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

2022-09-01 03:20王栋徐国栋魏本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害突水含水层

王栋 徐国栋 魏本亮

(济宁市能源综合执法支队 山东济宁 272000)

1 煤矿综采工作简述

综采煤矿全称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综采过程包括破煤、装煤、输煤、采煤支护、废渣处理5个环节。在这5个环节中,煤矿工作人员都是必须做的,同时,地下作业意味着非常高的风险。如果煤矿突发事故,不仅会中断正在进行的煤炭开采工程,而且特别容易给工人带来生命危险的威胁。因此,在综采中,综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直接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

2 综采工作面水的来源

2.1 涌水与涌水量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同水体进入矿井表面的过程称为矿泉水喷发。单位时间进入开挖板的水量称为进水量,单位为“m3/h”或“m3/min”。可根据综采立面的进水口和排水高度选择排水泵。

2.2 综采工作面水的来源

2.2.1 地面水

综采作业面在抽取位于河流、湖泊、水池等地表水渗透区的煤层时,地表水可以通过层状裂缝流向矿井表面。

2.2.2 地下水

当来自地下砾岩、一层流沙或一层石灰岩的孔隙水、裂隙水或溶洞水通过裂隙与工作面相通时,流入工作面。

2.2.3 断水层

断层、非碳柱和相邻的岩石相对破碎,很容易与地表水和地下水含水层相通并传播到工作表面。

2.2.4 老空积水

废弃的老空水多属于过去的矿井或长期不能排干的井、水道,就像一个地下水库,收集了大量的地下水并到达其深处。地表以下100~150m,但特别是因为积水的位置和规模不容易了解,突然涌入的水量非常大。当矿井的冲击突然撞击工作面时,会冒出积水,压力很高,作用力很大,而且经常夹有有害的沙子或纱布,具有腐蚀性,对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伤害[2]。该矿甚至引发了当地的洪水事件。

3 综采工作面及突水特性分析

3.1 基本情况

出现突水的工作面位于研究对象煤矿中段。砂层的标高为-367~-243m,平均深度为331m。工作面煤层倾角约为20°,煤层平均厚度为6.9m。采煤方法是综合机械化厚崩落法和短壁后退法。工作面的地质结构相对简单,有4条断层,位移范围在3~25m。综采工作面是位于第二层理断层下盘的中部矿区第1个工作面,如表1所示。

表1 矿井开采工作面综合柱状

3.2 突水因素及特征分析

煤层底部突水是水害最突出的一个方面,要正确认识到含水层的富水性,还要考虑煤矿断层构造和力学性质对水源的路径影响,只有全面、清晰地了解了突水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出预防措施,保证开采的安全。含水层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3.2.1 第四系砂砾含水层

(1)上组。第四系砂砾含水层总溶解固体(TDS)约为500mg/L,水质类型为HCO3-·SO42-·Ca2+·Na+。

(2)中间组。砂孔含水层与水含水层没有水力联系。

(3)下层。TDS 的水质类型以HCO3-·SO42-·Ca2+·Mg2+·Na+为主[3]。

3.2.2 顶部和底部的砂岩含水层

TDS 为400~741mg/L,属于HCO3-·Na+型水。第三个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TDS为667mg/L,第10层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TDS 为3347mg/L,属于HCO3-·Na+型水。水质类型为Cl-·Ca2+·Na+·Mg2+。

3.2.3 奥陶纪形成的石灰石岩溶裂隙含水层

TDS 为1052~5366mg/L,水质类型为Cl-·Ca2+·Na+·Mg2+。当这一含水层发生突水事故后,要立刻看是否有裂隙形成的水位上升或下降,避免地表水从空隙回灌。如果水位和之前保持一致,那么,不用担心其他水层水量的输送和补给,黄土和沉积物所在区域的水量是和钙质层相对应的,如图1所示。

图1 砾石层泥岩电镜扫描图

3.3 低角度正断层响应下盘开采的断层激活机制

所有地下开采都要注意断层的分析问题。因为土质不同,加上地壳的运动,断层的形成十分复杂,构造也呈现多样性,并且受外在的温度和物理化学压力影响,容易产生断裂,在煤矿开采中是格外重视的一块区域。具体开采时,一定要先研究清楚断层的具体走向,看是否与岩层走向一致,从而快速判断受断层影响的断裂带具体范围和位置,还要考虑两侧的土层压力。例如,图2呈现了断层与岩层斜交走向,中间形成了煤层和断裂带,这样在具体采矿时,容易触发断层的二次活动,与地下水层交换位置,让煤层和水层在同一平面,开采极其容易发生突水事故。

