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艺在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应用

2022-09-01 03:20王枫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稀浆封层车辙

王枫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公路养护作业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易遭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在预防养护时,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加强养护、积极改造”的原则,加强公路养护的技术实施和管理工作,融入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增强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延长使用时间。本文主要探讨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艺在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应用,包括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从而提升公路养护作业水平,提高公路的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

1 工程概况

某段高速公路于2013年开通,经过5年的运营,2018年,在某些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浸水问题,需要技术人员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

2 预防性养护的定义

2.1 狭义的预防性养护

在定期大面积养护路面前,在路面技术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沥青路面出现裂缝,产生轻微的轮痕,选择适当的时间,采取适当的低成本养护措施,对松散和其他表面损伤进行处理,提高道路的抗滑性,减缓道路损伤的速度,延长道路保养周期,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2.2 广义的预防性养护

包含道路所有组成部分。为了保证道路具有稳定的运营状态,延减损坏速度,在道路生命周期内获得最大的效益,在道路结构损坏之前,对道路上现存或将来可能发生的危害,以及路基、路面、辅助设施采取相应的综合养护技术措施,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或扩大影响,改善道路系统整体功能状态,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服务水平[1-2]。

3 预防性养护的目标与效果

3.1 目标

在道路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以最小的总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化的综合效益。

3.2 效果

研究表明,沥青路面的性能是不断下降的,具体如图1所示。在初始阶段,路面的实验性能表现良好,几乎不产生损耗,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在缓慢下降,出现较大的损害结果,并且在超过一定限度之后,道路的使用能力会迅速下降,病害同时也急剧增加。在实际生活中,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往往会事先做出预防性的养护措施,使路面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条件。

图1 预防性养护效果示意图

4 预防性养护技术

4.1 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技术主要利用乳化沥青作为粘合剂,再把粉料、添加剂和水按照特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稀浆封层。稀浆封层通过形成薄层作用于路面,可以迅速处治老化龟裂的公路,因其性价比高、见效好的优点而得以广泛使用[3-4]。

(1)施工之前,保证基层和透水层沥青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清除干净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以及散落颗粒,并彻底清理汽油或者柴油掉落而形成的油污,避免对基层和顶层的附着力产生影响,降低质量。

(2)应认真检查施工时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如改性乳化沥青、矿渣、水等,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前,必须筛出直径过大的石材,避免使用的石材粗细不均,否则将很难混合和铺设泥土,影响预期的效果。

(3)施工时,使用稀浆封层摊铺机把沥青路面摊铺平整,使用前,需对该设备全面检查及调试,使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若原材料或混合物的配比出现变化时,需对摊铺机进行重新调试和矫正数据。

(4)对稀浆封层混合料进行封层后,若产生不均匀情况,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对起终点处、纵横向接缝处以及坑槽处填平。

(5)接缝处理。处理横向接缝时,稀浆封层摊铺机从上一次车程的终点回倒5~10cm,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在处理纵缝时,下一条行车轨道需要跟前一条相同,纵横向接缝漏接处进行人工找平。

(6)稀浆封层的厚度不能太薄或太厚,太薄没有防水效果;太厚泥浆混合物本身的强度不足,会产生油袋。因此,根据设计等级压实后,稀浆封层厚度在6mm为宜,具体不超过10mm,但应超过5mm。

(7)施工温度和保养成型期间的温度不得低于10oC。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即将下雨时,严禁施工。在雪天或冰霜天气,要时刻关注保养温度并持续观察路面的状况,确保不会加大损害。

(8)注意早期保养。在乳化沥青刚破乳时,施工人员应及时使用压路机压3 遍以上地面,以提高沥青硬度、平整度。在路面开通前,仍需对路面全面检查,若发现有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使公路减少发生损害的可能。

4.2 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也是当前广受欢迎的一种养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路面渗漏,还可以修复车轮印等常见的路面问题。一般情况下,在修复之后的1~2h内就能继续通车,有效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增强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微表处封层是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演变,组成材料包括慢裂快凝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矿粉、完全破碎的集料、水及添加剂,其抗滑性能相较于普通的稀浆封层优良,并具有修复功能,能够处治车辙、轻度松散等病害[5-6]。

(1)施工前,应清理原路面,避免留下杂物和灰尘,确保路面裂缝干燥整洁才能实施作业。考虑到既有路面结构强度不足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路面处理技术,若既有路面出现局部结构强度不足,即可采用微表处技术增强路面强度。

(2)针对车辙问题,应先清理出现车辙的路面,并预备处治材料和施工设备,在靠近车辙的位置,设置警戒线,做好交通管制。在整治车辙时,应确保出现车辙的路面处于干燥状态,无明水,且在温度低于15oC 的情况下不得施工,以免影响材料的粘结性。不同尺寸的车辙其处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具体为:①5mm以下的车辙,可直接采用罩面摊铺箱进行施工,加铺1cm,修复车印;②针对5mm 以上、20mm 以下的车辙,应先采用罩面摊铺箱进行找平,接着进行微表处理,加铺1cm;③20mm 以上、40mm 以下的车辙,应采用铣刨刨平突出部位,再采用车辙摊铺箱进行微表铺筑,直至完成多层修护;④40mm 以上的车辙,应先进行挖除和填补,接着加铺微表处。

(3)若既有路面存在5mm 以上的裂缝,施工人员应先实施灌缝,处理裂缝病害。

(4)如果既有路面出现拥包等隆起病害,也应该进行处理;针对沥青结构出现坑槽、松散与沉降变形等缺陷原路面,应检查基层的承载力,若基层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即可直接挖除缺陷上下面基层并填补,接着进行微表处理,加铺1cm。

