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机械制造企业升级路径选择

2022-09-06 06:08陈晋辉
企业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循环制造业企业

□陈晋辉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2020 年5 月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构建新发展格局纳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纲领性文件确立了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地位,也意味着我国经济模式的结构性调整,并将贯穿于“十四五”以及未来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谋篇布局中。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是新发展格局的微观践行者。机械制造企业是机械制造业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好“双循环”发展之路,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发展,而且对于机械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提出新发展格局以来,学术界就其背景、内涵、意义等进行了丰富探讨。相较之下,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对制造业和制造企业发展的研究目前尚少,聚焦机械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文献更是寥寥无几。郭克莎和田潇潇(2021)提出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主要思路,以国内大市场为主要导向重构制造业产业链,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布局促进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国际循环水平。余姗等(2022)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引进来”如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走出去”,认为随着制度环境水平的提高,FDI 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效应先增后减。唐琼(2022)梳理了新发展格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融合”发展,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升级。本文在充分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机械制造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升级发展的宏观背景、具体路径、政策支持等进行探析,以期为机械制造企业做好“双循环”的践行者,从而实现升级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发展需求,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大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利用国内国际资源互补互促,使我国更好地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一)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

新发展格局之“新”体现为新的供需格局、新的分配格局、新的生产格局、新的贸易格局等,其涉及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路径的选择和相关制度的完善等,反映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动态调整过程,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目标,以创新为驱动,旨在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辩证统一,供给、需求“两个端口”协同发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四链合一”。

1.立足“内循环”战略基点

目前,我国已拥有工业门类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并具有超大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在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保持国内基本盘稳定是应然之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挖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内生动力,提高内需的规模、质量和多样性,方能在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全球经济前进。

2.国内国际循环动态互补

“双循环”并非迫于国外政治经济冲击的被动之策,而是主动选择、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实然之举。国内循环要深度融入国际循环,助推国际循环的发展。同时,利用国际循环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等,促进国内循环向更高水平发展。“双循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侧重点应有相应调整。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行业遭遇需求周期波动,以扩大出口缓解国内压力;反之国外经济萧条时,则通过增加内需减轻国外循环动荡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概言之,“双循环”体现国内经济运行与对外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注重“双循环”的质量

“双循环”是质与量并重的循环。超大规模内需和巨大的国际市场是“双循环”的数量基础,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拉动消费等实现量的循环。而质的循环则不仅要依靠扩张需求,更要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才能加快向全球高端产业链挺进的步伐。注重“双循环”的质量还需兼顾效率和安全,要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效率更高的领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达到潜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实现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跃升。推动“双循环”战略实施,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而且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又能更好地促进“双循环”战略,让我国企业充分参与全球竞争,分享全球红利。

(二)对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

新发展格局既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础,也融合了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并基于中国的大国优势、资源禀赋、短板弱项,探索形成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

1.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周而复始动态循环的过程。经济循环包含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的内部差别。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 。范欣和蔡孟玉(2022)对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这四个环节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四个阶段,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受阻,都会影响其他阶段的开展,进而影响整个再生产的总循环。因此,经济循环四个阶段的畅通要求供给和需求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结构上要保持均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并且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分散于国内外,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基于经济循环理论,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循环的结构性矛盾,以国内、国际循环的辩证统一来使得国民经济循环均衡高效运行。

2.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大国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内循环理论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学派的一些观点,其主张扶持本国制造业,即使本国产品贵于国外同类产品,也要购买本国产品,为国内生产提供需求支撑,并帮助国内实现就业最大化。亚当·斯密(1776)认为,人口与社会分工、社会财富密切相关,人口密集有助于精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财富。人口被诸多经济学家列为衡量大国的标准之一,人口数量是决定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大国具有众多人口,则拥有广阔市场,并且随着市场容量的增加,将进一步细化劳动分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马歇尔(1890)阐释了大规模生产的规模效应,企业规模扩大能够提升专业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产业聚集能够推动总体经济发展。大国的土地、资源、人口、市场有总量大、多样性等特点,也能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克鲁格曼(1980)提出“本地市场效应”,对于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国内的大量需求带来大规模生产和较高的生产效率,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出口国外。因此,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高国民经济循环效率等是内循环为主体的基础条件保障。

3.双循环联动的国际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之间存在成本差异,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生产上耗费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便具有绝对优势,可以出口,反之则进口,各国按照本国的绝对优势提供交换产品,形成国际分工格局。大卫·李嘉图(1871)进一步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提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即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1961)的需求相似理论指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由此可见,国际循环是以国内循环为依托的,二者缺一不可。

