幅照片对他本身的意义特别大,他谈到:“因为那个作品把我自己解脱了”②贡嘎嘉措访谈,2021年,成都。。对于这四幅影像作品贡嘎嘉措花了不少心思,因为早期贡嘎嘉措一直在纠结于自身的特性或者是本性,后来他发现环境可以促使人的变化,带着种思想贡嘎嘉措创作出了这四幅作品。这四幅影像作品的诞生,让贡嘎嘉措以后的创作如鱼得水。

来到英国后贡嘎嘉措参观了皇家美术学院的一次大型展览,那次展览就是在英国乃至世界家喻户晓的Young British Artists简称YBA,年轻的英国艺术家。这次展览带给贡嘎嘉措非常大的文化冲击。不仅是在艺术相关的活动中,在日常的生活中贡嘎嘉措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图5 贡嘎嘉措《我的身份1-4》,2003年,观念艺术

也正是因为周遭事物以及这几年游历的沉淀,贡嘎嘉措开始创作佛像拼贴的一系列画作(图6),贡嘎嘉措刚开始创作拼贴类作品时尺幅非常小,只是尝试性的创作,但那些作品在贡嘎嘉措伦敦的画廊sweet tea house展出后全部售卖。后来他开始创作更多的佛像拼贴作品,作品以佛像为主体,身体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商标标志。贡嘎嘉措的创作风格逐渐定型,并且在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展出,是第一位获得此殊荣藏族艺术家。

三、贡嘎嘉措的视觉表达

图6 贡嘎嘉措,《现代的香巴拉》,2009年,综合材料

贡嘎嘉措的作品让人熟知的有图6,从形式上讲画面以佛头和光轮为主体物,采用了藏族传统艺术的唐卡绘画技法,佛头里全是藏文字母,光轮里主要是各种标牌的拼贴纸构成的。作品以十字架留白来分成四块。整幅作品除了佛的轮廓和里面的藏文以及圆光周围的祥云是绘制的,其它带有颜色的都是拼贴纸的效果。拼贴纸除了一些熟知的商标和卡通动漫人物形象,也有很多都是贡嘎嘉措自己设计制作的。这件作品是去到英国以后开始制作的,对于以“佛”为创作题材的西藏当代美术作品很多,贡嘎嘉措认为“佛”在世界各地的辨识度非常高,在他的作品当中他并不是为了体现作者自己,而只是单纯表现作品本身,让观众能够更加注重作品①贡嘎嘉措访谈,2021年,成都。。

西藏当代美术中有很多以佛为题材的作品,但大多数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出发再结合当代艺术逐渐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贡嘎嘉措的回答让笔者知晓,作为艺术家更应该注重自己的作品本身,而不是让自己固有的思想或者思维来带动你创作的方向,追求自己所认可的创作风格不断寻求突破这才是艺术家所要做的。这也是贡嘎嘉措不同于其他西藏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理解,但是他并不反对结合传统创作的当代艺术家,他认为应该有一部分画家去做这种创作。不过他个人还是认为如果固执的把自己归为一类,像是给自己戴上枷锁。所以贡嘎嘉措一直在避免这些问题,让自己的作品更多的从心流露出来。

四、结语

甜茶馆画展及其艺术家群体的出现是上世纪80年代西藏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贡嘎嘉措的艺术创作经历了从早期的蓝色时期到现在的宗教题材为主的拼贴艺术的变迁。后来又在英国伦敦创办了“甜茶馆”画廊(Sweet Tea House),也是在延续甜茶馆画展的宗旨,来展现西藏的当代艺术。他的作品无论是早期在西藏创作的,还是,后来在国外创作的,都与他生活过的本土以及本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通过他的后期作品也可看出他对文化身份的思考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反思。

猜你喜欢
贡嘎画展茶馆
为贡嘎而来,被“她”深深吸引
《茶馆》
窥探贡嘎曲德寺壁画中的藏族民俗元素及艺术表现——以贡嘎曲德寺壁画《母虎故事》为例
卡通画展
『六一』画展
白龙驹
小小画展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清雅茶馆
日照贡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