(5)施工前,需进行画线放样。在摊铺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调整各个成分的比例,应确保混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和易用性,控制摊铺机的平均速度,使摊铺厚度一致。对于起终点及纵向接缝,采取人工摊平的方式,最好在车道标志线上设置纵缝。在搅和摊铺混合料时,浆状应维持均匀并无氧化。施工时,控制好施工质量,避免产生松散问题,采取适当措施对摊铺结束处进行处理,以此保持直线端口。

(6)施工结束后,清理剩余材料和现场。必须对路面实施养护,开放交通,并在自然压实前确保稀浆封层的干燥和成型。在路面成型之前,车辆和行人不得进出,以防破坏稀浆封层的完整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7)接缝的处理。在上个车摊铺结束后,路面上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即粗颗粒会有所增多,细颗粒会有所减少。在下一个车摊铺开始前,施工人员需用软体皮覆盖在正常厚度的摊铺面上,并调整路面整齐度,控制施工的厚度。若存在有不平整的地方,需要施工员人工铺平,以防后期路面出现疙瘩。在验证路面的整齐度后,施工员需将软体皮取走,并将混合料注入废料车中。

(8)摊铺质量控制。在摊铺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检查和调试摊铺设备,湿润摊铺面,再将转运至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装入摊铺机内。根据试验室确定的配比方案制备混合料,根据目标配比方案规范添加原料,依次加入矿料、填料及添加剂等各类施工材料,确保各类施工材料被充分拌合,同时,验收摊铺混合料的质量,确保质量达标后再将混合料灌注到摊铺槽中。实施摊铺时,应先启动摊铺机,从事先设置好的摊铺起点开始,沿着控制线匀速前进。另外,为了提升摊铺质量,应使摊铺槽与原路面紧密贴合。针对混合料摊铺后产生的局部缺陷,可以选择橡胶耙处理横纵面上产生的刮痕和凸起,预防缺陷扩大化和严重化。在开展摊铺作业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摊铺料的情况,若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含量和矿物含水量出现变化,操作人员应立刻调整摊铺参数和混合料配比方案,以满足施工实际情况,避免影响摊铺质量。最后,结束摊铺并完成封层后,应做好养护工作,保证足够的养生时间,并在摊铺路面的附近拉设醒目标志,禁止车辆和行人路过该处,直至养护成型,达到行车的要求。

4.3 雾封层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在使用多年以后,路面会出现裂缝现象,此时,路面的渗水性会变大,路面的水迹便会顺着路面的裂缝进入混凝土中,进而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出现松弛,加剧路面的破损程度。此时,若技术人员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路面裂缝问题,就会导致路面拓展成龟裂、网裂甚至坑洼的病害。当路面出现裂缝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雾封层技术来修复。雾封层技术主要是通过喷洒具有高渗透性的乳化沥青作用于路面,从而达到修复路面裂缝的目的,避免了后续的许多问题。目前,沥青公路的损坏问题大多是水渗进混凝土内部结构而引起的,因此,实现路面的防水和排水功能非常重要,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最经济且最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1)当沥青路面出现密实裂缝时,可以用G21 或G22 乳液将乳液喷在裂缝缝隙中,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

(2)雾封层采用沥青洒布车,并一次性施工,在沥青路面表面产生一层超薄的喷洒层。涂料层应与下层密切、均匀接触,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在施工前24h 内,应按要求将稀释的乳化沥青放入沥青洒布车的储罐中,保持洒布车的速度均匀,启动开关,喷洒乳化沥青。为了调整喷洒量,一般雾封层的喷洒量为0.23~0.45L/m2。

5 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工作要点

5.1 强化预防性养护基础工作

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公路的养护中最首要的工作。为了使公路的全周期使用寿命有效延长,实现公路功能的最大化使用,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提高预防性养护的效益,尽可能避免病害的产生或在病害产生初期将其解决。一般情况下,若沥青路面出现轻微的损害时,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这些损害,就能避免出现更大的隐患。此外,施工人员还应提高对预防养护技术的意识,增强公路养护的操作能力,进而强化预防性养护基础工作。

5.2 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比如,夏季注意避免路面暴晒,秋季注意及时做好路面的排水工作,冬季应注意路面结冰问题。在夏季对公路进行养护时,需注意路面潮湿及洒水蒸发的问题,通常洒水养护的最佳工作时间是在下午2点左右,并且有效控制洒水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秋季做公路养护工作时,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因排水不畅造成路面积水严重,对路面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冬季养护时,需对公路的水痕部位采取相应措施,在雨雪天气发生时,应实施必要的除雪清水工作,以正常发挥沥青公路的使用功能。

6 结语

传统的养护技术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道路养护的要求,而预防性养护技术因自身出色的特点,不仅使用成本低廉,还可延长公路全周期的使用寿命,在现阶段的公路养护中具有突出的贡献。因此,在养护公路的项目中,应加强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例,探求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目标及效果,研究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养护公路的具体用途和养护措施,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稀浆封层车辙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雾封层专用沥青开发及应用研究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贯入式沥青路面在车辙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车辙发展规律与主观行车安全的车辙评价模型
闪长岩在双层碎石封层中的应用
现场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辙处治中的应用探讨
高速公路路面下封层应用稀浆封层的施工技术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推广应用
稀浆封层技术在公路中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