(三)在供需协调中构建新发展格局

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两者均衡与否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畅通运行。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新发展格局可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时间、空间上的拓展和延续。

1.以供给创造需求

生产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也是高质量供给的源头。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内涵式增长促进动力、效率、质量变革,以科技创新提升供给体系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多样化、多方面的供给,提高供给的适配性,减少无效的低端供给,扩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给,并催生新的高层次需求,确保供给总量充足和结构合理。

2.以需求牵引供给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终点,也是新一轮再生产的起点。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规模优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通,持续激活内生动力。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加大普惠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发展短板,促进消费升级。同时,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提升需求总量和水平,以高层次需求牵引更高质量的供给,使供给实现其价值。

3.供给需求动态平衡

供给和需求在动态变化中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实现辩证统一,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新发展格局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构建供给和需求正反馈机制,通过供需两端有效配合、协同发力,使供给和需求在总量、结构、质量上有效匹配,形成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进而推动“双循环”畅通、稳定运行。

三、“双循环”下机械制造业升级的宏观背景

机械制造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机械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将资源向高精尖机械制造企业倾斜,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以工程机械为例,全球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重量级榜单《Yellow Table2022》显示:2021 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销售额占全球总销售额24.2%,位列全球首位,并有10 家中国企业跻身2022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前50 强。虽然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前景向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之参与国际竞争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机械制造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现状

世界经济在2008 年金融危机重创后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速多年低于全球GDP 增速。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级,逆全球化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单边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尤其是从2018 年以来,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的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纷纷被加征关税,出口深受冲击。机械制造业作为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行业,国际环境的动荡不安严重影响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安全稳定。此外,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俄乌战争久拖不决使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更加强化了欧美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决心,机械制造业的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锐减。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械制造企业与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国际市场的竞争壁垒也将逐渐被打破,形成更加优化、互利共赢的全球机械制造业竞争格局。

(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比较优势是不同国家进行商品交换的基础,各国凭借关键核心技术和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全球化竞争,获得增利。但是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发展阶段,曾经的优势可能不复存在,甚至成为劣势,曾经的劣势也可能变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机械制造业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低廉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为参与全球竞争赢得了成本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的要素成本不再低廉,东南亚国家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取代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要素成本优势,而“机器代工”时代的到来又加速了机械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驱动我国机械制造业转变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寻找新的比较优势,重塑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机械制造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三)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低端锁定”困局

机械制造业产业链呈“微笑曲线”态势,上下游环节附加值高,中游环节附加值低。一直以来,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业牢牢锁定研发设计和品牌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我国只能借助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承担加工、组装、制造等价值链中低端环节,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中,既受到价值链上游环节(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制约,也形成对价值链下游环节(主要是市场方面)的依赖。由于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知识产权、专利和标准,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没有技术话语权。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和遏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愈发凸显,而技术话语权又决定着国际贸易谈判的话语权,在产业链上下游双重挤压下,机械制造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只有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依托国内大循环,才能摆脱对国际循环的过度依赖,朝“微笑曲线”两端延展,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四)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近14 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我国经济超大规模性体现为规模经济效应超大、范围经济效应超大、空间集聚效应超大、创新学习效应超大、发展外溢效应超大五大特征,兼具人口数量多、国土空间广、经济体量大、内需拉动强、市场统一度高等特点。超大规模市场决定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严峻的形势下,保证机械制造业即使外循环受阻也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并能发挥正外溢性,通过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练兵”,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时,超大规模市场的五大特征有助于深化机械制造业专业化、精细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并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摊薄创新试错成本,增加创新潜在收益。当然,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对国外同行业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我国市场,我国企业应该率先抢占国内市场,立足国内循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动占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高地。

四、“双循环”下机械制造企业升级路径选择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践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新发展格局给机械制造企业带来了机遇,也提出更大挑战。以发展战略引领方向,以企业文化凝聚动力,以科技领先构筑优势,以“双循环”激活市场,以先进管理提升质效,以上为机械制造企业升级发展勾勒出具体路径。

(一)战略引航,文化聚力

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构成企业顶层设计,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发展战略指导运营管理的方向,有着深刻的企业文化烙印,反映和强化文化理念;企业文化是战略制定的重要条件,是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与战略相互适应与协调。机械制造企业的顶层设计应以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企业文化为动力、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为践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支持。

1.全面明晰发展战略

在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机械制造企业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穿始终,为企业发展导航定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危机、逆全球化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情势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契机,以及党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研判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演化趋势、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机会,深入分析企业资源能力,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四链合一”为准则,制定总体发展战略,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和目标,并通过相应的集团管控、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管理、资本运作等职能战略来加以落实。