图2 断层和导水断裂带结构示意

4 煤矿综合防治水技术分析

4.1 矿井水综合探查

因为水害给矿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我国相关技术人员通过长期探索和多年经验,逐渐认识到防止水害要从勘探做起。对不同类型的水害进行预防和治理提出更好的方法,首先就是必须明确发生水害的位置所在,对易发生灾害周边进行全面排查,找出出水口,寻找矿区含水层和导电地质构造的特征,尤其应考虑如下方面的影响。

(1)建设矿山前,要让专业人员先对矿山整体规模、地质结构以及开发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的勘探,对地面土壤湿度、地下异常区域等做全面识别和规划。鉴于地质数据勘探的结果,水文学应侧重于阐明潜在的水危害。

(2)通过深部开采和技术探测,确定矿区水文地质的特点和导水性,明确可能发生突水事故的因素。同时,还要检测水域的导电区域,利用钻孔法确定异常区域的水情,为治水措施提供具体参考。

4.2 地面放水法

煤矿开采是必须在地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地面部分的防水是非常重要的。在采煤过程中,使用土壤保湿保温需要注意4个方面。

第一,在土壤保温和排水工程建设上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在雨季第一时间排除雨水,防止泄漏等。

第二,采掘井、工地的选择要科学合理,尽量在地势相对低的地区调整井、工地。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准备好所有组件,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三,如果煤矿位于河道内,则必须在煤矿内部标出泄漏点并进行填充,通常采用粘土、水泥等材料进行填充;同时,可以利用排水将河水引流到其他地区,以减少水量过剩的问题。

第四,对于煤矿现场容易出现的积水问题,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泄漏,从而引发大洪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挖排水通道进行排水,在没有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打开隧道进行排水。

4.3 科学治水

在清水灾害的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治水施工方案。治水施工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煤矿治水作业规则进行,如有疑问,应检查是否有入侵发生,防止矿井进水。当在塌陷柱或断层附近进行开采时,首先通过探水钻探确认塌陷柱或断层内部的水状态,然后决定采用疏水设计还是阻水方案。当工作台底板装有加压水时,底板通常采用注水加固,以防止水侵入。注水控制的关键在于,在含水层注水时,由于含水层有上下含水层边界,如果在构造发育区注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整个注水过程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如果实际的注浆量在构造发育区进行注浆时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导致成本出现浪费的情况[5]。

4.4 回采面注浆加固处理

综采近地表地层及煤矿上覆层含水量综合细节,工作面注水时,主要判断综采活动与富水区的距离、集水区的水入渗程度、底板阻水层、层水压力极限分析等,分析雷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水灾及相关数据的临界值,有助于煤矿综采面水情防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信息和数据的清晰性,一般对综采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在判断结果时,主要是在含水层[6]。在水侵入程度高于正常或更差的地区。当临界进水量较高时,后胎面容易出现进水问题,并因水压过大进入,底部含水层降低了综采煤矿表面的安全性。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更加明确水害对煤矿带来的危害之深,它不仅是一场大的灾难,还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在矿山开采中,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一定要在整个开采过程中都非常重视。现在,我国煤矿也更加关注对水害的分析和预防,更加注重采取强排积水、边治理边生产的方法,既注重水文地质的条件勘测,又加大对防水害设施的投入,但整体力度还不够保证安全和稳定。在专业人员指导和理论知识普及以及勘探技术提升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探讨空间。本文也主要从水害预防研究的原因和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一定的见解。

猜你喜欢
水害突水含水层
巨厚充水含水层疏放水层位优化研究
矿井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
矿井滞后突水机理探讨
李雅庄矿滞后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美国西部奥加拉拉含水层水位下降原因初探
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
全球地下含水层下降惊人:要被抽干了
矿井水害立体防治技术体系
岩溶含水层水流模型研究进展
浅谈矿井常见水害事故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