2.不断厚植企业文化

“双循环”背景下,创新、开放是发展的主题。机械制造企业应着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开放型企业文化,在企业愿景使命中有机融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奋斗目标,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追求,并转化为工作中的自觉行动;不断更新企业经营理念,形成重创新、重学习、重开放的企业经营作风和行为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使员工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将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机械制造企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技术领先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也是践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以大国制度优势促进原创技术攻关,从政策、资源、市场等方面向企业倾斜,这些都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广阔平台。对于参与国际市场且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企业来说,科技创新路径(见图1)应以技术平台和国际标准为基础,依托国内国际技术和军用民用技术“双重循环”及专利优势,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从制造向智造乃至创造飞跃,并加以产业化、市场化,从而实现产品升级。

图1 机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路径

1.持续积蓄创新势能

构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标准研究于一体的研发能力一流、人才结构完整、基础设施先进的开放性创新平台体系,持续构筑创新势能。围绕设计技术、制造技术、检测技术和试验技术等,加大研发基础设施投入,为技术研发提供一流的设备设施保障;申请建设国家级、省部级研发机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合理布局各平台研究开发功能,打造一体化开发路径,形成高端产品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紧扣平台科研能力建设需求,聚合国内外机械制造行业优势力量,实施国际引智工程,网罗国际高端技术专家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研发人才培养,建立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不断提高、拓展其专业能力,将人才动能转化为科技创新势能。

2.耦合联动技术循环

聚焦前瞻性技术、颠覆性技术、迭代技术,以企业技术、质量和生产跨部门专项项目组为核心开展自主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推广到国外,推动全球机械制造业技术进步;对于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缺失的关键核心技术,利用技术溢出效应,主动与国外研发机构或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合作,引进其先进技术,根据国内需求消化、吸收、再创新渐进升级,弥补技术差距,实现基础核心技术领域“后发先至”和国产化替代。牢牢把握国家推动军民融合重大战略机遇,找准适合企业军民融合的方向和切入点,以先进武器装备配套需求为牵引,基于民用技术积淀,开展军民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服役于各类武器装备极限工况产品的前沿技术研究,以军用技术的突破“反哺”民品,提升民用技术和质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通过申请专利来强化知识产权部署,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倒逼国外企业共享核心数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深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技术升级推进产品升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双向发力,创造需求

新发展格局强调优化供需结构,拉动内需,增强国际合作等,这些都为机械制造企业迎来了前所有未的市场机遇。但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低端锁定的掣肘,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同质化竞争更愈演愈烈,为高端市场拓展增加了更大难度。实施“技术+市场+品牌”融合战略,凭借技术实力合理布局产品市场是解决此症结的有效方法。

1.瞄准高端市场定位

机械制造企业营销的首要任务是合理布局产品的行业结构、市场结构和用户结构,这也是有效规避机械制造业周期性波动的必要途径。中低端市场和中高端市场净现金流量(NCF)变化趋势及对企业未来业绩(NCF)具有一定影响(见图2)。中低端市场R&D 经费支出在前期已基本完成,后续可能追加部分投资,由于市场完全竞争且趋于饱和,NCF 总体平稳但逐步下降,对企业未来业绩(NCF)增长贡献较小。中高端市场前期R&D 经费大量支出,中高端领域新产品研发到投产需要一定时间,该阶段收入尚未成型,因此在t之前,NCF<0;但中高端市场需求量大且产品附加值高,随着前期投入的逐步完成,同时企业成功进入中高端市场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t之后NCF 将快速增长,成为企业未来业绩的主力。因此,在市场定位时,应立足企业资源能力实际,着眼长远发展需求,逐步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型,以资源能力的优化组合创造出最大营业收入。

图2 不同市场结构NCF 变化趋势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

2.推动“两个市场”互补

通过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品牌价值提升的良性互动(见图3),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挺进全球高端产业链。依托国内循环的巨大市场,实施巩旧拓新的营销策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需求牵引供给,精准把握该领域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战略机遇,组建技术与市场高度融合的“双师型”(营销师+工程师)团队,以技术为媒介进行品牌传播,强化技术人员的市场意识,主动把握市场脉搏,与客户同步开发,以差异化技术和首创技术降低设计成本,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提升顾客价值和顾客让渡价值;在高端传统产业,以供给创造需求,通过产品替代升级,从传统领域中挖掘出高端新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把握国际循环契机,实施全球化营销战略,瞄准机械制造业世界一流企业,先行进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体系再寻机切入其全球采购体系,利用为行业龙头跨国公司提供产品的影响力、以点带面进入其他跨国公司,凭借自主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以高标准、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的产品质量水平及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等优势,抢占全球高端机械市场。

图3 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品牌价值互动机制

(四)管理强基,提质增效

充沛的活力是机械制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活力来源于适合行业特征、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机制。“双循环”赋予企业更多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融合东方智慧与西方思维,建立决策机制科学、市场反应敏捷、资源配置合理、过程管理高效的管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1.倾力追求卓越绩效

引进国际先进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卓越的过程赢得卓越的绩效(见图4)。对于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机械零部件制造企业而言,企业生存和发展与掌舵人的领航作用、团队的高效执行力密不可分。通过发挥“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构成的“领导作用”三角关系的驱动效应,以及“资源”“过程管理”“结果”构成的“资源、过程和结果”三角关系的从动功能,以追求卓越绩效为导向,聚力创新发展这条主线,瞄准提升顾客价值这一目标,合理布局企业资源,构建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注重过程管理,整合优化管理流程,持续改进提升,促进企业不断前进,可持续健康发展。

图4 企业卓越绩效管理路径

2.稳步推进精益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求新求变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将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导入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对于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基础积累、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益生产采用“拉动式生产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顾客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在全价值流分析的基础上,取消生产活动中不能直接或间接为顾客带来价值增值的步骤和环节,通过对企业生产现场的规范,以及生产全过程的人员组织、系统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的优化,以消除浪费来实现提质增效。实施精益生产的各项活动实践所固化的“精益求精”管理理念,能够提升员工的精益生产意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全员参与管理创新的良好局面,有助于实现企业追求卓越的管理目标。

五、“双循环”下机械制造企业升级的制度保障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机械制造企业升级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政府提供制度环境支持。依托国家战略性安排,辅之以相应的政策,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保障市场经济安全,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贸易,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打通循环堵点

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的主体。然而,国内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尚不健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信息不对称。当前,原材料价格暴涨使机械制造业上游的原材料厂家盈利颇丰,中下游零部件和主机厂家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面临生存困境。为此,国家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配资源要素,纠正扭曲的要素价格,使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相匹配,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同时,要从根本上消除崇洋媚外心态,敢于担当风险,在国内机械制造企业与同行业世界一流企业同场竞技中,给予国内企业更多的市场机会,保障国内企业的权益。

(二)持续扩大开放

统筹开放和安全,持续释放开放福利。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规则更加公正合理,为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多话语权。构建全面开放的制度型国际经济贸易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同周边国家经贸关系,拓展企业国际合作空间。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尚处于劣势,应予以更多扶持,采取贴息、免息等资金补助以及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性中的性价比优势;营造招商引资浓厚氛围,在为企业争取订单的同时,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为国内企业所用,助力企业提升竞争硬实力。

(三)推动产业升级

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高对机械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尤其是加大基础技术研发投入,为央企和地方企业创造更多交流合作机会,组织行业内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联合公关,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打破行业壁垒,促进机械制造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将智能化、数字化应用于机械制造业,提高产业升级的力度和速度。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将先进的军用技术推广到民用领域,提升民用技术水平,让先进的民用技术参与军品研发,对军用技术提升产生正面刺激作用,切实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四)改善营商环境

优化政府职能定位,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打造健康的政治生态。政府承担引导者、服务者、督导者的角色,深入了解机械制造企业诉求,提高服务企业的效率,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尊重市场规律,建立诚信机制,营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松绑放权、让利让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使企业在经营决策、人事任免、员工薪酬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决定权;调整人才政策,引进人才时既看学历硬件,也关注实际能力;改变“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盲目信奉,充分考虑存量人才的价值贡献,既聚焦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也考量对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广的实际价值贡献,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价值贡献,激发存量人才创业创新活力。政策措施要保持连续性,不因领导班子更换而中断,以政策好体现环境优、以硬措施保障高质量发展。

六、结语

新发展格局是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对于机械制造行业和企业而言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机械制造企业应当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变局中把握先机,以技术升级推进产品升级,以产品升级推进顾客升级,以顾客升级挺进全球高端产业链,开辟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5/14/c_1125986000.htm,2020-05-14.

②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19/c_1126514697.htm,2020-09-19.

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2/18/c_1126879325.htm,2020-12-18.

④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11/05/c_1125194405.htm,2019-11-05.

猜你喜欢
双循环制造业企业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